做个有“祖”的人

时间:2022-06-27 02:41:42

我曾说,无论教育如何“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具体地说,即做一个有祖国的人,做一个有故土的人,做一个有家传的人。

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

“山一程,水一程”……你身在何处?你到了哪一程?这就是“身世”。大的身世,即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国史;小的身世,即我们的家族谱系和故乡史。所谓“家国”,意即在于此。

给中学生做讲座,我问台下,回到过你们的祖籍地吗?知道祖父外祖父曾祖父们的故事吗?摇头,大部分连名字都不知。我笑着说,你们都是“孙悟空”啊,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我的央视同事做了一档节目,叫《客从何处来》。这是一档名人寻根的节目,第一季有易中天、陈冲、马未都等人,他们从一点线索开始,寻访祖辈们的生活轨迹和命运细节。虽然它从形式上借鉴了国外节目《你是谁》,但在我看来,它对国人的意义尤为重大,在文化和精神上,它更有理由成为正源的本土节目,因为没有比传统中国更推崇“认祖归宗”的了,它可以帮我们做好“中国人”――那种骨子里默认的“中国人”。我在评点易中天那集时说:“这是一条探亲的路。这是几百年的亲,这是几千年的路。不谙身世,生命即缺少出处,即来历不明、犹若孤儿,我们的灵魂即无舍可守、无枝可栖……这样的人生不仅尴尬,而且虚无。易中天著作等身,不过是立言,今乃立身。”

中国人需要一条“回家”的路。这条路,曾经熙熙攘攘,如今人迹稀冷。这就叫“人心不古”。所幸的是,不久前,有媒体发起了“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和“微家史”征集活动,其实质即精神上的“问祖”、“探亲”。

我问孩子们,什么情形下你会想到自己的“祖国”?通常答: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卫星发射成功的时候,奥运健儿夺冠的时候……

我说是,但我更多是在如下情形:坐飞机俯瞰山河的时候;儿时翻地图册的时候,尤其五颜六色的地形图;过长江三峡、观黄河瀑布的时候;爬泰山、游晋祠、登长城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祖国”,它太美了,我没理由不爱它。还有汶川地震时,这个民族承受着大苦难,所有人缔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会不由自主想到“祖国”这个词,我被大地的裂口震撼,我为它疼痛,为它祈祷。

有首老歌,叫《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觉得这段词写得特别好,几句话一出来,即会油生“祖国”之感,热爱之情也随之涌至。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祖国,这才是我们的祖国,世世代代的祖国。

我认为“祖国”一词,其重心在“祖”字上。支撑它的,是那些古老和永恒的东西,是在变中坚持不变的东西,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最信任的东西。有句话我们常挂嘴边,叫“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但若没有了“祖业”,若没有了祖上的山水、文化、遗存,若没有了祖上的文章、语言、习俗、礼仪,甚至连祖坟都没了,“祖国”何以安身?

一旦抽离了“祖国”的丰富含义,“爱祖国”即成了一种空洞的情感,一种虚无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画饼而已。我们需要文化的祖籍、美学的祖籍、灵魂的祖籍。

(王开岭,当代作家,“萌芽文学奖”、“山东文学奖”获得者。编者注。)

上一篇:给老师送礼?多国有“红线” 下一篇: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