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的防潮处理技术探讨

时间:2022-06-27 12:44:58

建筑施工的防潮处理技术探讨

【摘 要】防潮处理技术是众多施工技术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也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提高重视,积极分析引起建筑工程潮湿的原因,制定科学的防潮除湿方案,实施有效的防潮处理技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保质、安全、有效进行,也为建筑使用者提供一个优质的建筑环境。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潮湿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潮处理技术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施工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潮施工;处理技术;应用策略

近几年来,在相关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努力之下,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为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建筑防潮处理技术,作为建筑施工中应用较广的技术之一,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结合建筑各部分的不同潮湿情况进行主动防潮与被动防潮处理,尽量避免潮湿问题的影响扩大,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保质完工。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潮湿问题的原因

建筑工程施工中,多数会在墙体、地面等处出现潮湿情况,而潮湿问题的成因与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在此,笔者将做简要探讨,期望能够与相关施工人员共同研究、提高。

(1)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过度遵循经验主义,未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的防潮层施工质量不达标,不足以抵挡外界环境中水汽、潮气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潮湿现象。另外,建筑防潮层的工程材料选择也将影响到建筑的防潮效率。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提高短期经济效益,而采用密实性较差、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做防潮层施工重要材料,这样的防潮层将难以起到防潮作用,从而导致建筑出现潮湿问题;(2)建筑的地面多是由平层与面层所构成,面层的施工材料多为水泥砂浆、地面砖或者大理石等。而地表层多数为粘土或者亚粘土,如果不能对地面的平层与面层下的土层进行科学处理,那么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极易出现水汽上渗的问题,从而导致建筑地面出现潮湿问题,同时使整个建筑的湿度增加,不仅不利于施工的有序进行,同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3)建筑墙体出现潮湿问题则主要与墙体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关。众所周知,混凝土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水泥与砂浆等原料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与搅拌,在施工中还需要严格监控混凝土内外温度,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但是,一些建筑施工人员受到施工技术的影响,未能有效监控混凝土施工流程,从而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相差过大,混凝土内部抗拉力小于外部施加的预压应力,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为潮气、水分进入墙体提供途径,从而出现建筑墙体潮湿的问题;(4)在建筑工程管道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对建筑墙体进行打洞钻孔施工以安装金属管道。由于金属管道的冷凝作用所出现的水分将渗入到墙体中,造成墙体的潮湿。另外,安装孔洞密封工作不到位也可能导致水分渗入,出现潮湿问题。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潮处理技术的应用策略

在建筑工程施工防潮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循“主动防潮为主,被动防潮为辅”的原则,积极分析建筑潮湿的成因,并运用科学、有效的防潮处理技术做好防潮处理工作,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为建筑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建筑环境。在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理论知识研究与大量的实践经验,本着“质量第一,安全施工”的原则,对各种防潮处理技术进行简要探讨,以便为建筑工程防潮处理效率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第一,主动防潮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的一种防潮处理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方法主要有提高室内地坪标高、设置阻水层、采用烧结灰砂砖做地面施工主要工程材料等。对于主动防潮处理技术,施工人员需要全面考虑建筑工程的各种因素,尤其是对地面平层与面层的处理,更是需要多加重视。如,根据建筑的实际施工情况与地面地质情况,计算出地面土质层中水汽上升的高度,从而适当地提高地面标高,避免土质层中的水汽上渗影响建筑地面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的底层,可以运用聚乙烯薄膜与混凝土砂浆设置阻水层,以阻隔水汽上渗。在阻水层施工中,需要注意薄膜的完好性,同时注意碎石层以及混凝土砂浆层的厚度,以保证阻水层阻水效率;烧结灰砂砖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工程防潮材料。运用烧结灰砂砖为主要的地面施工材料,需要结合地区环境特点与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地面厚度,并铺2-3层烧结灰砂砖,以便提高防潮效率。

第二,被动防潮处理技术是主动防潮的补充技术,也是对出现潮湿问题的事后处理技术。因此,被动防潮处理技术多是采用干燥剂(如生石灰、干木炭等),将适量的干燥剂置于木箱中,对建筑潮湿处进行“吸湿”处理,尤其是屋角、床下等处,需要提高重视。另外,在用户使用建筑过程中,多注意在潮湿天气关闭门窗,并使用吸湿器等设备,也可以达到被动防潮的目的。

第三,防潮层是建筑工程达到防潮目的的主要途径,因此,防潮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防潮效果。在对防潮层进行施工过程中,可以使用青碎石、粗黄沙等材料进行夯实垫底,在上面进行混凝土施工,以保证地面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是面层下面的材料需尽量夯实,以降低材料之间的空隙,提高其密实性,以杜绝水汽上渗途径;架空板连接处的缝隙是防潮处理施工的关键,施工人员必须在清理干净的基础上,采用细石混凝土嵌缝(分层嵌实),并在板底刷上一层沥青,以保证架空板缝隙处与毛细孔洞的密实性,提高防潮性能。

第四,对于建筑墙体的防潮施工,需要从外墙与内墙两方面进行。对于外墙的防潮处理,多数是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出现外墙体裂缝问题,则可以很好地控制墙体潮湿问题。因此,混凝土施工是外墙体防潮的重点,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规则控制混凝土比例与温度,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杜绝外墙体水分渗入的可能。另外,管道安装之后,必须对安装孔洞进行严密处理,提高墙体的严密性;对于内墙防潮处理,则可以抹上1:3的水泥砂浆或者加设防水材料做防潮层,提高内墙体的防潮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防潮处理技术应用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关系到用户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做好防潮处理是建筑施工的基本工作。施工人员应该将主动防潮与被动防潮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并针对不同的建筑部位实施不同的防潮处理技术,以保证建筑整体的防潮效果。虽然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潮处理工作效果依然有待提高,但是相信,随着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必将不断克服建筑施工问题,提高建筑防潮处理技术的应用效率,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与效率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王雪梅. 浅谈民用建筑施工中的防潮层处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57(11):139-142 .

[2]杨志深.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 山西建筑, 2008,49(01):85-87 .

[3]杨青宇, 李中东. 浅谈水泥砂浆地面返潮的原因和处理方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80(25):27-30 .

[4]常生. 浅谈住宅地面返潮原因及处理方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84(25):98-101 .

[5]宋杰红, 于晓龙, 张志杰. 轻型木结构建筑防潮工程技术措施[J]. 建筑技术, 2011,72(07):223-225 .

上一篇:沿海滩涂回填区域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 下一篇:浅谈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