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能说得人笑,也能说得人跳

时间:2022-06-26 10:52:49

护理员小陈在打扫病房时,有一重病号家属正在削苹果,掉了些果皮在地上,小陈怒气冲冲地说:“你在家里也这样乱扔果皮吗?”“你不是在打扫吗,请顺带扫一扫。”“要我顺带?我顺带送你到火葬场去!”病号听了气得满脸发青,当场休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俗话说得好:一句话说得人笑,也能说得人跳。同样是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嘴里,用不同的语气讲出来,它所产生的效果会大不相同。因此,说话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在生活中如果能够掌握好这门艺术,就能使我们获得快乐的人生;如果掌握不好,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麻烦。由此可见,有话好好说,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不可少的修炼。

会不会说话其实就是会不会做人。说话是人的“专利”,因此,看一个人、了解一个人,多是从他说话中认识的。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要想知心只有听他说话。话有真话、假话、瞎话、废话、胡话、模棱两可的话、似是而非的话……但不论怎样说话,最基本的一条是要说真话,说实话,也就是要说“心里话”。因为,人与人之间只有敞开心扉,才能彼此坦诚相见,才能相互了解。

我们提倡说真话,说实话,坚决反对和杜绝说假话,说空话,但说真话不要不分轻重地随便说。不恰当的真话,有时可能比假话更有害。人们常说:“真话难听”,“忠言逆耳”,仿佛真话一定难听,忠言必定逆耳。其实,难听和逆耳不在真话的本身,而关键在于说真话的人。大量事实证明:许多真话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不少不是对方不愿听真话和忠言,而是有些真话和忠言实在太难听、太刺耳、没有半点艺术性,甚至被对方误认为居心不良。我们应争取把真话和忠言说得好听一点,入耳一些。

经常说话,可以训练一个人应对进退的口才,也可以充实一个人的知识见解。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接触十分频繁,要如何才能做到进退自如呢?首先,应当设法引起他人说话的兴趣,不要不耐烦地把局面弄僵,那是十分尴尬的事。其次,说话的态度要温和,言辞要谦虚,这样才会受到他人欢迎。 人们在说话时,不免会因一时感情冲动,和他人争吵得面红耳赤,弄得不欢而散。此类情形,固应避免,就是和人说话时,处处占上风,也是相当愚蠢的,最易遭人反感。应该具有听人说话的耐性,等待适当机会,再发表个人意见。

说话还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宜。面对领导你当众与他称兄道弟,这似乎就不太合时宜。在公共场合大家都低声细语地讲话或默不作声地观赏着什么,某位大爷吆三喝四地来了,见人不是拍胸摸背,就是哈哈大笑,那也实在不成体统。

会说话的人,也必然是一个会听话的人。与别人谈话,不要总是自己滔滔不绝,不留机会给别人说。一个人如果适时闭上自己的嘴巴,凝聚自己的眼神,集中自己的思想,倾听他人的言论,无论这种言论的性质如何,只要自己善于运用,是会有莫大益处的。

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因此,千万不要忽视了这普普通通的语言,因为美好的语言不但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而且还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大家都来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才能做到有话好好说。

上一篇:找回昔日的青春 下一篇:趣谈中国皇帝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