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于启齿的女性尿失禁

时间:2022-05-28 01:33:49

记得一次到某中学去进行妇女病普查,在我为一位已经绝经一年的48岁的语文老师检查时,发现她内裤上却贴着一张厚厚的卫生巾。我诧异地问:“您不是绝经了吗?为什么还带着卫生巾呢?”老师面带难色地说:“医生,不瞒您说,我上课若提高嗓门时,小便会不由自主地滴出来,为防止难堪,我不得不长期带着卫生巾。”

这位语文老师得的什么病如此令人“窘迫”?在临床上该病称作“压力性尿失禁”。据调查,该病总发病率达29.4%,其中男性发病率为12.1%,女性为46%,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从年龄分布来看,女性40~46岁,尿失禁发病率为52%,50~59岁为62%,60-70岁为66.7%。由此可见,尿失禁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明显升高。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尿失禁是随年龄增大而出现的自然现象,为此而常年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

人的尿液由肾脏产生后,经输尿管流至膀胱,在正常情况下可储存300~400毫升尿液而无明显憋尿感,而由于一些疾病的因素,可明显影响到膀胱的储尿功能,使其在较少尿液情况下出现膀胱肌肉不自主地收缩,产生尿频、尿急,甚至来不及到厕所即出现尿裤子的现象。这类尿失禁称之为急迫性尿失禁。另一类尿失禁是由于中老年妇女雌激素减少,带来尿道粘膜萎缩,或多次生育及肥胖,使盆底肌肉松弛等因素,造成控制尿液的重要因素――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以致使这类患者常在咳嗽、喷嚏,或运动等腹压增加时,出现小便不由自主流出的现象,这类尿失禁称为压力性尿失禁。

从女性尿失禁的类型来看,最常见的为压力性尿失禁,占75%,压力性合并急迫性尿失禁次之。少部分患者为急迫性尿失禁。患有此病的女性大多数羞于启齿,据统计,女性患者的就诊率仅为24.5%。

其实尿失禁并非是随年龄增大而出现的必然现象,它是可防可治的。

那么,如何预防呢?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进行盆底功能机能训练,收缩阴道、处肌肉3秒钟,然后放松3秒钟,15次为一组,每天早晚各做5组,可以增加盆底肌肉的张力与韧性。

(2)进行膀胱功能的锻炼,养成定时解小便的习惯。平时2~3小时解一次小便,以训练膀胱肌肉的规律活动,直至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3)积极治疗可能增加腹压的疾病,如便秘、咳嗽,因为长时期便秘,会造成盆底肌肉的松弛和韧带与骨联结处的撕裂。

(4)保持正常体重,减肥。因为肥胖会增加腹部压力,造成膀胱与尿道压力的不均衡,从而成为引发尿失禁的高危因素。

(5)禁烟,避免或少吃对膀胱有刺激性的食品,如果汁、酒类。

对于发生尿失禁的中老年妇女,除采取以上保健措施外,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施行手术――无张力阴道悬吊术,该手术优点为微创,安全,手术时间短(仅需30分钟),长期治疗效果好,治愈率达84%~90%。另外也可以根据病情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选用一些药物治疗。

上一篇:“个性化防癌”新概念 下一篇:药物剂量 生命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