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教学建议

时间:2022-06-26 10:46:18

《路旁的橡树》教学建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路旁的橡树》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语言质朴,情节简单,赞扬了筑路工人和工程师为保护一棵橡树而作出路让树的决定,使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受到环保教育。结合文章特点和编者意图,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题文相对,引出悬念

本课安排在主题为“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第二单元,又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可以采用先知其然(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再知其所以然(修成了一条什么样的路?),然后探究原因这一顺序进行。

1.从北方到南方的两座大城市之间,人们打算修一条公路,这条公路将修成什么样?几年过去了,这条公路终于修好了,修成了一条什么样的公路呢?(学生默读1、8两个自然段,勾画,交流反馈。)

2.把第1自然段和第8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理解事件的起因、结果。)

3.过渡:路没能修成原计划的样子,坐车路过这儿的人是怎样评价修路人的?学生齐读第9自然段(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1)你是怎样理解文中“高尚”一词?再举例说说。

(2)路没能照计划修得宽阔、平坦又漂亮(“像箭一样笔直”),文中为什么还说筑这条路的人有一颗高尚的心?

二、修护冲突,感受爱心

1.遇到橡树,停止埋排水管。

课一开始,可以通过课件展示一棵高大、挺拔、粗壮的橡树,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手段感受到长得这么好的橡树,怎么舍得砍掉呢?工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看到了什么?又在想什么呢?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挺立着一棵高高的橡树”,这棵橡树“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与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它又是一个“美”的象征。面对这个结合着生命与美感的高大的橡树,他们或者是为橡树的生命力与美感所震撼,或者是不愿砍伐橡树埋上排水管,总之工人们停了下来。),指导读课文时注意读好“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这句话,读得响亮、有气势。

2.路树冲突,陷入两难。

工程师沉默,工人也不语,都叹气,他们深恐伤害了橡树,可又想不出办法保护它。(读这两句话,语速要舒缓、语调要略显低沉,以表达出人们当时肃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景。)然后,以“工程师和筑路工人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学,划出重点词句,并展开讨论、交流。完成下面的训练:

“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_________说。

“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_________说。

学生通过充分的阅读感悟,会找出一系列准确、具有人情味的词语,如:工程师沉重地说、惋惜地说、无可奈何地说……工人们反对地说、坚决地说、有力地说……感悟使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精神的培育过程。

3.想出办法,绕开橡树修路。

文中的“笔直”与“弯曲”构成鲜明的对比,作为公路,自然是“宽阔、平坦、漂亮、笔直”为好,但筑路工人为了保护橡树却将其筑成“弯曲”的,显示了人们爱护树木、注意环保的高尚品质;“只在一个地方”则突出地强调了人们的良苦用心,只有一个弯儿,这个弯儿还是为橡树特别设置的。因此,这句话中的“笔直”、“只有一个地方”、“弯曲”读时要加重语气,引导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感悟文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

上一篇:浅谈中专学校的文言文教学 下一篇:激励学生去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