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时间:2022-06-26 09:52:10

论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摘 要:当前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情况令人担忧,其中有客观经济环境、经营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但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基于有效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策略。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入手,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分析目前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还针对问题从创造良好内部环境、强化风险评估体系、坚决落实控制措施、确保信息沟通顺畅以及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35-02

随着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金融监管水平的不断提高,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贷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一)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内涵。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以保证商业银行经营目标顺利实现。

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素及程序。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检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程序是 “设计—执行—评价—改进”的循序渐进并且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内部控制五要素贯穿于整个程序。

3.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方法。有四种方法:分散风险、抑制风险、风险自留和风险转嫁。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信贷风险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因为贷款无法及时收回直接影响到银行自产的流动性。利率风险会导致信贷风险:当利率大幅上升时,借款人偿债能力下降,不能偿还贷款的可能性就会上升,引发信贷风险。信贷风险是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的函数,外部因素包含社会政治、经济变动或自然灾害等,内部因素是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具体体现在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以及贷款监督的质量上。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指由商业银行通过风险的识别与分析、评估与测量、监控与报告以及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规避、转移、分散风险,实现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风险管理的构成要素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检查。

(三)内部控制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除了比内部控制增加了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及风险应对三个要素之外,两者的重合要素内涵也有扩展。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涵盖了风险管理中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检查中的大部分内容。内部控制偏向于企业内部,而风险管理更偏向于企业战略角度,是内部控制的延伸,也是未来内部控制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一)内部环境不佳

(1)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彻底。商业银行未能实现完全脱离政府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2)组织架构复杂,机构臃肿、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3)绩效评价体制不合理。

(二)风险评估质量低

1.信用调查系统不完善。信贷领域的风险管理发展相对较好,但是也仅仅局限于对财务报告的分析,其他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于授信对象的评级资料十分匮乏。具体到个人消费贷款或不动产零售贷款等,银行难以对其个人的真实信用度进行调查,贷款风险不能得到正确评价,风险评估结果严重偏差。这就导致了假按揭和骗贷现象严重,使得中国的消费贷款市场和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蒙受巨大的风险。

2.风险量化分析手段单一,技术落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人才储备不够,风险量化分析手段单一,管理粗放,信用调查风险分析的过程中定性分析占据很大的比例,进行风险预测时主观判断多,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三)控制活动实施不到位

1.内部控制体制不完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反应滞后,甚至完全不能发挥作用。部分部门岗位分工不明确,职责分离落实不到位。很多银行的业务流程环节多、周期长,但多是由于重复劳动、效率低下所致,并未有效控制风险。

2.风险控制操作水平低。一方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缺乏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的思想,风险管理定位常局限于风险的抑制而忽略风险分散,贷款投向十分单一。另一方面,风险转嫁能力不足,贷款证券化尚未能完全实现,商业银行很难通过贷款卖出等较为复杂的手段实现风险转移。

3.授信管理水平低。授信管理应贯穿于授信过程的始终,银行一般贷前审查要求严格,但忽略贷中检查以及贷后追踪的完整过程。另外,在授信风险问题集中的部分缺乏授信限额的思想,当部分行业、授信产品、授信对象风险恶化或宏观环境重大改变时,主要依靠回收审批权限、暂停审批的办法进行个案处理,非常典型的案例即房地产贷款审批。

三、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发展建议

(一)创造良好内部环境

1.完善公司治理和组织架构。第一,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第二,优化组织架构和部门设置。建立董事评价制度和责任可追溯制度,实现公司治理结构各部分的协调配合以及不同管理层级、不同部门机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有效制衡。

2.建立风险审慎的绩效评价体制。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应整合风险意识与发展意识之间的冲突,纠正过分看重短期利润、片面追求业务发展的错误倾向。

(二)完善风险评估体系

1.健全信用调查机制。应尽快建立起完善的银行业信用数据库和贷款违约损失的时间序列数据库,解决运用模型进行定量研究所面临的数据库缺乏的瓶颈制约问题。商业银行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靠,加快建设信息数据库,为风险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国家层面应建立全国性的公民信用记录数据库,实现各金融机构、公安部门的数据互联。另外,建立真正独立的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规定信用评级的“准入”条件,严格规定评级机构的资格。

2.引入先进评估技术和工具。中国商业银行要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技术,加强先进风险计量工具的应用,特别是在风险评估时引入定量分析工具,以定量分析弥补定性分析粗放管理的不足,通过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算,正确评估风险状况和程度,为风险监控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努力开发和运用适应自身发展的量化方法和动态模型,提高风险计量模型对风险状况的敏感度,注意风险量化数据的收集和积累,重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断提升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技术水平,更加全面有效地掌控风险,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

(三)坚决落实控制措施

1.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商业银行应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建立并严格执行重要岗位权力制衡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同时,严格保证审贷分离,成立审查委员会和审批委员会进行集体决策,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决策权,完全分离风险管理部门与贷款业务部门,在权责上保证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同等地位。

2.提高风险控制操作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资产组合管理的理论,在对单项业务、单个地区、某个行业信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因素的综合考量,实现组合风险评估,得到最优的风险控制资产组合,实现金融工具组合多样化、资产负债期限的组合多样化、信贷投放区域分散化的组合式策略。另一方面,推动贷款证券化进程,积极拓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实现风险的转嫁。

3.提升授信管理水平。将授信管理思想贯穿于信贷业务的始终,明确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流程化思想,建立统一的授信管理制度,实现授信风险责任制,针对授信风险集中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实现授信限额管理,实现信贷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和主动性。

(四)确保信息沟通顺畅

1.加快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建设能覆盖所有经营活动的安全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最大共享与有效沟通,保证组织机构内部各层级、各部门之间信息的充分流动。另外,银行业之间相互协调,建立标准规范、口径统一以实现共享的数据库分享平台,实现银行与银行之间管理信息的沟通交流。于此同时,要加强对管理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防范信息系统本身的漏洞,提升这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持续关注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着力降低信息系统的脆弱性。

2.规范信息对外披露的行为。商业银行应当准确、充分、及时地披露对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而言十分重要的有关经营状况、重大风险、潜在风险、财务状况、资产水平等相关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信息使用者了解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状况,主动寻求外部环境的监督监管,利用外部监督完善内部风险控制的管理漏洞,实现银行自身以及信息使用者的共赢。

(五)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1.保持监控部门的独立权威。为了确保内控制度切实有效地执行,商业银行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监督稽核部门,构建隶属总行直接领导、独立运作内审体系,实行对全行系统审计监督部门的垂直管理,下级监督稽核部门由总行内部监督部门派驻人员。其调查审计结果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以及总行内部审计部门报告,人事任免权等完全脱离分行。派驻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制,总行内审部门定期对下级部门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确保监督稽核部门的完全有效审查。

2.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流程。稽核部门的审查流程贯穿于经营业务的始终,信贷业务方面,从信用调查和分析、信用决策以及信用追踪和收账这四个步骤全程参与、全程监管,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质量随时进行穿行测试,及时报告,随时修改,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严密性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胡心怡.内部控制在银行风险管理中问题及对策[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9.

[2] 成峰,聂广礼.商业银行的信贷组合管理[J].现代经济探讨,2012,(8).

[3] 陈宏.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0,(1).[责任编辑 陈凤雪]

上一篇:论地勘单位存在的财务风险与防范对策 下一篇:部队资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