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精神

时间:2022-06-26 09:42:4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精神

笔者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刚刚教完《楚王好细腰》一课,当我对全文进行总结的时候,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本课已经学完了,大家还没有要说的话,如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感受?”学生沉思了片刻,慢慢地,很多学生举起了手。第一个学生说:“我知道了一个问题,楚王好细腰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说楚灵王喜欢细腰的大臣。”第二个学生说:“我知道,大臣们知道楚灵王喜欢细腰的大臣,为了得到大王的宠爱,都争先恐后地进行减肥运动,不但每天吃很少的饭,而且还要长吸一口气再扎住腰带。这些大臣减肥的精神可嘉。”第三个学生说:“我知道,减肥是现今社会的事,而在那个时代不可能减肥,这则寓言只是讽刺了那些投其所好的人的可耻下场。”……看,这些学生的发言真是妙极了。此时,我看这种气氛正是激发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时机,在这个时候,他们的个性才会得以更充分的发挥。于是,我让大家安静下来,又提出另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楚灵王的做法不对,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办呢?回答问题的同学请举手。”这时候,学生又思考起来,教室里安静下来了。手陆续举了起来,有的说:“这不是楚灵王的错,而是大臣们的错,如果每天都吃一餐饭,那不瘦成猴子了,被风一吹就吹跑了!”马上就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楚灵王偏爱细腰的大臣,但是并不一定让他们去节食,也可以通过运动的方法减肥啊!”紧接着,又有一个学生接着这个话题说:“这个错是楚灵王和大臣们共同的,而不是单方面的,如果楚灵王不偏爱细腰的大臣,大臣们就不会投楚灵王所好,大臣们也不应该不计后果地运用单一方法去减肥”……同学们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下课铃响了。作为教师,我并没有到此就停止了,也没有给他们下一个结论,而是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形成一篇短文,题目叫做《假若我是……》

以上教学过程的生成是一环扣一环的,没有任何的预设,这也是笔者所没有预料到的。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他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思维发散性也很强,并且充满了创新性,他们不同的个体,对课文有不同的感受。笔者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在以上教学片段中,体现了以下新课程理念。

一、重视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感染作用

要注意,教学内容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但也要与不同学生的独特体验结合在一起共同起到教育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对学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教育,同时要与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相结合,遵循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观的引导教学与提高对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结合起来。《楚灵王好细腰》是一则寓言故事,充满了讽刺意义。这则故事内容短小,以小见大,简单的故事却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既要在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进行踏实教学的同时,还要对本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拓展,目的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语文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开发者。笔者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气氛是活跃的、民主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用引导的方法倡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生活实际出发,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他们思考的空间与合作讨论的空间,让他们在自由的争辩、质疑中发现新问题。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挥,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楚灵王的做法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他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以看出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最佳场所。

三、创建一个适合于学生学习的语文空间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学习方式进行开放。课堂上开放式的学习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而是对学习方法的开放,教师对教材的开放,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开放,提倡多元化教学,这当中包括学生对教材的不同体验和感受。以上教学片段就体现了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不同理解,从不同角度去欣赏。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不要拘于形式,而是采用更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舒义顺.“楚王好细腰”种种[J].新闻知识,1989(10).

[2]马振盛.楚王好细腰的背后[J].理论与实践,1994(05).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

上一篇: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下一篇:让学生的心灵流淌起一条爱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