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零作业批改”的必然性

时间:2022-06-26 05:10:35

浅议“零作业批改”的必然性

摘 要:长期以来,批改学生作业一直是教师的沉重负担。“零作业批改”让学生参与作业的批改过程,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零作业批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作业批改 教学改革 教师 学生

“零作业批改”这种模式在很多学校悄然盛行,教师不再耗费大量精力一本一本地批改学生作业,而是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批改过程,在作业批改中发现问题、解除疑惑、巩固学习内容。相对于传统的作业批改来说,“零作业批改”这种新的模式具有许多优越性,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推行“零作业批改”将成为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拟从教师、学生和新课程改革三个方面来论述“零作业批改”的必然性。

一、“零作业批改”减轻了教师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

过去传统的作业批改模式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教师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消耗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零作业批改”让教师不必在初始的批改工作上浪费较多的精力,只是在学生互相批改的过程中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在作业的复核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节约了教师在教学以外的时间。

“零作业批改”真正解放了作业重负下的教师,省下的时间可以放到备课中去,准备充分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比教师匆忙备课上出来的要好许多,这样无疑提高了教学效率。再者,作业是学生练习和复习的重要手段,作业的批改也是检查正误、发现问题的过程。将作业的批改工作放到课上,看似减少了授课的时间,实则是重视了学生的复习检测,批改别人的作业首先自己要知道正误标准,这实际也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参与作业的批改工作,在发现别人错误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知识盲点,教师及时掌握作业信息、发现问题,在下一步教学中可以有的放矢地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

二、“零作业批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传统的作业批改,教师判断学生作业的正误和缺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对错误理解的不够透彻,也缺乏改正的鞭策。我在和学生聊天时就了解到学生对教师批改过的作业只是重视评分和评语,对错题重视度不高,主动改正的更少。“零作业批改”这种新的作业批改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批改过程,让学生以裁判的眼光去判断别人的正误,这种判断的过程就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学生批改作业也是高度紧张地消化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在作业的批改中掌握了正误标准并运用这一标准去裁判别人的作业。过去批改作业时,我时常发现学生上一次的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还没有改正,虽然要求学生要及时改正错题但真正改过来的不多,更有甚者在作业中错误反复出现,这种作业就没有作用了。

采用了“零作业批改”之后,学生在批改时都认真地查找别人的错误,同时也尽量减少自己作业中的纰漏,尽量不给“对手”留下“把柄”。我在抽查学生作业批改情况时发现学生作业本上出现的错误都认真地改正了,而且很少再有错误反复出现的情况。在这种模式下的作业起到了练习检测和复习巩固旧知识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我班在采用“零作业批改”模式后,不但学生作业规范了,完成的更为及时了,而且作业质量在逐步上升,批改作业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班内学生成绩的优秀率也由原来的30%上升至45%,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零作业批改”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作业批改模式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作业所起到的效果也并不理想。“零作业批改”将教师从批改作业的重负下解放出来,给学生学习以新的实践,成为教学相长的良好教学方法。学生自己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对作业中发现的错误能深入思考、及时改正,这种动手动脑的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生。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零作业批改”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教育主张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在教学中彰显人文因素。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是教师批改每一位同学的作业,看似做到了面面俱到,其实教师在长时间的疲劳作业后批改往往有所疏忽,并不能真正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情况。“零作业批改”将作业的批改变为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教师在指导批改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较多的交流和人文关怀,这种人性化的作业批改模式将成为今后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清镇一中

上一篇:浅谈政治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下一篇:课堂教学策略及其在初中英语差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