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和谐是与高职“回炉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时间:2022-06-26 11:14:24

利益和谐是与高职“回炉生”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党中央在2006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蓝图。和谐社会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状态的社会。而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都与利益和对利益的追逐有关。社会的一切行为皆根源于利益,人类的全部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获取和维护利益,正因为如此,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曾指出:“利益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利益和谐”就是指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配合得当,表现为利益主体间的协调一致、稳定发展的状态或过程。对利益的追求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直接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解决人们的利益问题,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其成员之间不可避免的也要追求利益的和谐。教师与学生作为在教育过程中最活跃的人的要素,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进行相互交往而产生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一些实验已证明,不同师生关系的模式,对教育过程及教育效果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教育家赞可夫曾强调“就教育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了更大的提升教育效果,需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满足师生对和谐利益的追求,关注师生之间的利益和谐就成了前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而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在教育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专业结构及课程设置不能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差。导致一方面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激增,出现每年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社会急需的劳动力紧缺,技能型工作岗位人员匮乏。“回炉生”就是指那部分大学毕业后重新进入技术培训学校学习技能的学生。“回炉”这种情况这并不是中国特色,在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并不鲜见。在国外,特别是欧盟各国,技术培训学校数量非常多,甚至与学历教育类学校的比例达到了31:1。“回炉生”主要集中在三个群体:一是本科或专科生,由于有些学生在校时学习不够努力,或者所学内容不能适应社会所需,毕业后找工作难度大,便萌发了“委身”读技校掌握一种具体技能的想法,这些学生一般不是短期培训,而是跟班学习;第二种是已走上工作岗位,为了考职业资格证书的大学毕业生,这一类中短期培训比较多;第三种是公司委托培训的在职大学毕业生,为的是这类学生能更快的了解公司的运作、培养相应的技能,组织他们到相应的学校进行职前培训。目前到各高职院校“回炉”的主要是第一类。

大学毕业生的“回炉”,不仅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也是人们改变就业观念,重新定位,促进个人发展、适应社会的举措,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但“回炉生”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他们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有不同于普通在校生的方面,而在“回炉生”所在的高职院校,许多教师不能适应新情况,不能根据“回炉生”的特点,仍沿用原有的处理师生关系的原则、方法对待这类特殊的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不仅没有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甚至处于独立的状态,严重影响教育效果。

构建高职“回炉生”良好师生关系,我们可以从很多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着手,但作为教师,树立“利益和谐”的观念,应该是关键。这不仅是因为观念指引着人们行动,更是因为“利益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利益和谐”是“回炉生”身份特点的要求所在;“利益和谐”有助于教学相长的实现;“利益和谐”是教师积极性的源泉。

一、利益和谐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人要生存、发展,必须要从事获取利益、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社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关系。利益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核心。人类的全部社会活动都与利益和对利益的追逐有关。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和谐社会里,每一个社会群体、每一个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利,这不仅有利于社会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更能激发和鼓励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各种积极因素,形成科学发展的“活力”。

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忽视学生对利益的追求,在教育过程中充当“指挥者”和“命令者”,把自己放在一个“万能”的主导者的地位之上。教师常常不考虑学生的利益需求,向学生灌输自认为“好的”,“有益”的东西,并以自己的教师身份和知识经验强制学生接受和顺从自己的选择,剥夺了学生自由选择自身利益需求的机会,忽视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学生作为社会人,是独立的主体,不仅具有个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也具有自主选择、追求利益的需求和权利。因此,在构建高职“回炉生”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的利益追求,保障其利益需求的表达,采纳学生合理的利益诉求,促进学生利益的和谐发展。

二、利益和谐是“回炉生”身份特点的要求所在

“回炉生”之所以要“回炉”,根本原因是想在高职院校学习、掌握一门技能,为今后的社会生活提供一技之长。可以说,他们的学习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明显的功利性。

接受“回炉生”的高职院校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制订除了受国家的教育目的的制约、制订者的教育思想、理念等也是应当考虑的因素,更涉及到社会的需求。正是许多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趋同化,不结合社会、时展特点,从而导致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一方面有工作没人做;另一方面有人没有工作。所以,高职院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要各具特色,不要盲从和随意,要切实际,具有针对性。而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到“回炉生”的特点,他们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大量的理论知识,缺失的是实践、技能,因此要注重实践操作。

为了保证“回炉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提高“回炉生”教育质量的提高,高职院校应充分认清“回炉生”的特点,树立实用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课程改革,促进“回炉生”利益的和谐发展。

三、利益和谐是教学相长的基础

现代教育强调师生相互促进、教学相长,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师生利益的和谐。利益和谐首先要求师生双方共同付出,和谐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共同努力、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作为教育者,教师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在教育过程中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育素养,充分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思想动向,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法、撰写教案,认真上课、批改学生作业,对成绩差的学生还要利用课后时间补课与辅导,促进学生学业进步。作为受教育的学生,必须加倍努力、刻苦学习,听从教师的教导,主动理解教育教学

内容,促进自身健康发展,学生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如果教育质量出现问题,不应单方面追究教师或学生的责任,不能单纯归因于教师的教育不力,也不能完全责怪学生学习不用功,教师和学生都有责任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维系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利益和谐其次要求师生双方共同获益。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获益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获得了知识、掌握了社会规范、能力得到培养、身心健康发展,掌握了谋生的手段。特别是“回炉生”在技能上的提高是直接而明显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应当有所获益,包括在学术水平上的不断提高,工资待遇上应当不断改善、职称和地位不断提升。当然教师的获益更多体现在精神层面,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理解与尊重,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师生的相互获益为维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提供了基础。

四、利益和谐是教师积极性的源泉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把教师看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这似乎是对教师的最高赞誉,但事实上也伤害了教师的根本利益,甚至剥夺了教师的基本生存条件。在巨大的光环下,教师只能无条件地付出,不能获取;只能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学生,不能向社会有任何的索取。这种教师观,一方面造成了大量教师的流失和身心疾病,影响了教育活动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正常师生关系的扭曲,教师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学生,自然也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学生身上,他们对学生往往提出过高的期望,一旦学生不能达到则进行体罚,由于他们没有从学生乃至社会获取什么,所以他们在强制和体罚学生的过程中显得心安理得,最终受到伤害的当然还是学生。

因此教师树立“利益和谐”的理念,不仅使其能够尊重“回炉生”功利性的学习目的,更能坦然面对自己对利益的追求,获取自己应该获取的报酬,体验到社会的公平、公正,最大程度的调动其教学的积极性。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暂时找不到适合自己工作的大学生,能理性地对待自己,改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视野,独辟蹊径,另起炉灶再学习,通过“回炉”读高职院校,学得一技之长,为自己打开另一条就业、成才之路。其积极性是显而易见的。高职院校应根据“回炉生”的特点,以“利益和谐”为关键,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拥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所需之人,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昆仑.利益和谐:科学发展观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利益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1).

[2]霍尔巴赫.自然的体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60.

[3]黄英,叶泽来.略论利益关系与社会和谐[J].中国集体经济,2012:10.

[4][5]时金碧,程相娟.由大学生‘回炉’技校现象引发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9(9).

[6]黄英,叶泽来.略论利益关系与社会和谐[J].中国集体经济,2012(1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上一篇:完全学分制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 下一篇:高等院校“大类招生”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