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南方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时间:2022-06-26 10:14:03

刺参南方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摘要 从海区选择、池塘条件、刺参放养和养成管理等方面总结刺参南方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以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刺参;健康养殖;南方

中图分类号 S968.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272-02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lca)是40多种可食用海参中的一科,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防刺参属[1]。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山东、辽宁等北方诸省,由于其体壁厚,生长快,品质好,是所有可食用海参中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种,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供应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由于需求的增加,采捕强度增大,造成我国刺参资源量急剧下降[2]。

20世纪90年代,刺参的人工养殖在北方得到迅猛发展,刺参养殖成为继对虾、扇贝和鱼类之后,开发海洋的第4次浪潮。然而,由于常年养殖,北方的刺参养殖已面临整体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发生严重、产量低的现状,刺参养殖产业出现下滑的局面。福建省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丰富的养殖资源和养殖设施,刺参虽是北方品种,狭温狭盐,然而在冬、春季节,北方逐渐进入冰封期,刺参开始冬眠不生长,此时福建省水温正好适合刺参的生长要求,可开展刺参南方越冬养殖,与北方形成互补进行接力养殖,可大大缩短其养殖周期,同时也避开了台风、暴雨季节,减少了风浪和淡水的不利影响,因此福建省进行刺参养殖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优势。

1 海区选择

刺参养殖地所处的海域,要求无污染源,pH值7.2~8.6,盐度25‰~35‰,周边无淡水流入,盐度稳定,水源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规定,富含海泥的海域更佳。

2 池塘条件及准备

养殖池塘应选在能自然纳潮、海水交换量大、排水方便、不受涨潮影响的潮间带区域。池塘面积大小在1~2 hm2,池水深2 m以上。池塘呈东西向长方形为宜,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3]。池塘护坡用石块、水泥预制板等材料,对土坡进行衬砌,护坡不得留有任何缝隙。池塘底质以硬泥沙、泥沙底为好。

为了增加刺参的养殖密度,并为刺参提供栖息场所,池塘内应建造人工参礁。人工参礁以石、瓦或空心砖等材料为,在池内排成垄形,垄底宽1.5~2.0 m,上宽0.5~0.8 m,高0.5~0.6 m,排间距0.5~1.0 m,垄向不能顺着进排水闸门,以避免参苗被冲走,石块以5~20 kg/块为宜。也可用遮荫网在池内布设成波浪状作为刺参附着物。人工建造参礁其覆盖面应占到池底面积的2/3。

池塘准备工作主要是在投放参苗前进行,应将养殖池、沟渠等积水排净,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并清除地底的污物、杂物,特别是丝状藻[4]。沉积物较厚的地方,应翻耕曝晒或反复用抽水泵冲洗干净。清污整池之后,池子进水30~40 cm,全池泼洒生石灰800 kg/hm2或漂白粉15 kg/hm2左右进行清池,以清除刺参的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

3 刺参放养

3.1 基础饵料培养

刺参放养前10 d,养参池需要开始纳水,并同时培养生物饵料,包括优良单细胞藻类、有益菌群、小型底栖生物等,透明度控制在50~70 cm。必要时可适量施肥,要注意平衡施肥,施用肥料的组成中,有机肥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施用有机肥时应先进行发酵。肥料的施放总量,应不得使水中的硝酸盐超过相关标准的规定,施肥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3.2 苗种放养

在南方养殖刺参,应选择在10月下旬,当水温降到22 ℃以下且较为稳定时,即可开始投苗。投放的苗种应具有以下特点:规格整齐、体态粗壮、伸展自如、肉刺尖挺、管足附着能力好、运动能力强、反应灵敏、表皮无任何破损的健康海参。

刺参的放养规格应根据养殖计划确定。由于南方池塘养殖刺参只能养到翌年3月,应及时将所养的刺参进行处理,否则,随着水温的上升,养殖刺参的风险增大。处理方式:对还不能达到上市规格的刺参北上继续养殖,对已达到上市规格的刺参上市销售。因此,在决定投参规格时,应综合考虑做好养殖计划,有条件能北上继续养殖的,可投放小规格的参种,一般在100头/kg以下,放养密度为4.5万~7.5万头/hm2;若以养殖成品刺参为主的,放养规格为10~100头/kg的大苗,放养密度为100~150 kg/hm2。投苗时应选择天气睛朗无风或微风时放苗,注意放苗的温差和盐度差应

3.3 投苗方法

小规格苗种(

4 养成管理

4.1 进、排水管理

在进水渠道应设立2~3道拦污防油网。养殖初期日换水量为10%~30%,并逐渐使池塘水位达到2 m以上的最高水位,养殖中后期尽可能保持池水最高水位,日交换水量为50%~80%。在养殖期间,根据水质情况,可酌情加大换水量或追肥,多雨季节要提前纳高水位。

4.2 饵料管理

坚持刺参饵料来源多元化,以培养天然饵料为主,必要时定量投喂人工配合饲料[6]。放苗初期,刺参主要摄食池塘中培养的生物饵料和纳潮带进的底栖硅藻、有机碎屑等,随着刺参的生长,可适当投放饵料,配合饲料应符合GB13078、NY 5072的规定,可用海藻粉(或蒸煮脱胶后的海带)与富含有机质的海泥配制而成。日投饵量掌握在刺参体重的5%~15%,宁少勿多,以适量为准。在刺参生长适温期内多投,5 ℃以下时不投饵。投饵频率为日投饵1次,选择在傍晚时投饵。

4.3 水质管理

保持池塘内水质清新、稳定,水流畅通;水色控制在浅黄绿色至浅棕色,透明度保持在50~60 cm;溶解氧≥4.5 mg/L,氨氮≤0.1 mg/L,pH值7.2~8.6,盐度25‰~35‰。

4.4 巡塘

坚持早中晚巡塘,认真观察刺参的摄食、生长、活动、死亡情况,并建立好养殖生产日志。清除海星、蟹类、海鲶、浒苔等敌害生物。注意发现吸附在干露池壁上的刺参并要及时捡到水中,尤其在阴雨天气。定时测量水温、盐度、pH值、透明度、溶解氧、氨氮等水质指标,并做好生产记录。

4.5 病害防治

刺参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病害,一般都是由于外部环境的恶化导致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严格把好苗种质量关、合理的放养密度、良好的水质环境。南方养殖刺参主要的病害有腐皮病(化皮症)、排脏以及浒苔引起的死亡等。

4.5.1 腐皮病(化皮症)。主要是因为水质环境的恶化或急剧变化导致的。养殖过程中除根据水质情况加大换排水量外,应适时施用有益菌等微生态制剂,对水质进行综合管理。南方池塘养殖刺参尤其要注意水温的急剧变化及暴雨,以免造成刺参大量化皮死亡。因此,当气温上升时可加高水位,或采用遮荫设施进行控制;对于暴雨的袭击,应及时了解预报信息,加深水位,控制换水量,暴雨中应及时排掉表层雨水,暴雨后要及时开启增氧设备,补充底层的溶解氧,同时泼洒生石灰,提高水体酸碱度。

4.5.2 排脏。刺参对环境不适应时有排脏现象,虽然不会引起刺参的直接死亡,但会影响刺参的生长速度和抗逆能力,一般出现在刺参种苗的运输环节。具体防治方法:一是在运输前要对刺参种苗停食1~2 d,以排净体内的粪便;二是要根据运输时间,采用不同的运输方式,空运可采用干法运输,即将参苗捞出沥干水分,装入苗袋,排尽袋内空气,扎紧袋口,一般每袋装参苗5 kg左右;另一种是活水车运,适于较长时间运输,运输期间注意增氧,保持水车内水温、水质的稳定。

4.5.3 浒苔的防控。浒苔对刺参养殖的危害很大,一是破坏了水质;二是对刺参的缠绕,直接导致刺参的死亡。南方养殖刺参期间,正是浒苔易发季节,浒苔的防控是整个养殖周期的主要工作,决定南方刺参养殖的成功与否。首先,要重视水质培养,保持水色相对稳定,并维持适宜的透明度,使浒苔等杂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抑制浒苔的繁生;其次,要及时捞除池内的浒苔等杂藻。

5 参考文献

[1] 李正良.刺参南方池塘养殖技术[J].福建水产,2011(5):77-80.

[2] 李华琳,李文姬.刺参池塘健康养殖[J].河北渔业,2005(3):24-26.

[3] 孙显武,赵永益,王洪瑞,等.池塘刺参健康养殖技术[J].齐鲁渔业,2003(5):13-14.

[4] 苏淡.大宗淡水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J].农家致富,2011(9):38-39.

[5] 乔聚海.刺参池塘养殖的研究[J].海洋科学,1988(4):1-5.

[6] 于瑞海,李琪,燕会东,等.无公害刺参稳产健康养殖新技术[J].海洋湖沼通报,2007(4):157-160.

上一篇:林地生态养鸡技术 下一篇: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