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在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

时间:2022-06-26 10:09:18

米非司酮在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在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胎盘植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和输液缩宫止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治愈29例,治愈率为96.67%,对照组中治愈24例,治愈率为80.0%,试验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米非司酮;胎盘植入;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137-02

本文旨在分析米非司酮在胎盘植入的临床应用效果,特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60例胎盘植入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60例胎盘植入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试验组患者年龄为21-39岁,平均年龄(28.84±5.15)岁,有22例为经产妇,8例初产妇,孕周28-41周,平均(36.8±2.1)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7.94±5.63)岁,有21例为经产妇,9例初产妇,孕周29-41周,平均(37.1±2.0)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孕次、孕周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和输液缩宫止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初次用药时间为保守治疗后第二天饭后两小时,每次剂量25mg,每日两次,用药一周后将剂量减半,第三周时剂量每次剂量为12.5mg,将每日两次减为每日一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1.3 效果判定标准:

治愈:两周内阴道流血情况停止,胎盘组织完全排出,经彩超检查β-HCG 水平恢复正常,同时经B 超检查子宫复旧正常且未出现异常回声;无效:无以上改善者[1]。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试验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描述计数资料, P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治愈29例,治愈率为96.67%,对照组中治愈24例,治愈率为80.0%,试验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胎盘植入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病情,很容易引起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损伤及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同时,该病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病情,治疗难度较大。传统的治疗方式是采用手术治疗,虽然具有很高的治愈率,但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此很多临床研究者提出采用保守治疗。米非司酮属于抗孕激素药物,主要是通过与糖皮质激素以及孕酮受体结合发挥药理作用[3]。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大约要比黄体酮强五倍,对受孕动物各期妊娠均有引产效应。在胎盘植入的治疗中,米非司酮能够促进孕酮含量降低,从而促使蜕膜细胞死亡以及蜕膜组织坏死,并提高子宫肌层对外源性前列腺素的敏感性,最终提高子宫平滑肌的张力,以促进妊娠产物顺利排出,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该药物能够避免甲氨蝶呤等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凝血功能障碍、皮疹、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4]。但需要注意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患者应排除米非司酮药物禁忌证。

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60例胎盘植入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感染药物和输液缩宫止血治疗,对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方红慧,郭桃英.MTX联合米非司酮在胎盘植入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09:78-79.

[2] 杨素芳.米非司酮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3,10:74+82.

[3] 陈慧峰,潘琦文,班婷.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米非司酮在胎盘植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3,17:109+111.

[4] 白蓉,杨桂华.部分性胎盘植入使用米非司酮的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6:83.

上一篇: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的因素及对策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