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城市

时间:2022-06-26 09:30:46

脆弱的城市

美国新奥尔良以南约100公里的伯拉斯小镇,当地时间8月29日凌晨,几百人默默肃立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当时针指向6点10分时,所有人开始低头默哀。一年前的这一刻,“卡特里娜”飓风从这里登陆。随后,整个小镇消失在墨西哥湾的巨浪里。

伯拉斯小镇的悼念仪式标志着新奥尔良纪念“卡特里娜”飓风一周年活动的开始。劫后余生的新奥尔良人陆续聚集到教堂、社区和市政大厅里,在防洪大堤倒塌的时刻敲响钟声,纪念被那场飓风夺去的700多条当地生命。

人们在每一个大堤崩塌的地方献上花圈,并为遇难者点起了灯。一名在飓风中幸存的妇女哀伤地说:“以前人们总是说新奥尔良什么都没有,但现在是真的什么都没有了。”的确,在新奥尔良市遭受飓风袭击一年后,仍有许多人临时生活在拖车里,美国广播公司说,仅仅把飓风留下的废墟清除掉可能就要花3年时间。

根据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地球政策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因“卡特里娜”飓风背井离乡的美国人中,至少有25万人已在一些内陆城市重新安家。这意味着他们不再重返家园,永久性地迁往内陆。这些受气候影响被迫迁居的居民被称作“气候难民”。

研究人员曾认为,由于极端恶劣天气而导致的大规模“气候难民”可能最先出现在地势低洼的太平洋岛屿上,但恰恰是在美国,这个应对全球变暖负首要责任的发达大国,一次飓风导致了第一批大规模的“气候难民”。

大自然的报复不会对富国格外开恩。新奥尔良市之所以全市淹没,是密西西比河上游水库溢满、漫坝与沿岸的海水倒灌引起的。

路易斯安那州沿岸一带,地势平均低于海平面。自从法国殖民者在1718年来到新奥尔良,人们便开始在河口修筑港口,在江河上修建河堤、拦河大坝和泄洪道,并拉直水道,改善航运。可殖民者只顾开发自己的新天地,却忽视了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为了在这样一个低于海平面的地方发展港口,人们修建了大量的流域建设,包括中上游29座大坝和数千公里长的堤岸,防止了天然泥沙淤塞港口。但是,此举让新奥尔良海岸一带的湿地无法从天然径流补充泥沙,使河口一带持续下沉。大量人口持续涌入,导致大片本来位处河海交界、承担很多保护海岸线责任的天然湿地沼泽被填平,并开发成道路、住宅、商场和旅馆。

描述1927年密西西比河洪水灾难的《涨潮》一书的作者约翰・巴里指责说,人类常常固执地认为“自己在流域上的发展是必然的、不可以停止的,现实却是他们并没有认真了解这种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人类文明已经高度发展,然而在大自然面前,仍然是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58岁的多里萨的家在飓风来袭时被淹没在3米多深的水中,她说:“我要向上帝祷告,希望他能亲手守护大堤的安全。我希望他紧紧地抱住我们的大堤,让它不再倒塌,让我们平安。”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克里斯托弗说,“新奥尔良风灾的每一幅震惊世人的影像,正显示了即使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富裕的国家,也必须尊重自然生态,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才可以避免灾难的发生。”

上一篇:“筛选外资”为时尚早 下一篇:寻找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