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时间:2022-06-26 08:54:46

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虽然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但同业对环境造成了不少的影响,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成为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存在,导致我国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的速度较慢,且存在一定的漏洞,如何解决这些漏洞,如何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发展方向;解决方法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在新发展背景下,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不断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随着我国工业和科技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改善和研究。

1 环境监测的含义

环境监测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对环境的变化进行随时监测和数值变化的一个过程,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评价环境质量的好坏。环境监测主要包括空气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监测、生物监测和物理污染监测[1]。

环境质量检测使监测的重点内容,它主要是对环境中污染的状况和变化进行监测,并对其进行改进,判断改善的进展,对数据进行保存,以确定在一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环境质量的变化和趋势。

2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2.1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整体发展较慢

我国对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已经实施了几十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大方向上来看,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原有的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这就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在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存在的这些年,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其进行调整和改善,导致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发展的比较缓慢[2]。例如,目前我国监测设备仍缺少一些技术规范和更新,这就会严重阻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整体的发展。

2.2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缺乏有效性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比较晚,发展模式和体系都比较简单,缺乏专门的监管机构[3]。因此,想要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就必须改变现在的单一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模式,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2.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保障措施不足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资金和物质保障不足。现今,我国环境管理的相关部门不断增加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力度,对环境检测的资金投入也是不断增强,但由于受我国环境监管模式单一的限制,相对于其他方面的投入来讲,对环境监测侧质量管理的资金和物质保障仍显不足,这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无法正常有效的实施。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技术保障不足。技术不足主要表现在新的监测技术还没有设立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法;技术检测并没有应用在新的自然领域中,没有相关的技术和设备的支持;我国目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模式、系统都出现一些问题;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没有在监测设备中得到应用[4]。

2.4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缺乏专业人才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一个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缺乏专业性的人才。不少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会选择热门的专业,不利于我国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发展,人才缺乏了,技术相对发展的比较慢。

3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发展的对策

3.1 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增强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这是在整个环境监测过程中最基础的一点,这同时也为更好地实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只有让管理人员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才能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并确立制度化的管理观念,共同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做出贡献;最后,需要对质量管理团队进行强化培训,不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对管理队伍进行培训,重视人才的发展。

3.2 完善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制度作为行业中的基本准则,对于行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应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按照制度办事,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有依据可循。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做好环境监测的重要前提[5]。在制定制度时,必须根据我国环境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明确质量检测的内容和本质,并定期对制度进行检查和更新,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3.3 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监督力度

想要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的监督,就必须建立专属的监督部门,并强化对他们的管理培训,用这样一个监督部门来有效纠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错误。

管理人员的选择标准必须是有专业技能并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员。该部门可以对管理人员的工作项目、工作要求、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并且将问题记录在固定的位置上,保证记录的详细性。

3.4 设定专项资金

由于大多数资金都没有用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导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不能很好的实施。因此,政府必须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设立专用资金,保障监测活动的发展和壮大。这项资金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可以被挪用,并且,监督部门需对资金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并向社会公开。

3.5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报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的学生人数不多,并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具有专业性的工作,这就出现了人才短缺的问题。想要改善这一问题,就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考核,保证员工可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另外,应与各个大学联合办学,注重培养专业型人才,并加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要性的宣传,改变大学生对相关专业的想法,投身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为该行业储备人才。

另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应制定完善的考核绩效制度,讲求赏罚分明,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 结束语

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了二十多年,在发展中取得了不算少的成就,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的进步,导致环境问题日益显著,传统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使其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从而全面提高我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为创造美好的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彭刚化,梁福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1:12-13.

[2]希海明,李霞.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其措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7:45-49.

[3]王向明,黄文.上海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9,3:11-13.

[4]甄芳璐,杜宪.环境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与设计[J].北华大学校刊,2010,7:33-34.

[5]张鑫.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J].厦门大学学报,2008,12:3-11.

上一篇:新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探讨 下一篇:社会保障视角下的薪酬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