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职场从“心”开始

时间:2022-06-26 08:44:03

步入职场从“心”开始

新疆诚和智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新疆青年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王辉,新疆大学人义学院文秘写作教研教主任和谈走进新疆职业大学,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探讨,如何从“形”“心”两方面进行改变,做好充分准备从容步入职场。

每年春、秋两季是就业及人才招聘的高峰期,从自治区人才交流市场了解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新疆普通高校毕业生共有65507人,比2009年增加5380人,增幅8.2‰然而,与巨大的就业压力相对的,却是用人单位“求贤不得”的尴尬和无奈。

首府一家单位,每年三五月都会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今年的招聘条件,更是将应聘者的年龄放宽至40岁。该单位某部门新招进6名应聘者中,5人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可在实习了不到两周时间里,其中两名大学生就相继“不辞而别”。“都说就业压力大,可我们用人的需求也大,毕业生如果不从自身找找原因,就业如何能顺利实现?”该部门负责人说。

面临就业形势严峻,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是否已做好了准备?面对人生又一个转折点,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面试,细节决定成败

当得知台下坐的学生大都是还有一年即将毕业的学生时,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文秘写作教研室主任和谈先向大家抛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接到一家单位的电话,通知你明天上午10点到单位人力资源部报到并参加面试。请问,你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听到这个问题,台下立即有人开始窃窃私语。

“我认为要做好外表穿着的准备。”这时,坐在最后排的一位瘦高个男同学接过话筒,站直身子,清了清嗓子回答。还没等嘉宾说话,他又接着补充一句:“还要做好思想准备:被录用和被拒绝的准备”。

他的话音刚落,会场里一片哄笑声。

和谈也忍俊不止。随后,他接着问这个男孩子:“那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看似很优秀,但最后却‘落选’了吗7”

他的问题让台下的同学立刻安静了下来。

和谈首先肯定了男孩子关于做好“思想准备”的说法。他说,对于任何一个求职者来说,面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求职者应聘面试时的仪表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小的细节,倘若不注意,都很有可能让你与这份工作“擦肩而过”。如果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都大方得体,相信用人单位很难对你说“不”。

和谈说:面试时,如果对方定好时间,最好应当提前赴约,切不可迟到。另外,求职者也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对自己所要应聘的单位提前进行了解,以免被对方问及相关情况时回答不上。这也能体现你对这份工作的重视程度,可以为你的求职经历“加分”不少。

另外,面试时遇到握手怎么办?和谈表示,握手的礼仪很重要。一般来说。职位高者、年龄长者、地位尊者以及女士、主人先伸手表示欢迎等意思,而职位低者、年龄轻者、地位卑者以及男士、客人应及时伸手相握。应聘时,应当等对方领导或年长者伸出手,再积极回应,是比较得体的做法。

倘若对方递送名片,该怎么接才合适呢?

和谈说:通常初次见面时,双方一般都要互赠名片。交换名片时,要双手拿住名片两角,以文字正向对对方。但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都没有名片,就要注意接名片时的礼仪。接名片时,也要用双手来接,拿到名片后,要停留几秒钟看看上面的内容,以示对对方的尊重,然后把对方的名片放在桌上。需要注意到的,用餐时不要出示名片,等到用餐结束后方可。

“面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好回答的问题,我该怎样回答才好?”和老师讲到这里,台下一位女生赶紧举手提了一个困惑自己的难题。

对此,和谈举了个曾在公务员考试中涉及的一道例题。题目是:如果你路过河边,发现有个小孩掉进河里,会不会跳下去救人?

和谈说: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适合直接回答,因为无论你给出肯定还是否定的回答,都会让人觉得你缺乏一定的思考能力。他解释,这道题目主要是考察考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回答类似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应聘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可以把自己考虑的思路讲给对方,即便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面试者也会对你思考和辩析的能力加以赏识。

称呼,初入职场有讲究

和老师在台上讲,台下一位同学不好意思站起来问,他让工作人员递了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如果到了新单位需要帮助,我该如何开口请别人帮忙?比如单位的女同事,好像叫人家“大姐”、“小姐”都不太合适,我该怎么称呼对方最合适呢?

看到这张纸条,和谈笑了笑。他说,年长一些的,觉得是该叫“大姐”或“大哥”,可毕竟同事间的关系,还没有亲密到喊“哥”喊“姐”的份儿上,如果遇到比自己年纪小的或者年龄无法判断的,该怎么称呼更恰当呢?

和谈说:一般在交往中,称男士为先生;对于女性,称“小姐”、“女士”、“夫人”。如果对方有职务,则最好称呼对方的职务,如王主任、李科长等。如果实在觉得称“小姐”、“女士”、“夫人”、“先生”等称呼不合适,对方又没有什么职务,在一些单位,还有种称呼,就是“老师”。因为刚进入一个新环境,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谦虚地向他人请教,称对方一声“老师”,对方往往也会感觉很受用。当然,还有个方法。就是可以直接请教对方,“请问,我该怎样称呼您?”

规划,有目标才有可能成功

在座的各位你们有没有想过,5年之后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和老师与同学们聊完职场礼仪后,新疆青年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王辉接着向同学们抛出这个问题。

话音刚落,一位男生大方地站起来说:“我梦想着是一名职业军人或是地方干部。”

“你要想当军人,有没想过要达到什么级别?在哪服役?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王辉反问道。

“大胆男生”面露羞色,摇头表示还没有想到这么具体。

看到这个结果,王辉不慌不忙地举了一个事例。

他说:哈佛大学曾对一批毕业生做过一份调查。25年之后,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有3%的人25年间不断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最后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有10%的人,因为有短期目标不断去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有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翻开25年前做过的笔录,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25年前,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他们之间的差别仅在于:有人知道自己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这个真实的事例告诉了我们什么?”王辉讲完后,再次拿出反问“杀手锏”。

同学们好像还沉浸在“神奇”故事中,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王辉接着提高嗓音说道,学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门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整。

“人生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就不会有成功的人生。如果说10-20岁是智力和勤奋被人培养的阶段,那么20-30岁就是要付出体力与百倍努力,被人提携的关键阶段;30~40岁就要靠你的专业与经验被人重用的时候,人到了40-50岁则就要靠人脉与资源,成为被人追随的人。”王辉最后说道。

上一篇:欣逢盛世创伟业 下一篇:爱心演绎民族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