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密达联合去乳糖饮食佐治婴儿腹泻69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6 08:03:13

思密达联合去乳糖饮食佐治婴儿腹泻69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思密达和去乳糖饮食联合佐治婴儿腹泻的疗效。

方 法将126例婴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采用常规疗法加思密达口服;治疗组69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和去乳糖饮食联合治疗。于治疗72小时后观察患儿症状、体征、大便次数恢复情况;

结果 治疗组72小时显效41例,有效22例,无效6例;对照组72小时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16例。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结 论 思密达和去乳糖饮食联合佐治婴儿腹泻疗效显著。

[关键词]思密达 去乳糖饮食

婴儿腹泻

婴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我科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采取思密达和去乳糖饮食联合治疗婴儿腹泻69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时间内秋冬季我科收住入院的126例婴儿腹泻患儿,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制订的标准(1)均为母乳喂养儿,其中男75例,女51例;年龄最小4年月10天,最大11个月5天;腹泻程度,轻度37例,中度76例,重度13例;入院时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3天;腹泻次数最少6次/天,最多15次/天。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出现水样、蛋花汤样便,其中63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45例伴有恶心、呕吐。全部病例均做大便常规检查及大便细菌培养,大便镜检126例,白细胞均≤5个/HP,未检出红细胞,126例大便培养均阴性;85例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轮状病毒RV-Ig(1gM),阳性44例(阳性率51.76%);大便PH值测定75例,其中65例PH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口服,1.5g/次,3次/天,仍予母乳喂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口服,剂量不变,改母乳喂养为爱儿素(美国惠氏)奶喂养,按需给予。两组病例疗程均为3天。

1.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中国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1),显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4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结果

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2例,无效16例,显效率33.33%,总有效率71.93%;治疗组显效41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显效率59.42%,总有效率91.30%。两组显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8.51,P

3.讨论

婴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其中尤以秋冬季腹泻为多见,秋冬季腹泻病原以轮状病毒可能性大(1)。文中婴儿均以母乳为主,母乳中糖类主要是乳糖,乳糖的消化和吸收在小肠的上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分泌乳糖酶,水解乳糖为单糖,通过细胞的主动转运而吸收。秋冬季腹泻的感染源为肠道轮状病毒,而肠道轮状病毒感染的病变只在小肠表面带有微绒毛(刷状缘)的上皮细胞(2),该处正是产生乳糖酶的地方,因此乳糖酶成为轮状病毒的靶酶,继而导致肠腔对乳糖等双糖的不耐受,部分乳糖经大便排出体外,部分留在结肠内的乳糖被结肠内的菌群酵解咸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3),粪中由于乳酸的增加,使PH下降,乳酸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而出现腹泻。

文中资料显示,肠道轮状病毒肠炎由于肠黏膜受损使乳糖酶暂时缺乏或活性降低,PH值

爱儿素奶是以黄豆为基础经特殊制造的配方奶,不含乳糖,适合婴儿短期喂养,有效缓解乳糖不耐受所致的腹泻;思密达是从天然蒙脱石提取的一种药物,具有覆盖消化道黏膜,促进上皮细胞恢复再生,加速受损黏膜愈合的功效,使上皮细胞刷状缘恢复正常分泌乳糖酶,达到止泻目的;思密达同时能吸附肠道轮状病毒,排出体外,减少对肠道黏膜的损害。两者配合使用,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缩短停喂母乳的时间。思密达和去乳糖饮食联合佐治肠道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方鹤松,段恕诚,董宗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2]左启华,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7。

[5]嵇岚,顾梅榆,肠道乳糖酶缺乏症,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7;24(3):116。

[4]姚福宝,小儿吸收不良综合征,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3):140。

上一篇:药企 第11期 下一篇:盘点·2005医药并购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