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无止境的创新与革命

时间:2022-06-26 06:45:59

永无止境的创新与革命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要倡导者,更是机器美学的重要莫基人。1928年他与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一起开创了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并与美国人富兰克・劳埃德・赖特合称为现代建筑的四大杰出代表。

天才的功成名就一般都是偶然性与必然性合一的结果,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人生也不例外。出生于钟表世家的他因为视力欠佳偶然地改行学了建筑,感谢他的老师勒普拉德尼为他指出改学建筑设计这样一条光明大道。从此,钟表界可能少了一个平凡的雕刻师,建筑界却在发展的瓶颈处遭遇了这位横空出世的革命者。

柯布西耶一生设计了许多私人住宅,教堂,晚期也实现了城市设计的理想(从当今城市规划的内涵和外延看,大师作的城市规划可以归结到城市设计这一类)。他的全部生涯都与住宅设计有关,而且他的最大贡献也是住宅,可他一定没有想到,有一幢由他设计并于他死后两年才建成的私人住宅为了纪念他改成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小型博物馆――勒・柯布西耶中心。今天,这幢柯布西耶72岁(1959年)时设计的作品并完成于1967年的建筑就静静地站在苏黎士湖边的Zurichhorm公园里,谁也没看出它已经经历了40余年的风云岁月,这个带着纯正现代建筑血统、充满了雕塑感的艺术品,就如同发生在当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过去,都让人冲动不已……

1 城市公园中珍宝

苏黎世不仅是瑞士最大的城市,主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以及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这个由中世纪与现代化完美结合的城市毅然将首都之位让给了古城伯尔尼,表现出了瑞士人低调的特质。苏黎士这座现代化城市的旧市区沿着苏黎世湖流出的利马特河两岸展开,至今仍保留浓厚的中世纪气氛,几乎见不到什么林立的高楼,喧嚣的街道,在那里城市天际线是由苏黎士双塔大教堂的尖顶来统领的,而非任何摩天大楼。

从旧区可以很便捷地到达那犹如一弯新月倚在市区东南端的苏黎士湖,在湖边你可以清闲地享受23℃的午后时光,在湖边的zurichhorm公园草地上你可以晒日光浴,可以踢足球,还可以静坐。穿过公园宽大的草地,和着湖上游艇桅杆相互轻轻触碰奏出的乐曲,你的专业嗅觉会敏感地提示你眼前那座色彩丰富的玻璃与钢的方盒子绝对不是俗物,这就是――勒・柯布西耶中心。面对这座城市,这个公园和这栋建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膜拜的情绪,从人文到自然,再从自然到人文,一切居然可以过渡得如此天衣无缝。

公园中,这个顶着轻盈飘逸的混凝土屋顶的彩色方盒子正是公园中的珍宝――勒・柯布西耶中心,这栋建筑内外的一切都在提醒着你关注她与柯布千丝万缕的联系:拼贴画似的外墙,功能主义与表现主义的结合,机器美学的表达等等。这座风格明确的小建筑是公园中为数不多的建筑物之一,他在公园中那样安静优雅、又个性出彩。另外,在这栋房子里展出的100多件作品都是从柯布西耶留下的作品――30000张建筑设计图、13000张旅行手绘图、7000幅水彩画、500幅油画以及52本图书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在这里,后人可以从各种柯布西耶的真实资料和艺术作品中品读一位大师的创作激情和人生轨迹。于是,无论是她的出身还是她所承载的一切都使得她毋庸置疑地成为了镶嵌在zurichhorm公园草地上的明珠。

2 睿智的现代建筑游戏

柯布西耶擅长绘画,在他生命中有一段困难的学油画的经历,这段经历给了他冷静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他酷爱用格子和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模式,这正是他乐此不疲的游戏,也是永无止境的创新地试验。作为一名艺术家,勒・柯布西耶懂得控制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重要性,他的设计如同艺术家在陶土的模子上进行雕刻和削减一样。1911年,勒・柯布西耶在书中写道:“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般地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在傍晚时分的彩虹也仿佛能够一直延续到清晨,当然,这种效果需要在事先的设计中使光与影充分的融合。我们不再是艺术家,而是深入这个时代的观察者。虽然我们过去的时代也是高贵、美好而富有价值的,但是我们应该一如既往地做到更好,那也是我的信仰。”

1920年,柯布西耶对建筑的定义是:阳光下组合量体的一项聪明、正确、巧妙的游戏。

在勒・柯布西耶中心这栋建筑中表达出大师对建筑设计的把玩,那些用不同颜色的色块所拼接的铁皮都可以随意移动,重新组合,这种外墙的设计手法使建筑像极了一个大大的可支配的玩具模型,充满了无限的趣味和可能性,象征着大师永无止境的创造力。我其实在猜想这种外墙的产生应该是两股力量作用的结果。一是柯布本身擅长拼贴画而形成的原始冲动:二是业主Mrs Heidi Weber――柯布的Superfans对其拼贴画的狂热追捧而带来的设计动机。(这里插一个小故事,Mrs Heidi Weber曾为了从邻居手上换一幅柯布的拼贴画,献出了自己的Q版菲亚特Fiat小汽车作为交换条件)。

这种拼贴的表现手法也许是这位大师70多岁高龄时在宽松设计条件下真正实现了他认为的建筑独特的抽象性。

3 不停歇的革命与创新

勒・柯布西耶,与其说他是个建筑设计的天才,我更愿意将他看成一位坚强的革命者。他曾大声宣称:“对建筑艺术家来说,建筑设计中老的经典已经被,如果要向过去挑战,我们应该认识到,历史上的过往样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的设计样式已经兴起,这就是革命。”

这位本名“查理・埃杜阿・简纳莱(Cha rles Edouard Jeannert―Gris)”的瑞士拉秀德丰人选择了他先祖的名字“勒・柯布西耶”作为自己的笔名。16世纪,作为当地的大家族,柯布家族参与了当时的革命运动,而此时,拉秀德闻丰正是法国克尔文教派的避难场所。柯布西耶的曾祖曾参与内夏特尔脱离普鲁士的独立革命,他的另一位先祖是卡特里派也就是俗称的清教徒教派的虔诚教徒。由于这样的家族背景,柯布选择先祖的名字作为笔名也表达了自己天生不愿追随主流,誓作“异教徒”的革命意愿。

在柯布西耶中心这栋建筑中,这位大师前半生和后半生相・障的设计风格体现在相反的两个屋顶上,也综合在这栋建筑所表现的大调色盘里。中心背面不远的树荫下的纪念碑样式更是大师内心设计思想的重要诠释――在变革中追求统一。大师前半生所极力追寻的功能体现在建筑的每个功能分区,空间形态和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上,这些使她具有与生俱来的绝对纯正的现代建筑血统。另外,粗犷的清水混凝土构件,丰富的色彩选择又不遗余力地表达着大师后半生心灵的闪烁和颤动以及他心中对事物真实存在的认识。这种表现主义的手法传达了柯布西耶对工业文明的担心与失望。

这栋建筑再也不是柯布建筑试验的产物,作为他后期作品中的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成熟作品,他更多地体现的是几何的感性和杂烩的诗意。

4 结语

记得曾经有位教授在做现代建筑方面的讲座时,有个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只能在柯布西耶和安藤忠雄之中选择一个人作为您的学生,您会选择谁?教授意味深长地笑了,他说,如果我真有这般的幸运,而且只能选择一个的话,我会选柯布西耶,因为他引领了一个时代!

上一篇:快递 第8期 下一篇:某特大桥主墩钢围堰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