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启示

时间:2022-06-26 05:52:14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启示

“教学工厂”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根据当地经济环境和人才需求所创建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反复的实践,已经被证明为是符合职业能力培养规律,融合企业与学校、企业项目与实训内容、企业培训与学校教学为一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工厂”是学校将企业的项目带入校内,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的完成或运营为载体,逐步达成教学目标。在此过程中的组织、考核、管理都参照企业的管理办法,甚至教学环境也参照企业进行布置。“教学工厂” 通过项目开发确保课程和企业的需求相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对 “教学工厂”特点的分析,谈谈对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启示。

“教学工厂”的特点

1.“教学工厂”与实习单位和校办工厂的区别

“教学工厂”是以学校而不是企业为主导,是在人才培养规格及要求的基础上,将企业所运营的项目、过程管理办法等结合学校的课堂教学、实训教学,在学校内建立解决企业具体项目的“工厂”。比较学生的实习单位,“教学工厂”更突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而不是在学习完成一定阶段之后的顶岗实习;比较学校的校办工厂,校办工厂以经营、利润为重点,“教学工厂”虽然也会产生经济效益,但其核心更强调对于学生的培养。“教学工厂”以学校为主导,以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培养为重点是其与职业学校的“实习单位”或“校办工厂”的主要区别。

2.项目为纽带,教师、学生、企业多方受益

“教学工厂”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强调完善的学习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而在过程中提升学生团队、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项目是“教学工厂”教学模式中的核心,项目要来源于企业生产实际,真实且便于实施。同时学校教学组织与管理人员要将项目转换为课程,要组织企业专家、教师团队、学生团队共同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对于教师专业能力、科研能力都会有迅速的提升,对于学校专业建设也是极大的财富;学生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的开发,体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真实工作环境的锻炼,培养实践能力、工作意识与创业精神,毕业后就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企业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利用项目完成的成果,另一方面也能够在项目实施中发现适合企业的教师和学生,储备人力资源。通过项目有效的串联了企业、教师、学生,三方在此都是受益者,这也能保证“教学工厂”模式能够顺利的运转下去。

“教学工厂”对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启示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训基地是承担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为例,传统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室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训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网络服务器配置实训室、网络搭建实训室、网页美工实训室等。传统的与课程相配套的实训室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如何更好地与企业、行业相结合,与真实项目相结合,让实训室除了能完成教学实训任务之外,还能承担真实项目的运营,让实训室具备产教研的功能,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理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加强校企合作,引入真实项目,打造“教学工厂”

建立类似于“教学工厂”的实训基地,企业参与是重点,企业的项目是实训基地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长期与南京众多计算机网络公司有着深入的合作,如中国电信集团、南京泽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宇宽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路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旭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米库网络有限公司、淘宝店“海外代购狂”等企业,这些企业基本覆盖了该专业所有专业方向。在实验实训室建设中,引入企业资源,建立专家工作室,可以让企业人员入驻实验实训室,将企业在经营实际中的真实项目带入学校。比如在网页美工方向中,借助真实运营的淘宝店铺,学校建立企业专家工作室,教师与企业共同经营店铺,定期对店铺页面、产品描述页进行修改,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例如结合“双十一”、“双十二”等各种促销活动等设计出各种页面。这样整个专业方向的教学和组织将更具备生命力,学生的能力也能及时得到反馈,实训的效果也将更显著。

2.做好课程开发,形成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

引入企业及其项目,仅仅是“教学工厂” 型实训基地建设的第一步,将项目转换成课程,并进行有效的课程组织是“教学工厂”型实训基地建设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基于知识点、基于常规课时安排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打破传统的大班教学、集中教学的模式,要在项目实施中有机组织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可以集中教学课时,比如以周为单位,参照企业对项目的时间节点要求进行教学时间的组织;在教学组织上,可以根据培养方向,对班级进行分组,在集中教学的基础上,更要强调小组的专项辅导,不仅仅学校教师,企业人员也要参与辅导和考核的任务。同时,在课程转换中要注意教学资源、教学素材的收集和整理,通过更多项目的实施和积累,必将会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利于后期的教学组织。

3.营造企业氛围,强化企业意识,培养师生能力

在“教学工厂”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随着企业人员及企业项目进入学校,对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也要“工厂”化。首先在实训基地氛围的营造上面,要摆脱传统的实训室的布置思路,要更强调企业化,便于项目实施及项目教学。同时,在项目实施的管理中,要体现企业对于项目的质量、进度、材料整理等过程性管理要求,只有遵守企业的规则制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质量意识、时间意识和规范意识,也才能达到综合素质培养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对自己的身份重新定位,要有企业员工、项目开发人员的意识,以一种为企业负责的精神参与到项目的实施中去。

长期以来,我们的职业教育都采用在教室里上专业理论课,在实验室做实验,在企业里实习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难以真正提高。因此可以借鉴“教学工厂”职业教育理念,将国外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本校、本地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专业定位及合作伙伴,从而建立起既适合专业发展又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实训基地。

上一篇:饿了么:搭点评快车 掘金外卖市场 下一篇:综合高考数学创新命题初探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