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谈判:霸权意志力下的人定胜天?

时间:2022-06-26 05:44:57

TPP谈判:霸权意志力下的人定胜天?

7月底在夏威夷落幕的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部长级会议谈判无果而终,也未能确定下一次部长级会议时间,多少有点令人诧异。前不久奥巴马总统历经艰难取得国会赋予的“快车道权限”,使得美国政府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贸易谈判,无须担心国会以后对协定内容进行任何修改。有了这项授权,美国谈判人员曾表示 TPP 谈判可望在数周内结束,似乎对美国来说,TPP 路上最难的障碍只是国内的分权制衡体制。但最近一轮的谈判表明,各国之间关于利益的巨大分歧,才是谈判者需要艰难逾越的高峰。

在很大意义上,TPP 是美国的“霸权意志力”的产物,而不是国际贸易格局自然演变的结果。实际上,TPP 的形成并不符合长久以来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的非成文规则:国际社会的几个大型经济体之间不宜缔结自贸协定。目前这些大型经济体包括美国、欧盟、中国、日本。

这是因为自贸协定天生带有歧视性,协定内成员实行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对来自非参加国的商品、服务、投资和人员却施加歧视性差别待遇。小国这样做犹可,大国之间如果也如此径直进行利益勾结,必然对其他国家利益伤害很大。 标题

事实上,多年来默认的做法就是大国应该在以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GATT/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内起到领导作用,在世界范围内推动贸易自由化,但大国可以与小国以及小国之间可以签订自贸协定,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但如今美国在竭力推行的两个超级自贸协定,包括 TPP 和“跨大西洋贸易投资伙伴协定”(TTIP),将这个传统规则击得粉碎,会严重扭曲多边贸易体制。这其实也代表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仅仅涵盖两个或若干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将大行其道,国际经济中无数重重叠叠的协议搅和在一起,其未来方向不明。相应地,本应主导世界贸易自由化的 WTO 则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被边缘化,除了争端解决机制仍在发挥作用外,在其他方面只能“蛰伏”为先。

TPP 是美国企图将一帮“乌合之众”纠合一起,打造一艘国际贸易的最先进战舰,这毫无疑问是一种企图“人定胜天”的努力。自由贸易协定是为了实现参加国之间的经济融合,而根据融合的程度,可将自贸协定分成“浅度融合”(shallow integration)和“深度融合”(deep integration)的协定。鉴于国家之间发展程度的千差万别,世界上大多数自贸协定都可以理解为还处在浅度融合的阶段,而只有少数协定,如美国-韩国自贸协定、美国-新加坡自贸协定等,才约略达到深度融合的阶段。而当今世界自贸协定实现经济融合的最高境界,应该就是欧盟的经济一体化了。

一般来说,融合程度是由经济发达程度的“短板”来决定的。发达经济体之间可以进行深度融合,而发展中国家之间或一个发达国家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自贸协定,只能进行浅度融合,因为必须要以协定参加国中最不发达经济体对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可接受程度来决定融合的程度。

TPP 的特异之处在于,美国努力不懈要将这一协议建成一个最高水平的“21世纪”级别的自贸协定,其对深度融合的要求超过了现有的除欧盟外的所有自由贸易区。但另一方面,TPP 现有谈判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既有美国、加拿大这些本身贸易自由化水平很高的发达国家,也有日本这样虽然发达但外贸保护壁垒颇多的发达国家,还有墨西哥、智利、秘鲁、马来西亚这样发展水平中下的国家,也有越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当前 TPP 谈判所面临的僵局,和各参加国的发展水平和产业利益有着莫大的关系。加拿大要保护其奶制品市场(加国对牛奶的关税是241%),但新西兰坚决不答应;美国想保护其国内糖业,这又触及到澳大利亚利益;墨西哥希望将汽车原产地规则定为65%,对此日本表示困难。最后,一个最大的问题之一是美国为保护其医药业而坚持要求的知识产权高标准。美国要求对其医药行业的新药的数据信息的保护为12年,而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只同意给予5~7年的保护。

TPP 之最终谈成也许不是问题。这是美国的能力和意志力的巨大展现。毕竟,TPP 作为亚太范围内一个巨型自贸协定的发起和推行,是美国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改写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大棋局”的关键一步,也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经济支柱,奥巴马政府志在必得。但长远来讲,TPP 的两大缺陷如果不得到及时弥补,终究不是地区和国际经济之福。第一,TPP 谈判刻意排除了中国,这使得 TPP 推动者所宣称的区域经济融合缺了一个大口子;第二,自由贸易协议固有的歧视性安排必然扭曲国际贸易体制,破坏全球自由贸易。最终来讲,符合所有国家福祉的贸易自由化,还是应该通过 WTO 一体推动为好。

上一篇:南国书香节为广东文明播火南粤无处不阅读 下一篇:特区35年,深圳崛起的根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