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恩师高吉祥

时间:2022-06-26 02:06:41

恩师高吉祥去世三年多了。在这三年期间,我时常想起他的音容笑貌,师恩深厚,往事历历在目,一直想写点东西纪念他老人家,可是终因工作繁忙拖延着……

师父生于1917年,是山西省太谷县侯城村人。自幼家贫,艰难度日,朝不保夕。七岁起随父四处漂泊,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因而体质很差,常常生病,生活都没有着落,更没有条件读书了。

听师父说,他十四岁时开始随师爷武仕杰学习山西形意拳。武仕杰之师吕学隆是当年曹家大院(即三多堂)的护院、镖师,而吕学隆之授业恩师就是山西武术界赫赫有名的形意拳大师车毅斋先生。他拜师后不到两年,师爷应邀外出执教,只能留下师父一人独自研习形意拳。虽然师父当时房无一间,地无一亩,而且又寄居在别人家里,但他也雷打不动,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练习形意拳,这为其以后提高武术造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后,师父分到土地、房子,又成了家,生活方面逐渐得到了改善。师父专心致志于武学,家里家外全凭师娘操持,六子二女主要由她一人辛苦拉扯,长大成人。恩师在武术方面的成就离不开师娘她老人家的支持。

上世纪80年代,师父陆续收徒十余人,尽其全部力量将所学传授给弟子们。他为人厚道,对待徒弟如子女一般,对我们不但分文学费未取,还给我们做饭吃。日久情深,我们十几个人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师父对形意拳的传承很关心,我大师兄的徒弟,他就亲自传授和指点过,在他的指点下,大师兄的徒弟进步很大。我在师范学院工作时,本未打算收徒,但见一个学生对形意拳痴迷得很,有不学不罢之势。看他心诚、想一心一意继承传统武术文化,遂收其为徒。后来师父病重时,我顺口一说,就算是给老人一个安慰,自己当时也未必真看得那么重。师父一听有了传人,立刻正色问道:“怎么不把孩子带回来让我瞅瞅?”语气里有遗憾和轻微的责备,更多的还是欣喜。我心下一动,才晓得师父传艺之心甚笃。

工作之后我定居在太原,只要一有空闲我就回去看望师父。有时一忙没像往常一样回去,师父一定叨念:建林这阵咋没回来?见不到,怪想的。那次他病重我回去探望,他已经卧床不起一段时间了,一听到我回来,不知哪里来的劲,硬是坐了起来――我们已经成了彼此生命中的一部分。

师父习武七十余年,师爷的指点加上他自己勤学苦练。对拳术的应用和拳理的结合渐得其妙。在强健身体的同时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指出前人的不足之处。如在单练及拳路中,在各拳谱中都有详细的歌诀,而在这些歌诀中有些并非恰如其分。师父具体实练中得到的东西比歌诀更丰富。如:“在练五行拳论方面,顾是主要的,必须是先顾后打,如果顾不牢固而进攻绝对收不到好的效果,而在拳路及单练的编排过程中同样是先顾而后攻。”师傅想把这些自幼收到的益处和心得留给后人,苦于不识文字,还专门请人帮助整理自己口述的心得。心得涉及三体势、五行拳要领、顾打要领、五花炮口诀、防御预备战、十二形要领、运气法。

师父临终前完成了一桩心愿,就是为师爷武仕杰立了碑,可惜他未能亲自为墓碑揭幕。

师父一生为人做事光明磊落,路见不平能拔刀相助,习武精益求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武术造诣高超,人品武德也堪称楷模。为人忠厚,与各派前辈能融洽相处,往来切磋,广交各路豪杰好汉,路子宽,人缘好。晚年过生日,政府机关上的相识、武林中的同道、社会上的朋友,都来捧场祝寿,可以说是“群贤必至,少长成集”。他对徒弟们无私传授,毫无保留,悉心指导,严格要求,将毕生心血全部倾注到形意拳的发扬光大和传承中。师父一生德艺双馨,能拜他为师、随他学艺,是我们的荣幸。

注:本门师承关系是车毅斋传吕学隆传武仕杰传高吉祥传笔者

上一篇:秉承传统 忘我奉献 下一篇:韩起谈拳实录(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