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骨关节炎治疗4大误区

时间:2022-06-26 01:39:22

盘点骨关节炎治疗4大误区

王大妈最近老寒腿复发,用热毛巾敷了一个月,疼痛没有好转,反而肿得老高,于是到医院检查。医生判断王大妈患的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积液较多,便给王大妈抽了积液。王大妈虽然感觉舒服了很多,可看到医生开的处方,又起了疑惑:“关节炎怎么不用抗菌素?怎么不挂些盐水?”

误区1:盲目使用抗生素

像王大妈那样的患者可不少见,许多人一听到“关节炎”、“发炎”等字眼,就想当然地跟细菌感染联系在一起。其实医生所说的炎症并不单是感染所造成的炎症,还包括无菌性炎症。而大部分中老年人的关节炎属于退变性病变,是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以及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的,实际上并非炎症。盲目使用抗生素非但无效,还会引起细菌耐药、真菌感染等。

误区2:轻信保健品、中药偏方

由于怕动手术,许多患者会寻求一些保健品或中药偏方的帮助,虽然短时间内似乎有效,但后来病情反而更严重。这是因为,不少保健品或中成药都含有大量的激素成分,的确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疼痛发作,但是长期滥用含有激素的药物,有可能造成骨头的活成分(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进而加重骨质丢失、关节软骨损伤。所以,使用激素一定要遵医嘱,一般每年最多不超过3~4次。

误区3:骨关节炎跟体形无关

骨关节炎看似不关体形什么事,其实不然。“有研究证明,37岁时超过标准体重20%的男性,患有骨关节炎的危险性比标准体重者高1.5倍,而女性则高达2.1倍,所以骨关节炎患者要注意减肥,减少对关节的负担,只要体重减少5公斤,可使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降低50%。”专家告诫。

误区4:骨关节炎患者最好不要动

有人认为,骨关节炎是一种长期的磨损、退化性疾病,因此,得了骨关节炎后应当尽量少活动。实际上,适当的运动不仅能防止肌肉萎缩、延缓关节退变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对“三高”及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病具有防治作用。专家表示,除了骨关节炎急性期、关节肿胀的患者需要限制活动外,应当鼓励骨关节炎患者积极地进行运动锻炼。当然,选择运动项目要慎重。散步、游泳、骑车和跳舞等比较适合,爬山、爬楼、跳跃等剧烈运动则应避免。此外,不同患者应着重不同的锻炼,如膝关节炎患者可游泳,也可进行适当的散步;颈椎和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可进行轻柔的颈和腰部活动;颈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不适合游泳。

体育锻炼遵循的要点为:强度低、有节奏、不间断和持续时间较长。运动应持续20分钟,每周4次。患者可先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如锻炼后关节有持续性疼痛,则应降低锻炼强度和缩短锻炼时间。

中老年人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可能就是骨关节炎发生的信号:关节疼痛、关节僵直、关节活动时发生喀嚓声或其他摩擦音、有时发生肿胀、关节活动困难。如果关节出现任何症状并持续2周以上,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最重要。

摘自腾讯健康

上一篇:建筑模板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研究 下一篇:砚是主人人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