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贤慧”妈和“冷酷”爸

时间:2022-06-26 12:59:53

走过繁华的都市,穿过春意盎然的街巷,脚步轻快的我驻足于一座绿色的高楼前,我到家了。我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环境优雅安静,布局和谐统一,其中的一桌一几、一花一书,都见证着爸爸妈妈的汗水和智慧,都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在这里,我成长、生活、学习。一个个寒来暑往间,我送走了童年的快乐,告别了少年的青涩,迎来了青年的希望。一路走来,爸爸妈妈的陪伴如影随形。

妈妈——不是“贤慧妈”

在我童年的印象里,妈妈总是很忙碌,她当老师、读研究生、写论文、开发教学改革新平台,我很少见她进厨房,她也总是说自己不是个“贤慧妈”。有一天早上起床,看到妈妈在餐厅里做包子,我惊讶地大声叫:“啊,今天太阳和月亮一起从西边出来了!”妈妈虽然嘴上抗议着,脸上却有些内疚的神色。

在外边东吃西吃次数多了,我11岁时萌生了一个愿望,想当个厨艺高超的好厨师。妈妈很支持,建议我先了解做饭的常识,看一些有关厨艺的书,还要每天做一道菜。她不惜血本买回一堆厨艺书,还威胁我说:“你一定要看,不要半途而废,否则我就让你用零用钱付书钱!”那段时间,我没少给爸爸妈妈改善伙食。现在想起来常琢磨:我是不是跳进了妈妈的陷阱?

话虽如此,我的确从妈妈的这种“大撒把”的教育中受益非浅,她经常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挂在嘴边,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我以及一群与她事业息息相关的小孩出去旅游,记得2006年暑假,妈妈买了自行车、头盔和一些辎重,带着小学刚毕业的我从北京出发骑行至天津,然后再骑车返回。当时我感觉不出人到中年的妈妈挑战自我的辛苦,现在却慢慢有了体会。

如今我正面临高考,成绩不算顶尖,妈妈常说我有惰性,可是别人会夸我“实在、踏实,知识丰富,遇事冷静”,听起来挺夸张的吧?如果我有其中的一些优点,也应该和妈妈的 “不贤慧”有很大的关系。谁说当妈妈的必须要“贤慧”呢?

爸爸——是个“冷酷爸”

可能因为是男孩子的原因,我更多地受到爸爸的影响。要说我的童年,真是处处都有爸爸的影子。记忆的闸门一开启,就像触动了“哆啦A梦”的时光机,一个个短片便穿越时空而来。

五岁时,一个小男孩在操场上学骑车,他摔了又摔,腿上已是鲜血淋漓。旁边不远处,沉默地站着一个男人,他是小男孩的爸爸。小男孩时不时偷眼看他,没有一句指导,没有一丝安慰,爸爸只是沉默地看着他,骑车,摔倒……男孩的心中抱怨着无情的爸爸,他不愿意在爸爸面前认输,坚持着练习。但是,历经多次失败,孩子还是摔倒在地上。这一次,他哭了,哭得非常大声。他期待爸爸跑过来抱紧他,但是却没有。爸爸依旧站在那里,眼睛里甚至没有惊慌和怜悯,有的,只是冷静和淡然。那一刻,男孩感到爸爸是那么冷酷与无情。咬牙止住眼泪,男孩又一次站起来,他恨透了爸爸,他不想在爸爸面前认输,让他耻笑,他再一次跨上车,开始又一次的尝试。爸爸却在这时转过身,走掉了。爸爸的身后传来再一次金属与地面的摩擦声,他停了下来,却没有回头。摔倒在地上的男孩明明看见爸爸的手在颤抖,可是接着爸爸又迈开了步子走远了,一步、两步、三步……男孩怀疑是自己看错了。爸爸那么冷血,怎么会为他的摔倒颤抖呢?“我一定要学会骑车,骑给他看,让他知道我可以!”看着爸爸的背影,男孩在心里喊。

十一岁时,金碧辉煌的礼堂里,男孩抱着金闪闪的奖杯,自豪地向着台下的爸爸笑着,在汹涌如潮水般的掌声中,其它孩子的父母和老师都涌上台上。男孩踮着脚在人群中寻找着爸爸,然而却没有找到。等他将目光投向台下,发现那里还有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男孩没有看出爸爸脸上有什么欣喜和骄傲的表情,只觉得爸爸的眼神依旧淡定,甚至有些冷漠。在热闹的人潮中的孩子呆立着,看着爸爸慢慢地站起来,缓缓地走向自己,然后抱过孩子怀里的那个奖杯,把它献给了孩子身后的老师。那一瞬间,在男孩的眼里,整个礼堂的辉煌明亮的灯光仿佛都变成夜空中黑白的星芒,那光芒万丈的奖杯也褪去了耀眼的金色。男孩的脸上又落下了泪水,虽然他知道,那奖杯里包含着老师很多的辛苦与付出,但心中还是忍不住再一次充满了对爸爸的不满与憎恨。然而爸爸还是一句话没说,转过了身走了。一步、两步、三步……爸爸离去的步子仿佛踩在孩子的心上,很痛;但不知为什么,孩子又朦朦胧胧地感觉到,爸爸的所作所为似乎也有一些道理,让他恨过了之后,又有一些其它的、隐约的想法,就像是远远的有一丝光亮,让他想跟过去看个究竟。

十五岁的一天,在学校门口,一位少年正与他的爸爸面临离别。那天开始,少年告别了初中,步入高中,离开家,要住校了。少年已经长得快和爸爸一边高了,他们俩面对面站着,两人之间依然弥漫着惯有的沉默,没有拥抱,没有宽慰,没有离别的絮絮叮嘱。少年直视着爸爸,忽然觉察出一些变化,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岁月带来了些什么,又带走了些什么。他仔细看看爸爸的脸,发现他的皱纹深了,以前浓密的黑发中也添了些灰白。一阵酸涩涌上少年心头,还没来得及阻挡,又继续向上涌去,直涌进他的眼睛里。少年强自压抑着,低着头,在模糊的视线中,看到爸爸颤抖的手伸向自己。这一次,少年确定自己没有看错,他微微屏住呼吸,等待着。可是爸爸的手在半空中停住了,过了几秒钟,也许几分钟,又有些颤抖地缩了回去。少年不由抬起头看向爸爸,他惊讶地发现,爸爸那一向冷静、淡定的眼睛里居然也有些亮光。爸爸向学校里面指了指,示意少年进去,然后转过身离去,一步、两步、三步……少年没有动,只是望着爸爸远去的背影,数着他坚定的脚步。在接近拐角的地方,爸爸忽然慢了下来,然后定住了。他蓦然回过头,向儿子站着的地方回望过来,与少年的视线撞了个正着。少年心里一震,以前爸爸是不是也曾像现在这样,在他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回望?少年默默注视着同样注视着他的爸爸,压抑不住的泪水终于尽情地流淌下来。虽然,还是一片沉默,但沉默中,少年觉得心中是那么暖和。

大家一定看出来了,不错,那个男孩、那个少年就是我。爸爸对我时而冷漠,时而严厉,很少像母亲一样温暖而外露,但是现在我明白了,那是他表达爱的特殊方式。爸爸的爱,一点一滴,无声而细密,充实在我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爸爸的转身,一次又一次,冷漠甚至绝情,却留下很大的空间,让我学会坚持、学会感恩、学会自己思索并成长;爸爸的脚步,一步一步,沉重而坚实,都印在我的心里,温暖而充实,慈祥而感动。

编后: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是最宽容的。他们可以无芥蒂地包容和原谅父母的疏漏,而且将之看作是父母之爱的表达方式。越是如此,作为家长我们越应该思考:爱是一种健康的感情,如果我们能以更温暖、更直接的方式把爱表达出来,效果可能更加完美。

责编:肖云

上一篇:我和小虫的童年 下一篇:保护孩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