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之父”蔡笑晚:人才“魔术师”的教子之道

时间:2022-06-26 12:14:37

“博士之父”蔡笑晚:人才“魔术师”的教子之道

2014年12月,蔡笑晚在全国悄然走红。他把自己的6个孩子培养成5位美国名校博士和一位硕士,被誉为“博士之父”,而且资助并辅导了10多个因家境贫寒而失学的孩子,也都让他们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

近日,笔者专门采访了蔡笑晚,听他讲述了自己的教子之道――

自己求学一波三折,

重视孩子早期智力开发

蔡笑晚从小热爱读书,考上重点高中后,因为政审不合格,被学校除名了。年轻的蔡笑晚开始自学,用一年的时间把高中的课程全部修完,并参加了当年的高考。然而家庭出身好似一道铜墙铁壁,再一次阻断了他的求学路。于是他进小学当了一名老师,并因工作优异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学校的推荐下,蔡笑晚终于凭借三门科目满分的成绩被当时的杭州大学物理系录取,圆了自己的读书梦。后来由于家境困难,蔡笑晚不得不从杭大退学,一边跟人学医,一边继续自学。

蔡笑晚作为父亲的事业就这样拉开了序幕。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现在的“笑晚”,寓意不能在青春年少时开怀畅笑,就要让自己笑在最晚,笑得最好!

因为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所以他想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追求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转化为下一代的发展优势。蔡笑晚的妻子叫谢小湘,自第一个孩子出生后,她就放弃工作机会,自觉坚守母亲岗位,全力支持和配合丈夫对孩子进行培养教育,是“蔡家奇迹”的创造者之一。

蔡笑晚说,因为自己没有成材,追赶时间的紧迫感很强,所以长子一出生他就开始进行早期教育。蔡笑晚在孩子3岁以前实施的教育主要依靠数字,这与很多人主张的语言教育有所不同。儿子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蔡笑晚就用手指在他的下巴上划一下,嘴里念“1”,或是拍着他的小手有节奏地数数。8个多月时,老大天文就能按顺序念出1~5;1岁多就能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然后是中文数字和大写数字。

一般的家长只从一教到十,但是蔡笑晚一直教他们念到千位数,让他们对大数字也很熟悉。等到他们会写的时候再教加减乘除法,因为有了大数字的基础,多位数的运算就便利一些了。一年级学生最多就是进行两位数的运算,但他的孩子在上学之前就会算四位数的加法了。

曾经有从事教育的朋友反对蔡笑晚的数学训练方法,并向他介绍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教育要与儿童各个阶段的身心发展相一致,不能超前,也不要错过最佳教育时间。但蔡笑晚坚持自己对“最佳教育时间”的判断。孩子们两岁半后,他开始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训练,不久就惊奇地发现,即使在幼儿阶段,孩子也具备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且教得越多学得越快,根本不存在卢梭认为的“理性睡眠问题”。

也许正是幼年阶段开始的数学训练,给老大天文埋藏下了强大的数学因子,为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蔡笑晚说,他对自己的资质没有怀疑,对子女的资质也从不怀疑,而且他觉得天底下所有孩子的智力,如果不是先天存在什么疾病,都不会相差很大,关键就看早期教育的开发。

孩子们一过3岁,蔡笑晚的育才策略里又增加了一项立志教育。他坚信,从小立大志的孩子不会满足于现状,取得成绩后,还有更上一层楼的决心和气魄。

鼓励孩子从小立大志,

长大干大事

蔡笑晚刚行医的那几年,全家人住在农村一间租来的百年老屋里,楼下是店堂,楼上是一家八口的卧室兼书房。每天清晨,他在楼下拉起二胡,孩子们就陆陆续续地起床,接着他又打开广播,调到播放英语和日语节目的频道。孩子们每天听,渐渐对外语产生了兴趣。等到夜幕降临后,全家人围坐在灯下,蔡笑晚看专业书,孩子们读课本。这样的生活模式在他们家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蔡笑晚经常鼓励孩子从小立大志,长大干大事,他觉得这特别重要。

蔡笑晚说:“所谓‘从小立志’,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胸襟、气度和魄力,引发孩子对伟大、高尚的追求和向往,让孩子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以古今优秀人物为榜样编织自己童年的梦。一个没有经过好好立志的人,不管智力、意志、品德多好,都不可能有大成就。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才智不错却沦为平庸,因为他们做事达到一定高度后就满足了。而一个从小立大志的孩子,对任何事都不满足于现状,总有追求更高境界的欲望,这样的人不成功于此,必成功于彼。

“对胸无大志的人来说,大学是求学的终点,但是,对于一个有志献身科学事业的人来说,大学只是人生事业的起点。我的孩子大学期间都没放松,大儿子读大学期间,制订了全面的自学计划,考上上海交大研究生;二儿子读的是中科大少年班,第一学年成绩是班里最后一名,但他有目标,加上努力,很快后来居上。”

有了志向,孩子就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儿子蔡天文硕士毕业后到上海模具技术研究所工作。上班不到一个月,他就写信说:“现在每天早8点上班晚5点下班,只是消磨时间,这不是我十几年寒窗苦苦追求的目的。”尽管他的工作令人羡慕,但不是他理想的归宿。后来天文参加了托福考试,以全额奖学金到美国留学,4年后拿到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并在数学、统计学研究上取得很多成就。试想一下,如果他当初满足于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人生将完全是另外的样子。

培养自信很重要。有一首民谣是:三十三天天外天,白云里面出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神仙本是凡人做”的思想成为蔡笑晚培养孩子自信的重要内容。他经常对孩子们说,长大了读博士。这使得孩子们从小就认为博士是肯定可以得到的东西,“博士本是凡人做”的思想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了。

有人说,人生最无法弥补的一种损失,就是不知道可以通过一种明确的方法使普通人发展出充分的自信!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受到母亲无限宠爱的人,一辈子都保持着征服者的感情。”用爱去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保持征服者的状态,是蔡笑晚30多年家教最重要的经验之一。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的一时失误或过错而做出过激的反应,这样会伤了他的自尊和自信。自尊和自信一旦失去,就难以挽回。

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是教育的重点。蔡笑晚的几个孩子都有过自学经历。天文用半年学完高中全部课程。天武为报考中科大少年班,停课4个月学完三个学期的全部课程。天君和天西小学毕业后用一个暑假自学完初中一年级的全部课程,跳级进入初二。

小女儿天西就读中科大少年班时也有过心理上的困扰,因为她是那一届年龄最小的,入学时只有14岁,同学都把她当小孩子对待。可天西的心理并不幼稚,自理能力也很强,难免认为自己被小看了。经过蔡笑晚及时沟通,这种困扰也被清除了。

尊重孩子的意愿,

重视言传身教

由于自己拥有丰富的自学经验,孩子们小学毕业后,蔡笑晚便开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直到现在,蔡笑晚还保持着天天读书的习惯。他一直钻研相对论,把相对论的重要经典一一读遍,还撰写了大量论文,与钱学森通过信。蔡笑晚的读书、自学习惯,对孩子们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蔡笑晚鼓励孩子们自学、赶进度,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打破正常的教育程序,争取更多的时间。在这样的观念下,他的6个子女大多在6岁以前就入校读书,并多次跳级。蔡笑晚说跳级也是根据孩子自己的愿望,决不强求。

当然,蔡笑晚的教育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挑战来自他的子女。老四天润读中学的时候,社会上正流行《少林寺》《霍元甲》这些武打片和金庸小说,练就一身无敌武功成为很多少年的梦想。原本成绩优秀的老四对读书突然没有兴趣了,一心想去学习武术。

蔡笑晚觉得不管时代怎么发展,读书都是每一个时代最要紧的事情,教育也是每个时代最重要的事业。可通过谈话,他发现老四非要学武术,哥哥们的劝说一概不起作用,他还从街上拿回江西一所武术学校的招生简章给爸爸看。蔡笑晚是医生,懂一些心理学,觉得勉强让天润读书对他的发展也不利,不如干脆让他去学武,心想如果蔡家真的出一个武术大师也是很好的事啊。

于是,蔡笑晚和武校的老师通了信,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后,郑重其事地为四子摆酒送行。不料没过多久,老四就写信来说他感到那不是他该去的地方。原来那里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读书读不好的,还经常打架、赌博,和他完全不是一类人,而且文化课也根本不受重视。

老四说想马上回来,蔡笑晚没有同意。想去就去,想回就回,这是对自己的事情不负责任,将来还会遇到问题,既然去了就必须坚持。老四坚持了一个学期,返家后一心读书,最终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一个学期的武校经历也让他获益不少,力气在班里是最大的。蔡笑晚庆幸自己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现在的父母总抱怨孩子的逆反心理太强,不愿和父母沟通。在蔡笑晚看来,这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把自己的意志转化为子女的自觉行为,需要技巧和艺术。

蔡笑晚经常组织孩子在家开展各类家庭知识竞赛、行为养成竞赛。他制作了6张存折,上面记录着每个孩子每次表现的评价分,积累到年终,孩子就拿着存折来“提款”,把积分兑换成相应的现金,自由支配。“存折游戏”要注意两个原则:首先,存折上的数目不应太大;其次,可以有领先者,但绝对没有失败者,决不打击任何一个孩子的自尊心。

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蔡笑晚很重视孩子们的体育锻炼和兴趣培养,不管吹笛子、拉手风琴、弹吉他,他都鼓励,还跟着一起学。蔡家原来有两张特制的桌子,白天拼在一起当乒乓球桌,晚上拆开当床。家里还安了一个圆球形的彩灯,有时间周末就开家庭舞会。蔡笑晚唯一的要求是,玩就要玩好。

作为成功的父亲,蔡笑晚教育孩子并没耽误他的工作,他自己的事业也做得很好,是瑞安的名医,治好了很多疑难病症。正如自己的名字一样,蔡笑晚真的是笑在了晚年。

看着子女们从小小的瑞安陆续迈入高等学府、踏出国门,蔡笑晚在欣慰自豪的同时,一直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从不借此宣扬。不宣扬,孩子们就能轻松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一旦宣扬了,社会的眼睛就会盯在他们身上,成为聚焦的对象,无形中就产生了压力。直到最小的女儿也赴美国读博士了,他家的故事才开始在当地一部分人中流传。

2014年1月,蔡笑晚在全国悄然走红。凤凰卫视《鲁豫有约》热播他的教子秘诀。面对蔡笑晚在教子方面的神奇魅力,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陈鲁豫佩服地说:“我要有孩子,也请老蔡帮我带!”

2014年2月27日,蔡笑晚荣获全球热爱生命奖,此奖被英国BBC、美国CNN冠以“生命诺贝尔奖”的美称。2014年6月9日,蔡笑晚又荣获了由、全国妇联颁发的教子有方“最美家庭”教育奖。

面对荣誉,蔡笑晚开始将自己多年的实践和体会撰写成书,希望能助天下望子成龙的父母一臂之力,也为自己作为父亲的事业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蔡笑晚坚信,把孩子培养成材是天下每位父母最要紧的人生事业,而他的事业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在未来的岁月里,他愿意把自己的精力贡献给那些渴望成材的孩子们。

新闻链接:

蔡笑晚,1941年5月生,浙江省瑞安市人,家庭教育专家。他的长子蔡天文,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现为宾夕法尼亚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次子蔡天武,由中科大少年班公派就读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李政道主办的CASPEA留美博士班,25岁时博士毕业,现在素有“金融界哈佛”之称的美国高盛公司出任副总裁;三子蔡天师,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在国内办实业;四子蔡天润,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现正在上海筹备私立医院;五子蔡天君,中国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现在浙江省建设银行工作;小女蔡天西,18岁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28岁时成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她指导的博士生比她大12岁。

上一篇:长鼻子熊开汽车 下一篇:河南省济源市第二届美丽乡村文化旅游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