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到底”让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更有效

时间:2022-06-26 12:08:56

【前言】“一案到底”让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更有效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教师A:【教学设计】 首先,采用2011年的热点“7・23”动车事故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新课的兴趣。 然后,采用多个生命事故的案例分析,说明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 接着,采用课本“探究园”中的情景体验“生命需要坚强和勇敢”,...

“一案到底”让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更有效

摘 要:初中政治课的“一案到底”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利用“一案”创设多个教学情境,设置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思考题形成“探究链”,引导学习者通过合作探究获得新知,进而提高综合探究能力和学科素质的课堂教学方法。

关键词:一案到底;初中政治;有效教学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采用“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注意教学案例的层层剖析和集约化运用,能使整节课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同课异构”中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比较

下面是在某同课异构中,两位教师对“(粤教版)七年级5.1生命宝贵”的教学设计比较。

教师A:【教学设计】

首先,采用2011年的热点“7・23”动车事故案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新课的兴趣。

然后,采用多个生命事故的案例分析,说明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

接着,采用课本“探究园”中的情景体验“生命需要坚强和勇敢”,具体介绍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迹,升华学生的情感,形成正确价值观。

最后,采用“世博会英国种子馆6万粒种子”的新闻,倡导关爱生灵、敬畏生命的理念。

教师B:【教学设计】

首先,多媒体展示“688米・69天・33人”这组数字,让学生猜猜这组数字代表哪一新闻事件?以时事导入,设下悬念,扣人心弦。

接着,播放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事故中矿工在井下生活69天的珍贵视频,与学生一起探讨这次智利创造生命奇迹的原因,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悟到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然后,继续播放采访智利获救矿工的视频,自然得出创造生命奇迹还来自于家庭、政府乃至国际社会的支持和鼓舞,让学生感悟到我们要善待他人的生命。

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评选一名班级“生命之星”,并配上简短的颁奖词。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体验、感悟、反思、生产。

教师A的教学设计内容全面、详细、新颖、丰富多彩,但从实际的教学操作和效果来看,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呈现给学生,导致他们产生视觉和精神疲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整节课的内容,从而使教学效果锐减。

教师B的教学设计采用“一案到底”的方法,新课引入扣人心弦,新课设计层层深入,引人入胜,结尾余味无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落实了行动,升华了感情,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一案到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对比“同课异构”中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在初中政治课堂中采用“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更能提升教学效果。

1.“一案到底”――逻辑严密,形散神聚

“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优势明显。以上述A、B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为例,教师A采用了5个教学案例,可谓丰富多彩,但纷繁复杂,难以协调,难以讲透。教师B采用“智利矿难事件”一案到底,逐层辐射全课,设计的问题均与具体情境相关,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使教学过程清晰简洁,论述严谨,达到形散而神聚的教学境界。

2.“一案到底”――全盘谋划,事半功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特定的教学环境存在一种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使学生的认知、动机、态度、情感等都在特定的学习环节中产生,是最好的教育策略。如上述教师B采用的“智利矿难事件”,有效地激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持续的新鲜感,能有序、高效地推进课堂生成性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一案到底”――合作探究,多维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下,自主探究成为教学活动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参与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如上述教师B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本课的核心,通过分析、探究、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让学生“借题发挥”,展开讨论,激活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深层理解生命宝贵,懂得珍爱和善待生命。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情感迁移和知识内化,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了多维发展空间。

4.“一案到底”――精简资源,提高效率

“一案到底”的教学,对材料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提炼,发挥材料的最大效能,从而用足材料。在上述教师B的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并不多,但教师B采用“智利矿难事件”创设情境,并对情境进行深层挖掘。这不仅精简课堂,去除臃肿,还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师生对话和课堂生产,提高了课堂效率。

综上所述,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采用“一案到底”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高档次的阶梯,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思考与交流,体验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熙龙.中学思想品德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

[2]楼江红.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3.

[3]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M].商务印书馆,1995.

[4]隆瑞.哈佛商学院MBA案例全书[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上一篇: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及... 下一篇:浅谈低成本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开发与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