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少年宫:农牧村孩子快乐的课堂

时间:2022-06-25 11:08:40

乡村学校少年宫:农牧村孩子快乐的课堂

5月的一天,在临潭县风景秀丽的冶力关景区的冶力关镇中心小学,当“叮铃铃”的下课铃声响起后,学生们便欢快地来到少年宫里参加各种活动。

在这里,学生们有的拉二胡,有的练舞蹈,有的下象棋,有的唱歌……到处都是学生们的欢歌笑语。

“过去,一到课余时间或放学后,学生们大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追打、玩闹,放学后大多数学生不是呆在家里,就是到街上、山上闲逛。”冶力关镇中心小学校长也是该镇乡村学校少年宫的负责人李建平说,“以前学校想搞活动,场地和设施都有限制,现在我们也可以像城里学校一样,给孩子们成立各种兴趣小组,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学校少年宫开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兴趣小组。这些都不再是城里学生的“专利”,当地农牧村的孩子们可以在此尽情学习和展示自己的才能了。

冶力关全镇有村小8所,其中完全小学l所。这里地处偏远,村民居住分散,藏、汉、土等多民族杂居,中心小学是该镇唯一的一所完全小学,学校现有班级16个,有藏、汉、回、土等民族学生619人。

冶力关镇乡村学校少年宫是甘肃省第一批项目学校之一。2011年12月开始建设,现已建成图书室、阅览室、书画室、舞蹈室、音乐室、乒乓球室等活动室,拥有价值17万元的文娱综合器材。

留守儿童之家与课外学习基地

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缓慢,在广大农牧村地区适龄儿童的素质教育存在两个严峻的问题:一个是缺乏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另一个是师资力量匮乏,特别是随着农牧村进城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农牧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多。

李建平介绍说,冶力关镇中心小学服务着临近十几个村子的适龄儿童教育,学生有的来自牧区,有的来自农区。学校在课堂之外,只有一个简陋的图书室,基本没有其他活动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课外教育,学生没有了解外界的渠道,综合素质根本没法与城里的学生比。

乡村学校少年宫可以为农牧村未成年人普及科技、劳动、文艺、体育知识,让农牧村的孩子开阔视野,培养他们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在实践中陶冶情操,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冶力关镇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的创建成立,不仅让冶力关镇农牧村学生有了共享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的平台,而且使农牧村孩子和城市学生一样得到艺术教育,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切实解决了乡村学生放学后和节假日无处可去、无事可干的问题,农村孩子多年来盼望与城里孩子一样有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的梦想开始变为现实。

活动让少年宫变得更富活力

就在今年“五一”节期间,少年宫组织学生在冶力关广场演出百人锅庄舞和丰富多彩的节目,精彩欢快的锅庄舞吸引了不少观光游客和当地人的目光,有些人还饶有兴趣地与学生们一起跳了起来。

“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也为营造当地文化氛围起到了一定作用。”李建平这样评价道。

而在新学期开学不久,少年宫就开展了“热爱祖国”主题活动,开展了唱响一首爱国歌曲、读一本民族团结好书、结识一位不同民族小朋友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爱国情感。

在植树节期间,少年宫组织学生开展了“爱我家乡、爱我校园”活动,在校园四周植树,清理垃圾。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少年宫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周末和节假日,学校还专门安排辅导教师,指导兴趣小组排练文艺节目、乐器演奏、民族舞蹈,开展“阳光星期六”、“特色节假日”等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牧村未成年人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常规教育活动中,冶力关镇中心小学少年宫先后组建了国学诵读、手工制作、舞蹈、乐器演奏、体育、棋类、书法、绘画、英语口语交际和学校军乐队、腰鼓队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百人锅庄表演队等深受学生喜爱的兴趣小组。

与此同时,少年宫还组织开展趣味性、灵活性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参加联谊活动,接触社会,不断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少年宫的定位不能偏移

李建平介绍说,少年宫面向乡镇学生免费开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项目,使学生陶醉于自己喜爱的兴趣活动中,尽情释放快乐与童真,同时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体质,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提升艺术修养。

他认为,建设乡村少年宫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农牧村未成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艺术、体育、科技、实践等活动,使孩子们在课堂之外学习到更多有益的知识,引导他们在参与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在活动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让农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因此,要将少年宫定位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文体活动基地、实践能力提高平台、学生课外娱乐活动的场所。在活动中,向农牧村孩子普及科技、劳动、文艺、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培养他们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宣传活动、联谊活动和亲子活动。

然而,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他们面前——如何把握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基本要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形成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李建平说,乡村学校少年宫正处于发展阶段,因而乡村少年宫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师资是最为严峻的问题,相关专业的教师短缺,在具体实践中就出现了临时应付现象。

谈到今后如何利用好少年宫为当地孩子服务的问题,李建平说,按照少年宫与学校资源共享、“宫校合一”的思路,妥善处理好活动与教学的关系,以培养和引导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使学生轻松快乐地参与,使少年宫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逐步实现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

上一篇:如何缓解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 下一篇:依托“少年宫”建设破解留守儿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