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穿行在新闻、文学与政治之间

时间:2022-06-25 10:15:42

梁衡:穿行在新闻、文学与政治之间

“这么多年来,我在新闻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在写作上反复实践,在管理上反复实践,最后悟出了一些道理。其实,不管是做官,还是写作、研究,最后都要归结到一个‘理’字,这是它们的相通之处。”

粱衡是名人,更是奇人。

梁衡有名,并不是因为他曾经官至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更主要的,是因为他那些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和精彩的散文篇章。梁衡是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最多的当代作家。他穿行在新闻、文学和政治之间游刃有余,其为文激情,并没有因为从政而有所削弱,反倒相得益彰,建树更丰。

10月19日,借梁衡来山东采风之机,我们采访了他。

名重三晋的名记者

从工作之初到现在,梁衡始终没有与新闻分开过。而人们对于他的认识,也是从新闻开始的。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他首先是一位名记者。

但是,记者粱衡的成名却是在一个。没有新闻的角落”。

1978年,粱衡离开山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调任《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站记者。对于一张中央大报来说,当时的山西在不少人看来并不是一个能出新闻的地方。但梁衡却在那里干得有声有色,不仅名重三晋,而且播及全国。

粱衡的成名作是一篇人物通讯《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发表在1980年11月14日的《光明日报》二版上。这篇长约1800字的稿子,所造成的影响连梁衡自己都始料未及。见报后来信不断,持续将近半年,竟有3000多封。后来,这篇稿子被评为1980年的全国好新闻。而那个“农民养猪专家”也一夜之间破格由农民转为干部,又被任命为地区科委副主任。

由此开始,粱衡在“没有新闻的角落”,不断挖掘出一个又一个的新闻“富矿”:像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普通教师,不求名利默默工作的普通工程师,生死度外,植树治沙不止的老人(这篇《青山不老》去年又被选入小学六年级课本),还有面对邪恶孤身一人愤然抗争的老战士……他们都借助梁衡的一支笔而名扬四海。

重温粱衡的这一篇篇作品,我们不难感觉出他关注基层、关注民生的赤子之情。在他看来,这是身为记者的一种责任。梁衡说,记者是月亮,你只有先捧起一个太阳,自身才能发出光芒。

文章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

作为记者的粱衡,曾经凭借手中的笔改变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而与此同时,这些普通人看似平凡的经历也在改变着粱衡,让他产生了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意识。这对于粱衡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作家的粱衡,最先引起人们注意是在1982年。在那一年,他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散文《晋祠》,当年即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绿水碧波绕回廊而鸣奏,红墙黄瓦随树影而闪烁”……提起这些曼妙如画、琅琅上口的字句,相信不少人都还留有印象。然而,这只是梁衡文学创作的开始,真正让他在文坛声名大振而又独树一帜的,还是那些发人深思与追问的政治散文。这一转变发生在1996年,以写革命先烈瞿秋白的《觅渡,觅渡,渡何处?》的发表为标志。这篇文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梁衡第一次感受到了政治题材创作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从此开始,他一发而不可收,《大无大有》、《把栏杆拍遍》、《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乱世中的美神》等文章相继问世,而且无一不在文坛激起波澜。

谈及梁衡在这个时期的散文创作,著名学者季羡株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梁衡是一位肯动脑,肯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在并世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粱衡以外,尚无第二人。”

季老的评价也道出了人们对于粱衡的政治散文格外推崇的原因。粱衡说,他现在写文章,就是尽力做到能给人以思想和美感。也就是说,立意当满怀社会责任,行文应力求优美流畅。

做什么都要坚持服务社会

梁衡在1987年从《光明日报》山西记者站调到新组建的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2000年又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可谓位高责重,政务缠身。但恰恰是在这段时间,梁衡的散文创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这就让很多人颇感困惑:梁衡有什么独特的本领,能够如此自如地穿行于文学与政治之间?

对此,梁衡解释:“其实,它们之问并不矛盾,而且还可以相得益彰。因为政治舞台给一个官员提供的是观察社会、研究问题的制高点,是磨练人格的砥石、培植业务之树的土壤和酿造思想的工厂。凡一个好的官员,他最后必定是一位政治家,专家,思想家和文章家。”

也正因为是这样,一次在清华大学演讲,当学生问粱衡“如果有来生。你选择做什么时”,梁衡脱口而出:“做官。”他认为,做官就是为政,政治对社会的改造作用最大、最直接。一个人能够手里有权为老百姓办事,有机会为老百姓服务,对社会的贡献肯定更直截了当。这是客观事实。要不为什么历代、现在都有那么多人抢着做官,而且官员中出的名人、伟人总比平民中出的多?现在,社会对官的理解有些异化,是因为有些干部背弃责任,把做官当成了牟取私利的工具,没能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如果他能坚持以服务社会为目的,凡事自然就会出以公心,也就能做一个好官。

粱衡的许多文章都是在会议间隙、在旅途中一点点构思出来的,再见缝插针地写下来,最后反复推敲打磨。像《觅渡,觅渡,渡何处?》写了6年,《大无大有》竟用了20年。“评论界说我是‘苦吟派’,真实状况,确实这样。”粱衡说,“这么多年来,我在新闻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在写作上反复实践,在管理上反复实践,最后悟出了一些道理。其实,不管是做官,还是写作,研究,最后都要归结到一个‘理’字,这是它们的相通之处。”

现在已经从《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位置上退休,转而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的梁衡,虽然不再具有记者和官员的身份,但又添了一个学者的身份。对于这一新的身份,粱衡表示:“我是个现实主义者。过去,不论是在文学、政治还是新闻领域,我都始终强调要以社会为背景,解决现实提出来的难题。现在从事新闻研究,还是要坚持服务社会这个目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执政党建设等,都是当前新闻研究的大背景。我们的新闻工作怎么处理好这些关系,要从学术上、理论上有个理性的回答。”

不与人重复 不与己重复

“山东真是个好地方!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泰山从速里崛起,孔子在这里诞生,黄河由这里入海。”对山东有着独特情感的梁衡,说起山东如数家珍。在他的作品中,竟有六篇是写山东的。

“在我的散文作品中写山东的最多,比写我的家乡山西的还多。”粱衡掰着手指向我们介绍道“写风景的有《泰山:人向天的倾诉》、《长岛读海》、《在青岛看房子》,写人物的有《把栏杆拍遍》、《青州说寿:一个永恒的范仲淹》,《乱世中的美神》。”

粱街说,“山东是块宝地,这里人杰地灵。有山有水,有大海有黄河,有无数的矿藏,更有数不胜数的名人志士。‘文圣’孔子、‘武圣’孙子、‘科圣’墨子、‘书圣’王羲之、‘医圣’扁鹊、‘工圣’鲁班、‘农圣’贾思勰、‘智圣’诸葛亮等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圣人。我这次来山东,一定要去看看刘勰的故居。刘勰可说是我国文学评论的鼻祖啊。”

在梁衡这些与山东有关的作品中,突出的特点就是与别人不同。梁衡写作追求的是。一定不与别人重复,一定不与自己重复”的境界。在他的作品中,你会发现与他人不同的视角。“写文章,切入点要新颖独特,与众不同,一定要抓住国家、民族、社会这条主线,并把责任感融入其中,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梁衡告诉我们,《乱世中的美神》写的就是南宋时期的杰出女文学家李清照。这篇文章被列入当年散文排行榜首位。过去,李清照在人们印象中,一直是位多愁善感的女子,尤其是她那“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句,长期以来一直让人们以为李清照的愁是家愁。

其实不然。“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避乱江南,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赵明诚又不幸身亡。目睹国破家亡,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业。

“所以说,李清照的愁既有家愁,更有国仇、民族恨。她的诗词中,流露出的是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我们写历史一定要为现实服务,要歌颂历史人物的崇高人格魅力,来正确引导、感染和影响当代人。”

再次忆起这篇文章,梁衡十分动情。

上一篇:“小荷才露尖尖角” 下一篇:从《生活》周刊看邹韬奋的“趣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