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生百病

时间:2022-06-25 09:44:00

8月7日是24节气中的立秋。一般认为立秋是秋天的开始。其实,这时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秋天。此时,余暑未消,既有秋老虎发威,又有频繁降雨导致的湿气过重。这就是中医讲的“长夏”(基本相当于我们说的三伏天,前后大约30天-40天的时间)。此时养生,重在祛湿。

【“湿”从何来】

夏季湿邪常与寒凉为伍

俗话说,“长夏要防湿。”那么,“湿”到底是什么?北京孔医堂坐馆专家、合顺堂名医馆首席特诊专家武国忠解释说,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气是自然界当中正常运行的一种常气、平气。在人身体上,这六气正好对应我们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当人体遇到这六气太过或者不及的时候,就会转化为六淫,也就是淫邪之气。对于现代人来讲,六气当中侵犯阳气最多的就是湿邪。湿邪伤人时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

“现代人湿症的产生与体质、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胖人多痰湿。意思是说,肥胖的人多属痰湿体质,易患湿症。环境阴暗潮湿、多雨季节或喜吃甜食、饮酒、肥甘厚腻食物也容易产生湿症。这里,我还要提示大家一点,夏天我们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吹着空调盖被子。这样常常会导致寒冷的湿邪之气直接侵入到人体。另外,夏季人们贪凉,暑湿之气也会趁着我们饮用冰镇啤酒、冰激凌、冰镇饮料时,伴随着寒气直接侵袭到我们体内,最后造成我们的体湿。”武国忠说。

小窍门看湿邪

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呢?以下几点可以帮你轻松地检查出来。

1.头部沉重、四肢乏力: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头昏昏沉沉、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躁。

2.口中发黏、舌苔腻: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

3.胸腹胀满、小便不畅: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4.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黏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5.人越躺越懒: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打不起精神来,而且越躺人越发疲软。

6.皮肤病复发: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湿邪致病】

湿邪好发病于脐部以下

生活中很多人一不小心就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都跟湿邪、痰湿有关。湿邪性粘腻重浊,湿气向下走,就容易聚集在腰部以下,造成膀胱肿瘤、前列腺肥大增生等病症。湿气在体内排不出来,甚至会导致一些怪病发生,如吃土块、砖头、墙皮、生米等异物,这是身体湿邪很重的表现了。

临床发现,湿邪经常在人的肚脐以下发病,并且常造成一些临床上很难处理的病症,临床上有一个专用的名词就是湿热下注。武国忠说,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在经期过多地食用了寒凉的食物,像冰镇西瓜、冰镇饮料,这个时候湿邪就容易戕伤人体的阳气。湿邪是向下走的,向下奔哪个方向去呢?对于女性来说,湿邪最常见的去处就是胞宫,也就是整个生殖系统。这种寒邪之气、寒湿之气会驻留在女子的胞宫,胞宫包括我们今天说的卵巢、子宫,卵巢、子宫正常的代谢一定要靠人体的阳气来推动运行的,但是寒凉之气很容易把阳气推动气血的力量给耗散了,推动的力量不够,就会导致女子经血不下或者是痛经;有的女性抵抗力稍微好一点,就会形成慢性的炎症,如盆腔炎;有的病人会形成典型的带下症。所以中医治疗女子带下主要是从祛湿来入手。

男性朋友这种湿热下注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很多男性三十几岁就出现前列腺肥大,就是因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好,总爱喝冰镇啤酒、饮料,饮食都是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最典型的就是虾、螃蟹、啤酒、白酒在一块儿吃喝。长时间如此饮食就会导致人体内产生大量的湿邪,因此而得的病最常见的就是痛风。这也是为什么痛风好发于中青年男性身上的原因。

脏腑功能失调,易受湿邪入侵

五脏之中,所有的水湿代谢都离不开脾。虽然脾是产生湿的主要脏器,但许多脏腑功能失调也都能造成水液代谢失调,而产生内湿。而这种内湿产生后,可以停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比如肠胃、肝胆、皮肤、肌肉等,也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比如说寒湿、湿热、痰浊等,关键要看病人的体质,或者说脏腑的功能状况,中医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哪一个脏腑功能失调,湿邪就容易侵犯哪一脏腑。换句话说,湿邪停留的部位,一定是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地方。而且,湿邪停留的形式,是随着病人的体质转化的。比如,平素容易动怒,经常饮酒,参加各种宴会,饮食不节制,又正当壮年,这样的病人,应该是肝火或肝阳偏亢,内热偏盛,这样湿邪产生后,就会随之化热,我们称为湿热。停留在肝胆,就是肝胆湿热。

【祛湿有招】

第一招?荩?荩

喝一喝薏米红豆汤

有的人会问,在家里有什么好方法来预防湿邪呢?或者说明显感觉到体内有湿了,到医院又检查不出什么毛病怎么办?武国忠在此推荐了一个简单可行的祛湿小偏方――薏米红豆汤。红豆养血,薏米则偏寒凉,主要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在夏天这两种食物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做汤的方法也比较简单,只要同等分量的薏米和红豆放在一起煮即可。另外,也可以做些加减法,在薏米红豆汤中加点碎黄豆,用熬出来的汤泡脚,可以有效治脚气。在薏米红豆汤中加几片生姜,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喝薏米红豆汤最好从5月初开始喝,一直喝到10月份。

还有一种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家里不常用的一个暖壶洗净,抓上一把薏米、一把红豆放到暖壶里,再烧一壶开水,水开了以后直接灌到暖壶里,最后把盖盖上焖一夜,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喝了。如果想晚上下班回来喝,那早晨临出家门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泡上一壶,下班以后到家喝正合适。

第二招?荩?荩

服一服三子养亲汤

“薏米红豆汤是侧重于食疗的,一些体内有湿邪但还没形成疾病的朋友使用起来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体内湿邪过重,已经引发了各种顽疾怪病的朋友,就需要使用下面的方法了。”武国忠说,这个小方也很简单,叫做“三子养亲汤”。就是用炒莱菔籽150g、炒苏子150g、炒白芥子100g,打粉冲服。这三味药在中药店都能买到。每次服用5g,一天三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简单的三样中药,既清除了体内的湿邪毒素,又疏通了经络,调养了气血,滋养了脾胃。对于咳嗽、痰湿、哮喘、湿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体质等慢性病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此方还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病等妇科顽疾也有很好的疗效。

第三招?荩?荩

动一动出汗可排湿

广西南宁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李艳鸣认为,体内湿气越重的人,越该运动,因为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越多,久而久之,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症。而动一动反而让人精神大振。所以运动出汗是很好的祛湿方法,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大家应尝试跑步、健步走、游泳、瑜伽、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加速水分代谢。

除了运动出汗,有很多养生项目也可以帮助出汗,如汗蒸。它能够促进身体内的湿气排出,还能排出身体内的毒素,适合不爱动的人。

第四招?荩?荩

吃一吃药膳来化湿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影响脾胃运化。当出现脾虚湿困时,也可以用点药膳。李艳鸣在此推荐两款茯苓药膳:

1.茯苓粥健脾化湿:取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烧沸,转用文火熬至熟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可。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

2.茯苓清热祛湿汤:茯苓250克,赤小豆50克,粉葛2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放入煲内,水开后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可起到祛湿、清热毒的作用。

第五招?荩?荩

灸一灸让湿气蒸发

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不仅效果理想,还可以预防各种疾病。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特别适合雨季养生。经常艾灸可以轻松避免雨季常见疾病。体内湿气较重的人可以用艾灸来灸下列穴位: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艾灸该穴有调理消化系统、补中气、行气活血的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艾灸丰隆穴能调治脾和胃两大脏腑,有很好的除湿、祛痰效果,灸这个穴位还有减肥消脂的功效。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曲池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艾灸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每天艾灸该穴位10分钟。

第六招?荩?荩

拔一拔祛除体内湿气

拔罐对祛除体内湿气有一定的作用。有保健知识的人,可以自己在家拔气罐,拔罐时需要取以下几个穴位:背部的脾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指宽处);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肚脐上4寸处),阴陵泉穴(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凹陷处);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面1/3处),这些穴位都在胃经和脾经上,只有疏通了胃经和脾经,才能运化水湿,达到祛除体内湿邪的作用。但对于没有拔罐经验或者找不到穴位的人,最好还是到医院或者养生馆进行拔罐。

第七招?荩?荩

泡一泡脚消除暑湿

很多人知道冬天温水泡脚利于健康,却不知夏天温水泡脚对养生也有重要的作用。中医师称,温水泡脚能祛湿防暑,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的脏腑机能,尤其是先天脾胃不好的人更适合夏天泡脚。当脾胃好了,就不容易被湿气侵犯。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如果能在热水中加上中药再泡脚,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保健作用。如藿香煎汁泡脚,是夏天祛除湿气、消解暑热的首选。

【方法】 将30~50克藿香放入2升水中用大火煎煮40分钟左右,再用小火煎熬,药液剩下1升时,取出汁液,然后在药渣中加水2升煎至1升。将两份药汁混合倒入盆中,浸泡双足,药液以泡过足踝为度,在浸洗过程的同时进行足部按摩。

泡脚时水温应在40℃为宜,泡脚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不可过长。另外,夏天许多人喜欢用凉水洗脚,认为可以降温消暑,其实这样不利于下肢血液循环,用温水洗脚更为妥当。

第八招?荩?荩

推一推脾经通道顺畅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湿,所以祛湿的关键在于健脾。推脾经时,可以加按揉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膝盖下面1/3处),这个穴位也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穴”。常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还能延缓人体衰老、降低血脂和血液黏稠度。不过,推按穴位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如果感觉小便增多,这就是排湿的表现。

第九招?荩?荩

防一防以免湿气入侵

要祛湿邪,古人讲究先护阳气。武国忠认为要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首先要从避免寒凉的侵袭入手,要注意保暖。很多年轻人不注意,例如很多女孩穿露脐、露背装,这是很不健康的。古人十分讲究对肚脐的保护,所谓小腹宜常暖,脑门宜常凉。建议时尚女孩在冬天不要上穿大衣,下穿短裙。夏天也要少吃寒凉的东西,尤其在经期更要避免接触冷水,护好阳气,才能防止湿邪入侵。

第十招?荩?荩

多站站养桩生

站养生桩是目前所有调整身心方法中最简便、最安全的一种方法。它能从根本上消除阳虚给人带来的一切身心问题,养护、升发阳气。

【方法】 两脚与肩同宽,脚跟要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脚掌前三分之二处。双手抱在胸前持抱球的姿势,腿稍弯曲,膝盖不超过足尖,全身很随意地放松。站养生桩时精神集中,多想些轻松愉快的事,可以想象自己泡在温泉中来回地漂荡。这时体会自己的手掌心,会有一种麻麻的、酸胀的感觉。胳膊可举高或放低,但要保持高不过眉、低不过脐。两手可左右调整位置,但左手不放到鼻子右边,右手不放到鼻子左边。站桩的时间不是越长越好,要循序渐进地来,初学者每次站10分钟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感觉舒适之后时间可以适当延长。

上一篇:食不言:不应忘记的健康法则 下一篇:这样的饮食搭配最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