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效

时间:2022-06-25 09:09:08

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效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改变以往课堂45分钟的狭隘教学模式,构建起前延后拓的立体教学模式。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前移教学关口,提高学习效率和针对性;启发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思维探究能力;开展多种课外主题活动,为学生创建学以致用的良好平台,培养实践运用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语文素养 教学质效

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显著的特征就是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课堂教学上面,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环节非常重视,从教学设计到活动组织都精心准备,但是教学成效并不明显,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对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另一方面是对于教学环节拓展程度不足。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当构建起立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

一、开展课前预习,前移关口培养学生自习意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在高中语文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快节奏学习中,会出现不适应状况,这是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提升教学成效,教师需要在提高学生预习能力方面下功夫。

1.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教学模式,将教学重心全部放在课堂教学环节,一切知识点都要经过自己讲解才能够放心。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思维惰性,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将课前预习作为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养成课前充分预习的良好习惯,将基础性知识掌握在课堂教学之前,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2.指导科学的预习方法。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能力,教师需要对其进行预习技巧方面的指导,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读、划、做”三步预习方法进行,通过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阅读与思考,强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并将自己认为应该重点强调的重点做上记号,便于学习时候强化记忆,在预习活动结束后还要自己尝试做一做,检查预习成效。

3.搜集预习的难点信息。在预习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预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罗列出来,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预习活动的针对性,而且有助于教师在设计教学思考题的时候加以吸收,进一步提升思考题与学生学习实际的结合程度。

二、开展课堂探究,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

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构建起师生互动的有效平台,通过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1.组织探究学习。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变教师的传授为指导点拨,以探究题为主要线索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是探究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以探究思考题为线索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中,我设计出一组探究题:作者设想的三天光明生活带给海伦一种怎样的感受?三天的活动表达了海伦怎样的内心世界?分别找出具有代表性或是意义深刻的语句。海伦最希望看到的是哪一天?为什么?用一句话或是一首曲目来形容海伦的意志和精神,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些探究思考题,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了解、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及时地给予难点点拨,帮助学生领悟其精神境界,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思维拓展,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组织教学拓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内容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其思想教育意境还具有一定的空间,教师可以组织教学环节拓展活动,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教学《祖国山川颂》时,为了提高学生对祖国山河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祖国和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事先搜集一些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语段、照片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讨论,为教学活动增添生动素材,有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教育成效。此外,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也是拓展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如教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针对学生对职业选择与未来规划方面的不同观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辩论活动,让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交锋中逐步纠正片面观念,加上教师适时点拨,深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巩固教学成效。

3.开展角色互换。在一些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优秀生的思维引领作用。例如在古文复习教学时,我安排一些语文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开展复习内容讲解,从文学常识、重点字句理解、古今互译、重点语段分析及思想主题感悟等多个方面进行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个主题,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来教学生复习巩固,其中一些技巧与方法可以帮助其他学生增强掌握的效果,如学生总结出文学常识联想记忆法、重点字词归类记忆法,对于其他学生的帮助作用非常大,将教材内容通过学生的形象思维与自我总结进行处理,增强记忆的深刻程度,提高思维水平。

三、开展课外活动,拓展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师除了抓好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当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开展课外活动,深化语文教学成效。

1.组织专题研究活动。针对每一种类型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取一至两个教学要点进行深入研究,如文言文翻译技巧、语法知识要点等,通过这些深入研究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组织学科竞赛活动。结合教学进度安排,教师可以适时组织一些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竞赛活动,如文学常识抢答赛、读后感评比、古诗词背诵竞赛、语法知识竞赛等,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竞赛活动中巩固教学知识理解,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3.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是提升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如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经常存在素材匮乏、事例干巴的毛病,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带进广阔的社会实践之中,增强学生的实践感知,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感知来增强素材积累,为作文教学积累生动的素材信息。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新课程理念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拓展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语文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提升语文教学质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上一篇:营造和谐,张扬个性,享受生命 下一篇:突破常规教文言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