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输入与输出假说关照下的大学外语教育通识化研究

时间:2022-06-25 05:15:26

在输入与输出假说关照下的大学外语教育通识化研究

摘要:输入与输出假说移位于大学外语教育领域的通识化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创造。在该假说关照下的大学外语教育应基于通识化教育这一理论由以前的单一型、纯粹性外语语言“教学”转向以外语教学内容为主导的外语“教育”。大学外语教师应基于大学外语教育这一平台和载体,一方面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大量丰富输入信息量;另一方面要重视和加强输出信息训练,使大学外语领域的通识化教育和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协调合理发展,以此建立“通识化教育+专业教育”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能自然、和谐、均衡发展,使学生成为开放型、创新型、多元化的“生态人才”。

关键词:输入假说;输出假说;大学外语教育;通识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145-03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核心概念的界定就是要解决What的问题,即“什么是输入与输出假说?”“何谓大学外语教育的通识化?”及“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什么?”(注:本课题主要以英语为例)

1.输入与输出假说

输入与输出原本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概念,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一种基本操作,是用户和程序员交互成效的重要手段。输入与输出是通过流来实现的,即输入流(input stream)和输出流(output stream)。输入流是信息和数据从外部设备到计算机,而输出流是信息和数据从计算机到外部设备。受此启发,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将此理念移入到语言习得层面上,提出了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试图解答语言习得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怎样才能有效习得语言这个重大问题。1985年,加拿大语言学家Merrill Swain在吸取克氏输入假说和长期对浸入式(Immersion)学习调查的基础上延展性地提出了“输出假说(Output Hypothesis)”。Swain指出仅仅靠可理解输入还不能使二语习得者准确而流利地使用语言,从而获得多元化信息,成功的二语习得者既需要接触大量可理解输入,又要产出可理解输出。因此,以语言为基础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对以外语为载体的通识化教育同等关键和重要。

2.通识化教育

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识化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 education,liberal arts education”所蕴涵的思想和精神翻译转换而来。其涵义有如下几个特点:

(1)通识化教育的基本属性问题。通识化教育的基本属性就是人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其具有广泛性、现实性、前瞻性和民主性。通识化教育不仅是高等学校办学的一种理念或思想,而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或“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它是针对所有大学生的一种综合的、开放的和可持续的过程教育。

(2)通识化教育的目的问题。通识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学生实施“知识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识化教育应与专业教育相协调、相融合并统一到教育层面上来,在“多元文化”和“品质至上”的基础上,引导和教育学生以平等精神尊重并吸纳多种文化,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统一,使之成为“兼容并蓄、视野开阔、学识扎实、人格健全”的自由社会的公民。

(3)通识化教育的内容问题。通识化教育的内容就是教授学生作为社会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应熟知和掌握的知识及其所从事主要领域的事实和思想的技能化教育。这种教育是非专业化的、非职业化的、非功利化的,是间接为未来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外延及范围非常全面和宽泛。

3.大学外语教育通识化

大学外语教育通识化就是大学外语教师在对授课对象实施大学外语教育的过程中所进行的通识化教育。大学外语教育应基于通识化教育这一理论由以前的单一型、纯粹性外语语言“教学”转向以外语教学内容为主导的外语教育。大学外语教师应以大学外语教育为平台和载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培养高校学生用外语表述其专业知识,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用外语来拓宽视野,而且还要向他们传授人文知识、社会知识与国际文化,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思辨思想、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使他们的成才之路自然、和谐、均衡发展,使他们成为开放型、创新型、复合型、多元化的“生态人才”。因此,这种教育影响广泛,关系重大,大学外语教师承担着重大的教化责任。

4.输入与输出和大学外语教育通识化之间的逻辑联系

任何一个程序如果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就不会产生任何实用价值。输入是基础,是输出的必要前提。输出是输入的目的,反之又能促进输入。输入与输出两个终端环节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计算机的整套系统都是通过输入与输出来实现的,输入与输出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的过程。大学外语教育通识化也是如此。大学外语教师一方面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大量丰富输入信息量,输入流的大才能决定输出流的强劲;另一方面要重视信息输出环节,加强输出信息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其中,听、读即输入,说、写、译即输出)等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信息的输入。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大学外语教育通识化研究起步较晚

大学通识教育研究历史悠久。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通识化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之后,学界对它的研究和讨论是方兴未艾。到20世纪初,通识化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课。中国台湾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通识化教育;中国大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文化素质教育到通识化教育的探索,随后逐渐被教育界所接受并重视。但真正反映在大学外语教育上的通识化教育研究开端较晚。2007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要求》)的精神揭开了大学外语教育的通识化研究的序幕,使其有“法”可依,“法”所当然。该《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外语技能的熟练、全面,人文素养深厚,知识面宽广,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较快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创新型人才。由此可见大学外语课程在学科性质、教学目标以及教育内容上都体现了通识化教育的理念;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给大学外语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就如何寻求一条更加科学合理、完善有效地教改之路,增加输入流与输出流的流畅性,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联合中山大学于2010年5月在广州举办了“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化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该论坛所提出的大学外语通识化教育与课程设置改革思路势必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新思路,很可能成为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上一篇:以“行动学习”实践重塑组织竞争力的探讨 下一篇: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仿真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