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5 09:25:22

强化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教育作为人生教育里程的重要和启蒙阶段,如何让孩子们快乐、开心、主动地去汲取知识营养,而不是消极、紧张、厌倦地被动灌输知识,成为广大教师、家长、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应试教育在升学考试中的短期作用,而忽视情感教育在引领孩子步入科学殿堂的指引应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固然重要,但是以牺牲孩子的天性去追求虚无飘渺的将来实则是饮鸩止渴之举。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多年实践,浅析运用情感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建立老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们喜欢某位老师就爱上他的课,这门课成绩就好些;相反厌恶一个老师就会厌烦上他的课,这门课成绩相对就差些。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要想让这门课的成绩提高,就要先和孩子们“搞好”关系,让他们喜欢你,期待上你的课,这样他们才会以积极的、开放的心态来接受新知识,学习效果自然会显著提升。所以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共鸣,成为打开孩子们智慧大门的金钥匙。首先,老师要真诚、热心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习落后、胆小害羞的学生。多给学生以鼓励、关心、信心和帮助,“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其次,教师的表情动作要富有感染力。老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特别是上课时,老师在讲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再次,老师要善于用眼睛表达自己的情感信息,通过眼睛这扇窗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不同的表现,采用不同的目光,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切忌用鄙视的目光对待他们,那会损伤他们的自尊,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应当换之以一种期待、信任的目光让他们看到希望。最后,教师微小的细节也能消除与学生间的距离。一个无意中赞许的眼神,一个不经意间的动作都会传达你对学生的情感,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们,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运用情感引领学生步入数学殿堂

老师应当是以“导游”的身份引领学生步入数学的殿堂领略数学的神奇,而不是以“领导”高高在上的身份命令学生们被逼无奈地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身份、变换角度,运用情感引领学生们进入数学的神圣殿堂。

(一)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华罗庚曾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所以如何展示数学的美妙之处、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审美观,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比如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以及数学习题的趣味美,都会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热爱。要想培养孩子对数学的热爱,就需要老师们充分地展示出数学之美。

(二)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求知欲。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动脑思索,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应用来启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也很有用,提高了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学生一旦成了学习的主人,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学有目标,学有成效。

(三)保持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热情。数学更多偏重于理性思维,相比较语文,课堂上缺乏激情的表达,没有华丽的语言和个人情感,更多的是枯燥的符号和数字。尽管数学有着内在魅力,但是对于刚接触数学的学生们来说,往往会由于太多的枯燥而失去了起初的热情,所以如何在学生们有了对数学的热情之后,能持续保持住这份难得的热情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创设一定的情境,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的实际和学生们感兴趣的活动当中去。这就更要求教师要以情育情,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

三、构建家庭与学校和谐互动的情感氛围

家庭和学校都是孩子们受教育的场所,但父母的情感和行为对学生们会产生更重要的影响力。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父母一直相伴左右,家庭和父母的力量会在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中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运用情感教育过程中,不能只是学校和老师唱独角戏,父母和家庭也要积极配合学校,来共同完成对孩子们的教育。学校的情感教育也要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双方配合互动,让孩子们不仅在学校里愿意学习,回到家里在父母的情感教育下更愿意学习。

(一)构建老师和家长的互动机制。数学知识深奥枯燥,要想让孩子们在数学海洋中快乐邀游,岂是朝夕之间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来完成,因此就有必要建立起老师和家长的互动交流机制,制定统一的计划,按照统一的目标,定期或及时反馈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学生们在假期或放学后,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如果有畏难情绪,就需要及时得到家长的情感帮助,以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保持对数学的热情。

(二)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积极正面的情感教育。家庭教育和父母言行会对学龄儿童产生很大影响力,家长不仅要从说教上正面引导,更要从实际行动上正面指引,行胜于言。父母或者长辈的不健康言谈和行为会给儿童留下强烈的印象,尤其是在这些不良行为和儿童在学校学习内容相抵触的时候,儿童往往是习惯家庭行为,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

总之,在学生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才是能力,最后才是知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情感的培养至关重要,要做到这点,核心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关键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培养孩子们的对数学的热情。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

上一篇:浅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下一篇:基于Moodle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