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2-06-25 09:13:15

卫生内部审计职能的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现状,对卫生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现阶段如何强化卫生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卫生;内部审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52-01

卫生内部审计是卫生主管部门进行的审计和基层卫生医疗单位内部进行的审计,是卫生系统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手段。正确认识并恰当发挥内部审计职能,是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内部审计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对深刻认识内部审计的本质、全面推行内部审计工作、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促进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卫生内部审计工作发展情况的观察和分析,阐述了卫生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现阶段如何强化卫生内部审计工作提出建议。

1 卫生内部审计的现状

1.1 内审工作处于空白状态:部分领导认为只要财务部门把好关,就无需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由于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导致许多中小型卫生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处于空白状况。

1.2 内部审计组织和人员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应有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目前,由于管理体制上的行政模式,我国卫生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受领导及其他部门的制约和影响,没有独立设置内审机构,有些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包含于其它职能部门中,如办公室、财会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另外,内审工作被并入会计部门,由会计兼任,由于内部审计人员受各方利益牵制,致使经济监督活动难以开展,特别是由会计人员兼任的审计,其监督的恰恰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内部审计监督也就名存实亡了[1]。

1.3 内部审计缺乏法律依据,其业务开展尚无准则可循

1.3.1 我国内部审计的相关法规不健全:目前我国出台了两部有关审计工作的法律,①是关于民间审计的《注册会计师法》;②是关于国家审计的《审计法》。而我国当前内部审计的法规依据只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就导致了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国家审计地位上的差异,使内部审计的组织与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

1.3.2 内部审计法规不配套:虽然卫生部颁发了《卫生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但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没有规定,更没有制定内部审计准则质量控制标准,造成内部审计人员面对具体问题时无章可循。

1.4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一:卫生内部审计发展到今天, 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监督,而应向经济效益审计等方向发展。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内部审计标准说明》规定,内部审计师应具备统计、概率、计算机、线性规划、工程、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以保证执业质量。但当今内审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结构单一,素质偏低,如果不尽早改变这种现状,将会给我们内部审计带来很大的影响。

2 加强卫生内部审计的对策与建议

2.1 加大对卫生内部审计的重视:我们应做好审计法制的宣传工作,提高内审工作认识,从思想上提高单位领导接受审计、支持审计的自觉性,将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作为单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赢得有关部门的支持,使财务、后勤等经济业务部门主动配合内部审计工作,提供物力、人力、财力的保证。总之,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医疗卫生单位的自我约束机制,我们要务必保证审计部门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2.2 抓好内审工作组织机构建设、落实审计人员: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要由单位领导直接负责,不应附属于财务会计或其他职能部门,并且必须配置相应的专职审计人员, 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同时有关单位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行业审计条例,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和道德规范,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并为内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

2.3 保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保持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有利于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为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我们可采取如下措施:①严格执行审计回避制度。根据我国审计法第十三条规定:“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人应当回避。”[3],对于与被审计单位的领导或主要当事人有近亲关系或曾在被审计部门任职且离职时间较短的审计人员应主动申请回避。②扩大交叉审计范围。卫生内审可以采用由上级主管部门抽调各级审计人员,背靠背互相审计的方式,这种方法可有效避免审计人员手下留情的现象。

2.4 加强内审队伍建设:提高内审人员素质 目前卫生单位内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多数由财会部门或其他部门人员兼任, 缺乏专业的审计人员, 对内部审计工作不熟悉, 内部审计业务能力不强, 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严重影响了内审工作的质量。因此,要注重吸收相关专业的人才加入内审队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内审人员必然要参与到经济行为中去,所以内审人员必须具有会计、评估、审计、工程和信息技术等综合知识,以保证审计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同时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拓宽审计人员的知识面,逐步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3 小结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潮中,应提倡内部审计适度参与到经营管理过程中,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防止浪费,为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为卫生事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玉苗.西方现代内部审计理念和方式的特征[J].财会通讯,2009,172(6):26

[2] 刘 实.企业内部审计协助管理当局有效履行其职能[J].审计研究资料,2009,6:40

[3] 皮清明.现代企业内部制衡机制及审计的职能作用[J].浙江审计。2009,168(7):1-2

上一篇:浅谈消毒功能供应中心污染区与清洁打包区工作... 下一篇:消毒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