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活动单”设计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时间:2022-06-25 07:55:38

优化“活动单”设计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摘要】“活动单导学模式”是在实现高效课堂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它建立在对教材和学生充分地把握、了解的基础上,适用于较具挑战性和活动性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本文笔者就“活动单导学模式”中如何设计“活动单”,构建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活动单;高效

“活动单导学”是在“化教为学、化生为师、化静为动、化被动接受为自觉生成”的理念指导下的一种以“活动单” 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活动单” 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学生课堂活动方案.“活动单”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活动名称、活动方案、检测反馈等内容.活动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师本人风格以及学生实际预设的本班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路线图”. “活动单”重在“活动”,应围绕活动而设计,“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学生的“动”使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得真知,这才是“活动单”的真谛.“活动单”不同于教案,教案的执行者是教师,而“活动单”的执行者是学生.因此,活动单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巧设“活动单”,关注“活动单”设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我思索了以下几点:

一、面向全体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样的理念,在设计“活动单”时同样重要.“活动单”是为全班学生准备的“学习单”,在设计活动单的时候,要本着全体参与的原则,以班级大部分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点,设计“活动单”.同时,还应注意学生之间的客观差异,要能适应每一名学生发展的需要.

“活动单”中的活动要体现全员参与性,要让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都有承担的任务,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名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名学生的智慧潜能.每名学生的数学能力不同,有人善于作图,有人善于总结发言,我们要在活动中尽量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其中,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中,各司其职,各展所长.

二、内容精练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能做到的事情也是有限度的,所以在设计“活动单”的学习目标时,要立足于课堂,充分地估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心特点,给学生几个明确、能实现的学习目标才是实在.

成功的“活动单”设计必须言简意赅,学生阅读“活动单”从而明确要求的时间不比听老师讲一遍要求的时间长,并且知道该怎样活动(操作).课上,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活动单”的指令,开展各项学习活动.教者在设计“活动单”时要以最简练的语言来阐述活动内容,节约学生阅读“活动单”的时间.同时,要注意“活动单”内容的精练,切不可把“活动单”设计成习题集,练习只是活动的一部分,要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探索新知,解决矛盾,交流思想.

三、层次分明

活动单的设计要层次分明,各个活动之间要体现层次性,一个活动中的几个小活动也要有层次,要由易到难,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设计活动单.尤其是活动一的设计,一般是一节课的新授知识点,在设计时要分散学习的难点,由“活动单”中几个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完成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检测反馈”中的习题也要体现层次性,让不同认知发展水平的学生能尽自己的能力解决不同层次的习题.

比如在“检测反馈”中,设计一些开放式的难题,写上“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试一试!”“动动脑筋,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吧!”这样鼓舞性的话,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进行选择,让个别有能力的学生跳一跳,摘到高层次的“桃子”.

四、适度“提示”

“活动单”不仅仅是一个文本,它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师”,像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一样,能在学生学习遇到瓶颈的时候,给予提示或鼓励,它具有“导学、导思、导做”的作用.所以,我认为“活动单”中要多一些“提示”,要能帮助学生分散难点.“提示”是要点在疑处、难处,可以是思考方法的提示,也可以是解决策略的点拨.又如在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一节,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推导方法,则选用了“问题教学法”,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怎样推导?

(2)等比数列前n项和能否用类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方法?

(3)材料采用了何种推导方法?

(4)能否考虑出用其他方法推导?

(5)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的“活动单”中从三个方面给予了学生适度的提示:从钱数看,从计数单位看,画图也可以比较.这样的三个提示,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思考的盲点,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活动单”中,只是简单的一句:“你是怎么比较的?小组里交流.”那这样的一个活动就是流于形式的,学生根本无法讨论交流,或者说,大部分学生是无从开口的.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有时是心里知道那么个意思,却不知如何表达,这时,适度的“提示”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在坚持‘活动单导学’的教学思想和原则的前提下,不同学段、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型都可以对教学程序尤其是活动环节进行取舍增减.”所以,一份好的“活动单”应该是因人而异、因班而异、因生而异的.教者在设计、使用“活动单”时要灵活运用,使“活动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总之,“活动单”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教学——教为手段,学为目的.特别是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不是教师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进行,更不是课堂教学的装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提问也一样,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 下一篇:浅谈情景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