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拮抗剂防治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2-06-25 04:48:07

生物拮抗剂防治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摘要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真菌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极强的毒性、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特性,不仅能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而且残留在动物体内的黄曲霉毒素给人类食品质量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如何降低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环境友好型生物防治技术备受学者青睐。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利用生物拮抗剂技术预防黄曲霉毒素污染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高效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拮抗剂;饲料;黄曲霉毒素;防治

中图分类号 S816.4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231-02

Abstract Aflatoxin are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the fungus Aspergillus parasiticus and Aspergillus flavus,with highly toxic,carcinogenic,teratogenic and mutagenic characteristics,can not only reduc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animal,but also the residual aflatoxins in animal body brings great threat to human food safety.Therefore how to reduce aflatoxin in feed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The use of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biological control technology is favored by scholars.In this paper,the use of biological antagonists to prevent aflatoxin contamination in recent years was review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

Key words biological antagonist;feed;aflatoxin;control

料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长性能,是动物生存的基础。从食物链的角度来说,饲料质量最终会影响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黄曲霉毒素多达20余种,是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衍生物的总称,已确定结构的有17种[1]。黄曲霉毒素是自然界中已经发现的霉菌毒素中理化性质最稳定的,其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长期摄入此类毒素会干扰动物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致癌物之一[2]。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巨大,对动物生长性能有很大影响,已引起全球关注。确保饲料及畜产品安全的有效手段之一是防止黄曲霉毒素的继续危害。

1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1.1 损害组织脏器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可引起肝损伤[3-4]。主要表现为肝小叶中心坏死,黏膜下肌层和浆膜下积液,胆囊水肿,常因严重的肝脏内出血而导致动物死亡。磷脂和胆固醇的合成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抑制,脂类在肝脏的转运也受到影响,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最终导致肝肥大,严重时则导致脂肪肝。牛黄曲霉毒素中毒时,肝脏受损,而且无色素的皮肤对光较敏感,甚至出现下颚水肿、下痢以及严重的角膜炎或结膜炎等现象[2]。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早期肝脏先萎缩,随着时间推移,脂肪逐渐在肝脏上堆积并且肝增大明显。

1.2 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生育

黄曲霉菌产生的酚类可降低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与饲料自身的酚和其他因素作用产生的代谢产物可导致饲料的感官性质恶化、适口性差,影响畜禽体重及采食量。

1.3 抑制免疫机能,致癌和致畸

试验证明,黄曲霉毒素的致癌和致畸的能力明显[3]。黄曲霉毒素有损畜禽的免疫系统,造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降低,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程度增强,导致疫苗接种失败。

2 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2.1 生物防治技术优势明显

目前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防治途径主要包括3个方面:抗病育种、改进栽培技术、利用化学药物治疗。然而,各种治疗途径来说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抗病育种方面,尽管国内外已开发出一些抗侵染和抗产毒的种质,但尚未培育出理想品种,且即使是具有抗侵染和抗产毒的种质,也只表现出新鲜种子和经过短期储藏的种子具有抗性;在改进栽培措施上,加强收获、储藏、运输、加工中的管理,但环节多,难度大,效果也常常因为环境的影响而降低;在化学药物治疗方面达不到预期效果,且高浓度的药物残留既污染环境,又降低产品质量。如今各地政府将从市场中消除这些有害的化学物质纳为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部分[4]。预防是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最佳办法,而且生物防治具有更明显的治疗效果。黄曲霉的生物防治依赖植物和微生物,主要包括利用不产毒素的寄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株、植物源活性物质、拮抗微生物及其活性物质来进行生物防治。

2.2 不产毒黄曲霉和寄生曲霉菌的应用

通过在土壤中接种具有强竞争力的不产毒菌株,与土壤中已存在的产毒菌株竞争染作物,不产毒菌株侵染作物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产毒菌株的进一步侵染[5],从而达到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的作用,而且已侵染的不产毒菌株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作物。由于其治疗效果显著,已经应用于实践中。近些年来,美国环境保护协会注册了2株不产毒的黄曲霉菌株(AF36和NRRL 21882)用来防治棉花和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并在美国多个州的试验田中试用[6]。

2.3 植物源活性物质的研究

目前,开发植物性活性物质是农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从天然植物中寻找抗真菌药物用于食品保藏的研究成为焦点[7]。Sidhu等[8]研究发现植物的提取液可以相互协同共同抑制黄曲霉的生长及其毒素的产生,不仅可以避免高残留的化学农药,还可以无毒无公害地保护植物,应用前景广阔。K Reddy等[9]把大蒜和姜黄的提取物分别作用于黄曲霉毒素,结果表明,姜黄和大蒜的提取物均能抑制黄曲霉毒素。

2.4 拮抗微生物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

黄曲霉毒素热稳定性较强,一般难以彻底根除,但部分微生物可以吸附黄曲霉毒素,形成菌体黄曲霉毒素复合体,且活菌与死菌均可产生较强的吸附效果[10]。张建梅等[11]研究表明,在饲料中加入0.01%的脱毒剂后,饲料中不易被肉眼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可以被吸附;对于霉变严重的饲料,分散降低黄曲霉毒素浓度后,再加入0.02%的脱毒剂后,检测家禽粪便发现黄曲霉毒素B1的排出率可达72.3%,黄曲霉毒素在体内的残留得到显著降低。不仅微生物可以作用于黄曲霉毒素,微生物的提取物对黄曲霉毒素也有一定效果。酵母细胞壁内提取的葡甘聚糖与黄曲霉毒素具有较强的亲和性,两者的结合率可高达100%[12]。葡甘聚糖聚合物能够吸收多种菌毒素,而且吸收速度较快,因而被作为解毒剂广泛应用[13]。张妮娅等[14]把葡甘聚糖与铝硅酸类矿物按比例混合,进行体外吸附及动物试验,研究发现,两者的混合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黄曲霉毒素对动物身体机能的影响。

3 展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而动物性食品的安全与否首先源于饲料[15-17]。因此,必须加强饲料产业的管理和监督,防止霉菌及毒素污染饲料及其原料,从根本上减少或去除饲料中霉菌及其毒素,利用生物学防治的方法抑制或者吸附沉淀黄曲霉毒素,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期达到绿色无公害的目标[16-18]。

4 参考文献

[1] 陈静.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的防治[J].山东畜牧兽医,2001,95(5):13.

[2] 徐建雄.切末小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N].中国畜牧报,2003-04-20(10).

[3]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Overall evaluations of carcinogenicity:an updating of IARC monographs volumes 1 to 42[J].IARC Monographs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1987(Suppl.7):1-440.

[4] GARDENER K P. Bio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pathogens[J].The plant health instructor,2006(17):2.

[5] 魏丹丹,周露,初署,等.不产毒的黄曲霉菌对产毒黄曲霉菌抑制效果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4(6):92-97.

[6] CHANG P K,HUA S S T.Nonaflatoxigenic Aspergillus flavus TX9-8 competitively prevents aflatoxin accumulation by A.flavus iisolates of large and small sclerotial morphotyp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7,114:275-279.

[7] BOYRAZ N,OZCAN M.Antifungal effect of some spice hydrosols[J].Fitoterapia,2005(76):661-665.

[8] SIDHU O,CHANDRA H,BEHL HM.Occurrence of aflatoxinsin mahua(Madhuca indica Gmel)seeds:Synergistic effectof plant extracts on inhibition of Aspergillus flavus growthand aflatoxin production[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9(47):774-777.

[9] REDDY K,REDDY C,MURALIDHARAN K.Potential of botanicals and biocontrol agents on growth and aflatoxin production by Aspergillus flavus infecting rice grains[J].Food Control,2009(20):173-178.

[10] 鄢贵龙.黄曲霉毒素生物学去除方法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26(10):181-183.

[11] 张建梅,李国军,谷巍.生物脱霉剂对黄曲霉毒素B1的作用研[J].中国饲料,2009(5):21-23.

[12] 张学勤,李富强.霉菌毒素吸附剂的选择和应用[J].中国家禽,2007,29(24):47-48.

[13] 李梦云,陈代文.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几种脱毒剂的作用机理[J].饲料博览,2005(4):10-14.

[14] 张妮娅,姜梦付,齐德生.葡甘聚糖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作用[J].养殖与饲料,2007(4):56-59.

[15] 王凯,闫培生,王琢,等.HPLC分离黄曲霉毒素生防微生物的拮抗物及拮抗效果检测[J].食品科技,2011(8):32-34.

[16] 王凯,闫培生.利用拮抗物生物防治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10(10):47-51.

[17] 林庆森,李洪涛,周元军.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危害与防制[J].饲料世界,2006(8):10-11.

[18] 周元军.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与防治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5):913-914.

上一篇:黄酮类化合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下一篇:昆明市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