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 9期

时间:2022-06-24 11:25:44

大学校长 9期

大学校长在光鲜的外衣下常过着“环境乱、任务重、责不轻、待遇低、工作难、百姓嫌”的日子。

北京大学前校长周其凤,因在一些活动中哭、笑遭受讥讽和批评,自己曾无奈表示,当了校长之后,进入了“哭笑不得”的状态。以敢于抗争和试图改革为标志的朱清时被冠以“争议校长”,曾是中国少见的敢于公开和教育部唱反调者。他的勇敢和犀利,经媒体的传播,俨然成为教育界的良心。不过,这位盛名之下的校长,却在中国科技大学内部被私下认为是“称职的学者、不称职的校长”。浙江大学林建华校长更是还未上任时就在网络上遭到校友的质疑。一个个负面事例,不胜枚举。

一个本应受人尊重、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岗位,几乎到了遍受质疑、普遭微词的地步,甚至出现了“想害谁,就让谁去当校长”的冷笑话。是这些校长出了问题,还是社会出了问题?或二者兼有之?理想的大学校长什么样?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养和才能?

因法制不健全和长期形成的社会习惯,中国的大学几乎承担着无限责任,只要和学校有关的事情,学校几乎要一包到底。教职工的吃、喝、拉、撒、睡,学生的学习、就业、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等所有的事务或问题,一旦发生事故,相关人、政府、社会统统围逼学校,大学校长好像坐在火山口上,随时准备应付某些突发事件,而且根本无法按责任和法律程序解决。再如,谁都知道大学应静心教育和研究,但现在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教育评估的各种指标,使大学在教育规律和现实体系间备受煎熬。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未能清晰界定责任范围,领导和负责的协调就变成了书记和校长个人的关系问题,不仅影响工作,而且大部分人因此而活得很累。另外,大部分校长都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当校长几年很难舍弃自己的学术,不得已只能“双肩挑”。再考虑到大学知识组织和教职工知识工作者的特色,其工作过程和行为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校长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在当下的约束条件下,我们很难根本改变大学校长们的困境,只能依赖个体突破;现行的校长选拔委任制度下,也只能期待合适者的到来。但是,明确校长的责任和素养依然会有助于在位者做好工作。

毋庸置疑,不同的校长各有特色,但理想校长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认为:大学校长,首先是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当社会出现失范的时候,大学校长和他的教授们要出来发警示之言;第二,大学校长应该是社会道德的楷模;第三,大学校长必须是大学使命和教育理念的坚守者;第四,他应该是一所大学学科宏观布局的总设计师,具体如何办好一个学科则是这个学科的教授与专家的事。钱伟长提出,大学校长首要目标是培养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还有人提出,大学校长应该捍卫大学精神。关于大学精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如下观点可使我们从不同侧面理解大学精神:大学应具“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社会的现实价值的示范角色”;大学“育人第一,尊重科学、善于创新,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崇尚民主、从善如流,韬光养晦、江河万里”;大学应有“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敏锐的时代精神”。

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当下的中国大学校长至少应该做到:①制定愿景,明确理念,准确传达;②确定远大且能实现之目标,持续推进;③将时间和能量集中在发展主题或战略性问题上;④敢于反思、善于冒险,遇到机会快速变革;⑤不惧失败和阻挠,智慧坚守;⑥培育团队、选择策略、营造文化;⑦打造平台、全员参与;⑧建立个人与组织双赢机制。

上一篇:武汉大学徐丽芳教授出席2013菲耶索莱馆藏开发... 下一篇:CEO过度自信可促进公司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