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嵌入式”校企合作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发展契机

时间:2022-06-24 10:00:10

论市场营销专业开展“嵌入式”校企合作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发展契机

【摘要】高等教育是将自然人培养成职业人的过程,是以满足工作岗位需求为出发点,并通过劳动收入直接体现其价值的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而“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 因此开展“嵌入式”校企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契机。

【关键词】校企合作 市场营销 一带一路

校企合作是高校营销专业的生命线。目前,高校就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学改革做了探索,但仍不完美。鉴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本文提出校企合作“2+3”工学交替教学改革并加以探索和分析,期望能促进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一、高校营销专业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学科性质决定

市场营销是一个应用型综合专业,它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上,研究消费者需求和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及规律,并最终受到营销实践的检验。由于营销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要学好这个专业,仅靠课堂讲授、校内实训是不够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共同培养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营销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

目前营销专业的就业现状总体上仍供需两旺,但也存在着问题。企业需要具备现论与实践应用型人才,而从学校走出去的不少营销毕业生知识陈旧,同时也缺乏实践能力。造成学校的人才供给与企业的人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开展校企合作可以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提供信息,使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营销人才,从而解决营销人才供需矛盾。

二、我国当前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探索阶段,各方面还不成熟

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广泛普及,但还处于探索阶段仍不成熟。首先在校企合作并不深入能给学生实训实习机会不多。其次学生在企业实训实习的时间零散难以让学生对企业经营的整个运作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次营销专业的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上存在不足,难以指导学生应对企业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校对合作企业的服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合作动力不足

要想使校企合作长期运营,必须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很多企业与学校合作动力不足的原因就是“投入产出比”不平衡。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相对付出多收益少。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高校没有从企业角度出发,为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让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实惠实现双赢。高校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训场地培训学生,而不思考学校能为企业带来什么,会导致企业的不合作以及合作的中途流产。

(三)缺少一支“多面型”的教师队伍

目前来看高校担任营销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分三类:一类是从高校毕业的学生,他们都较年轻,基本上是从校到校,从学生到教师,他们虽然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却因缺乏营销实践,很难指导学生实践学习;二类是从其他学科转教营销专业的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这些教师理论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因而也不能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三类是从企业转入学校从事营销教学工作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是营销和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却比较缺乏,因此也不能很好地胜任实践教学。

三、校企合作如何融入“一带一路”

(一)要培养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联的应用型人才

“一带一路”高等教育政策对话应重点将沿线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特别是要与周边国家共商、共建、共享区域高等教育资格等级参照标准,促进高等教育资格相认,为区域人员合理有序流动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高校要在政府指导协调下与相关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调整专业结构,共建专业教学标准,合作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大力培养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联的工程技术、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高校要加强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国内境外实习锻炼机会,共同培养一大批适应境外工作需要的综合素质高的技能职业人才。

(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从“四合作”的角度。

应进一步挖掘校企合作深度,提高校企合作质量。根据营销专业及学生特点,结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特点,对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利用寒暑假,尝试分阶段,多学期制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教学,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的问题,另一方面促使了校企的深度合作,使校企合作形成体系,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实现校企合作的三方共赢。

四、结语

由于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注重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进行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更新机制,完善教材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该专业能够培养造就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较强应用能力的技能型营销专门人才,使学生顺利就业从而达到三方共赢。

本文是湘教通[2013]223号306课题:财经类院校嵌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光红、杨晨.校企合作创新内部化模式优化研究[M],期刊论文-东岳论丛,2007(3)

[2]王艳丽.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0.

[3]张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研究[D].南昌大学,2007.

上一篇:优化中职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对策 下一篇:构建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