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撑起一片幸福蓝天

时间:2022-06-24 06:49:11

用爱撑起一片幸福蓝天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外出务工的人员数量日益增多,留守儿童备受人们的关注。留守儿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且日益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突出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他们在生存、生活方面临教育、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关注留守儿童就成为全社会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现状 隔代抚养 城乡二元化体系

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家庭的生计外出务工,获取家庭收入,而子女则留在家中与老人相伴,他们就是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日益成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同时党和政府提出相关措施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留守儿童也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一部分,从其发展来看留守儿童就是指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一年,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与民生问题提密切相关,下面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解决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而对于农村地区,人们对“留守儿童”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有些农民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更不用谈对留守儿童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的生活中缺少父爱、母爱。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均存在问题,有一部分认为“读书无用”这些都是留守儿童的通病。但仍然有部分留守儿童在困难的环境中形成了坚强的品质。下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简要分析一下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生活问题

为了家庭的生计很多父母外出打工,这反映出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普遍困难,在生活中没有父母很好的照顾,缺少父母的关爱,在人格培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留守儿童的动手能力比较弱。父母在外一味的为了挣钱,用物质财富来弥补子女教育问题上缺陷,长期如此易使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同时自立能力减弱。

2.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由于大多数父母不在家或其中一方不在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集中体现在隔代教育上。隔代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老人们对下一代的教育力不从心,在学习上无法帮助下一代。因此很多留守儿童在学校依靠老师,回家后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导致孩子的自觉性下降,进一步导致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下降,行为习惯差,甚至有些孩子由于厌学等原因时常逃课去上网和与社会上的一些小混混在一起,这对下一代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此外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新生代的思想观念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大相径庭。这些矛盾也会引起留守儿童在思想及行为习惯等方面有很大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许多长辈对下一代的抚养中溺爱的成分太多,有的是过分的溺爱把孙子当做宝贝和小祖宗,从小任其发展对一些过分的行为不予指正等到孩子长大再进行教育就不能达到效果,因此思想间的矛盾也不利于解决隔代抚养问题。

3.留守儿童行为发展偏差和身心健康

由于很多的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长辈对孩子的管理能力有限,加上留守儿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养成抽烟喝酒等习惯。

父母外出子女多与长辈在一起,因为代沟的存在使孩子与长辈之间很难沟通,大多数孩子不愿意听爷爷奶奶的话具有较大的叛逆心理,从而导致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伤害。

4.父爱与母爱严重缺失

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生计到外面去打工,相当部分的外出务工父母都是在春节期间回家探亲,节后又要去找工作,有的父母甚至几年也不回家一次,这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就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越来越淡。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认为父母不管他们了,只给他们物质方面的支持而缺少了孩子与父母之间心灵上的沟通,由于距离使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灵距离越来越大。

而对于父母来说由于远离家乡和孩子,在精神方面不能给予孩子更多的东西,只能在物质方面给予补偿,就忽视了孩子思想方面的变化。不能否认的是父母们不得不通过外出务工来维持家里的生计,没有了工作什么都没有了,所以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得不面对将孩子和老人留在家里父母与子女分开这一现实。

5.整个社会缺少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在社会中和学校里有很多流行的词语,“非主流”就是其中一个,而这个词和留守儿童有紧密的联系,甚至很多留守儿童就是“非主流”的弄潮儿,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现实社会的矛盾无暇顾及孩子的精神生活更多的是从物质方面去关心孩子,同时我们是社会对留守儿童也缺少关爱,没有完善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在学校教育方面针对留守儿童做的工作还不够,从而导致很多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种典型:1由于没有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缺少心灵上沟通的对象,与外界接触较少,易得“自闭症”表现为自己封闭、行为孤僻和心理承受能力弱等。2由于父母不在家爱又不听长辈的话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完全养成了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行为习惯,花钱大手大脚等问题。

二、原因分析

1.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于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任然不发达,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据有关调查统计,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规律是数量与经济增长率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外出务工的人员数越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就越少,而经济不发达外出务工者得数量则会增加。

2.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

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谋求生计争取或得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父母进城之后也许会因为激烈的竞争自身难保因此父母无法将子女带入城市留在自己的身边接受和其他孩子一样教育。即使带入城中高昂的生活费用和教育费用也是父母无法支付的。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父母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自己出来谋生为了孩子以后有更好的生活而对”骨肉分离“的现实,因此在发展城市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发展农村,统筹城乡发展。

3.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人要接受很多教育,而人自出生首先要接触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人格和智力发展,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在外务工,没有时间和空间与孩子进行沟通或沟通较少,最多有时通过电话询问一下孩子的身体和学习,对孩子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变化却很少关注有的则漠不关心。这些易造成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不好、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发生变化等结果。

4.学校教育措施不力

在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现代教育资源匮乏,有些地方的教育观念仍然很旧,不能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同时留守儿童的家庭过度的将还孩子的希望推给学校。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矛盾在于:(1)学校教育中有不同性格和不同家庭出生的学生、学校的教学任务重和应试观念重,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健康发展。有些老师也就缺少了与留守儿童父母交谈的机会;(2)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时间相对较短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中有人认为留守儿童的数量少,因此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不够,没有多少具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写因素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严重脱节。

5.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不够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由于社会财富在分配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城乡差距扩大,但是CPI却在上涨,物价上涨速度大于收入增长速度很多农民不得不外出务工,整个社会更加注重物质财富的增长而精神财富的增长却相对滞后,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中人们更多的是从物质方面进行关爱,精神方面缺乏。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也正在侵蚀着留守儿童,所以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是不够的范围是不全面的。

三、解决措施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与解决同样重要。也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的必要措施。因此我们不能停留在呼吁层面上应从经济、社会、家庭和学校几个方面共同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

1.经济方面

要从更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首先要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更多的父母陪在孩子的身边。于此同时要努力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具体包括:(1)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2)繁荣农村经济,协调发展;(3)并要促进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结合;(4)小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5)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弥补城乡市场差异;(6)增强农民的购买力。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必须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核心地位,各级政府认真履行职能,建设服务性政府,关注民生问题做到“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大力培育农民的现代意识

从意识形态上消除二元结构,帮助农民完成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化。特别是培养农民的自主创新精神。

3.我国承受着数量越来越多而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而城市吸纳能力有限

因此,必须重新审定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方针与发展道路。我国城市化模式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启动科学合理的推进模式。

4.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交流和沟通,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目前农村大数委托监护人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帮助监护人学会与孩子沟通,学会如何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教育临时监护人真正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孩子的家长要与监护人经常保持联系,及时了解把握留守在家的子女在学习、生活和思想基本情况。发现有异常情况,对子女及时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5.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全面准确掌握其数量、家庭情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情况。增设校园热线电话,定期开展留守儿童与父母的电话交流,定期召开家长或监护人座谈会、创设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等,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和他们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6.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出台优抚政策,如取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上学的借读费;改善民工子弟就学条件,加大于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如文化传媒机构要严格审查宣传、播放、发行的各种作品内容,对违禁作品或违规操作的人和机关坚决予以制止,打击诱惑、骚扰学生的违法行为,使学生远离不良环境。

7.加强自我教育能力

留守儿童要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向着积极、乐观、开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好的方面发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主动融入到学校“大家庭”中,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关注留守儿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要求我们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需要我们去关爱留守儿童,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爱撑起一片幸福蓝天”!

上一篇:基于程序性知识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教案设计 下一篇:探析学生攀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