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易患胃下垂

时间:2022-06-24 06:30:37

“上顿陪,下顿陪,终于陪出了胃下垂”,小品中这句经典的台词让很多人以为,胃下垂是撑出来的,这是吃多的“后遗症”。无独有偶,有人将饭后放松腰带视为“最不健康”的习惯之一,内容是这样写的:“很多人吃饭过量后感觉撑得慌,常常放松皮带扣,这样虽然肚子舒服了,但是会造成腹腔内压的下降,逼迫胃部下垂。长此以往,就会真的患上胃下垂。”

吃得多的人就会患胃下垂吗?我认为,如果某人饭后需要放松腰带,那他一定是吃得过饱,既然撑得难受,放松腰带也无妨,这算不上什么“最不健康的习惯”。至于说经常这样就会患上胃下垂,则是言过其实。

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容易患胃下垂的人常常是那些体形单薄,腹肌乏力的人。中医认为,这种体质的人多因长期饮食失节,或劳倦过度致中气下降,升降失常所致。而那些胖子或每餐吃得过饱者大多腹部存有大量脂肪,可将胃托起,反倒不容易发生胃下垂。

胃下垂者可时常感到腹胀(食后加重,平卧减轻)、恶心、暖气、胃痛,偶有便秘、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同时可伴有眩晕、乏力、直立性低血压、昏厥、推腹有震水声、食欲差、心悸等症状。

对胃下垂患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方法。西医除对症处理和必要时手术治疗外,并无针对胃下垂的特效药。中医一般以补中升提为治疗原则,配合中药辨证加减,虽有一定疗效但不十分可靠。因此,单纯依靠药物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那依靠什么呢?依靠正确的进食方法。虽然这方面的措施看起来太“家常”,效果也不如手术那样直接,但它可靠安全又经济实惠,对改善或消除胃下垂症状、预防并发症十分有益,绝对不能轻视。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如果一次有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中引起消化不良。故这样的患者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餐-6餐为最佳。进餐的类别中主食宜少,蔬菜宜多,最好每日喝一杯牛奶,蒸一碗蛋花,饥饿时可吃几块饼干作为正餐的补充。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蠕动缓慢,即使一次进食量不多,但如果狼吞虎咽的话,吃下去的食物也会滞留在胃中。因此,胃下垂患者更应该放慢进食速度,细嚼慢咽,口腔对食物的咀嚼过程还会反射性刺激胃的蠕动,增强胃壁张力,这些都有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等症状。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主要责之于脾气虚弱,应略多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鸡肉、鱼肉、瘦猪肉、半熟鸡蛋、牛奶、豆腐、豆奶等,但要注意,尽量将这些食物做得可口细软些,以利于消化吸收。通过增加蛋白质摄入,可增加体力和肌力,缓解易疲劳等症状,也可改善胃壁平滑肌的力量,促使胃壁张力提高、蠕动增强。

总之,中医调理胃下垂患者非常注重饮食调理,水谷精微摄入充足,且易于消化吸收,一定会有助于改善病情。

上一篇:费尽心思的七彩炒饭 下一篇:用心做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