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习惯 成就幸福人生

时间:2022-06-24 04:35:45

题记: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放的德育资本。习惯的资本由于使用就不断的增大着,而且使人能够象经济界的物质资本一样,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宝贵的力量——有意识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厦建筑得越来越高。

2007年九月,沐浴着铁岭市教育年的春风,承载着清河区区委、区政府的厚爱,我们第一小学于开学前喜迁新居。崭新的校舍、全新的领导班子、几校合一的新成员,打造了一所由24个教学班构成的新的第一小学。继承原一小的光荣传统,我们将学校特色定位于养成教育,把“养成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的校训牌匾挂在教学楼前醒目的位置。因为我们深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为此,几年来,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实效”的育人观念,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为依托,以“养成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为载体,强化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着力推进“养成教育特色校”建设,努力构建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育人氛围,提高了德育工作实效,促进了学生发展,收到了一定效果。

一、树立养成教育人人有责观念,构建全员育人的管理机制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由校长陈红任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德育处领导及值周生组成考核小组,每天对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反馈。

2.明确养成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德育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提升学校内涵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使德育内容更加丰富,我们在工作中主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重点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确定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民族精神教育的重大意义,将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和精神品质。二是重点开展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待人、诚信为人、诚肯做人。三是重点开展养成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清河区第一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完善师生值周检查制度,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总结,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建立一支作风正派、思想过硬、业务精良、方法先进、率先垂范、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每学期开学初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师德案例和教育反思,引领教师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教育事业的典范。

4、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突出做好学科养成教育渗透。充分利用各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二、打造艺术化育人环境,营建快乐和谐育人文化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教育行为之妙在赏心,学校环境建设之妙在悦目。清河区第一小学在校园结构布局上,按照人文化、生态化的构想,处处体现校园环境的艺术化。学校铁艺围墙、方砖操场、塑胶跑道、人造草坪足球场、自动化大门、现代化教学楼、学生水冲厕所等在建校时就围绕着整体设计的原则,追求和谐,融教育性与美感于一体。写在教学楼二楼阳台上的校训醒目耀眼;教学楼楼门两侧的办学目标、校风、学风等一目了然。通过校训、校风等标语造型设计透射出独特的校园感染力,体现学校的精神风貌。校园净化、绿化,通过开展“每人一棵树,我与小树共成长”的活动和关系单位的帮助,我校于07年秋开辟了桃李园,栽种了环校人中杨和垂柳,为师生营造赏心悦目的氛围,并使之与优美动听的音乐相配合,使学生在优雅的视听环境中耳濡目染,使高尚的品德和艺术修养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教学楼正厅悬挂着教育方针;楼道的两旁有提示学生遵守纪律、保护环境、轻声慢走等警示牌。走廊墙壁围绕校训“养成良好习惯 成就幸福人生”张贴了“老师的话”,让学生在亲切的感觉中感悟好习惯的重要。在各班教室外的墙壁上展示学生的书画作品,启迪学生美好心灵,促进学生健康、自主、和谐地发展。教室布置窗明几净,有班风、国旗。桌椅横竖成线,窗台有花,“班级风采”板报图文并茂。成立校园广播站,发挥广播系统的作用,让校园成为欣赏艺术的殿堂,愉悦学生心灵,提高美的感受和艺术修养。课外活动规范化,通过学生艺术节等各种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上好艺术教育活动课,通过绘画、手工、器乐、舞蹈、合唱等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三、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拓展课程资源大世界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我们着重在课堂上下工夫,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习也是一样。学生学习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为了让整个班级在课堂上形成一种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良好氛围,积极做好班级干部和头20名同学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起好的带头作用。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渠道,更是拓展教学资源的主要途径,只要你细心,在现行小学教材中,到处可以找到德育的切入点。而学校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对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直接起到了导航的作用。我们学校在充分利用这些教材的同时,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编了校本教材《小学生礼仪规范细则》、《小学生要养成的良好习惯》、《乡韵》、《弟子规》,把它们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并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学校定期抽查。由于校本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贴近,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孩子们的书包里时刻装着这些书,除了在校本课上学习外,他们还利用课余或自习时间翻阅,用以对照自己的言行,规范自己的品德和习惯。

四、充分发挥班会和少先队主阵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要加强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必先让学生懂得规范的要求,养成良好习惯,自觉遵守规章,充分利用班会课让学生系统学习新颁布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清河区第一小学养成教育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做到熟记于心,在生活中依据守则要求,规范自己行为。为增强实效性,根据上级的安排,我校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评价细则又重新进行了调整,我们把全校学生分成三个年龄段,依据学生的实际和认知能力,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全校掀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的热潮,各班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下,增强道德认识与情感体验,通过具体的的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真正做到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上一篇:班主任德育工作 下一篇:朗动的市场定位:要里子也要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