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房屋裂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6-24 02:33:45

建筑房屋裂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房屋裂漏严重影响业主的使用,也成为业主投拆的主要问题,笔者根据这几年施工现场的经验,总结了房屋建筑裂漏的主要形式,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关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现场实践工作发现,房屋裂漏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屋面渗漏、外墙渗漏以及楼地面渗漏。据此,笔者反复实践和总结,制定相关应对措施,为防治建筑房屋裂漏提供参考。

一 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处理

1、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地下室混凝土裂缝的易发部位一般在大体积混凝土底板、薄壁结构(如墙、板、梁)、施工缝与变形缝等部位。混凝土和易性不好,粘结不良,在施工过程中分层离析,混凝土表面产生干缩裂缝、温度裂缝、不均匀沉陷裂缝。后浇带或后浇缝的浇筑间隔时间过短,施工缝设置不当均会产生地下室混凝土裂缝。

2、地下室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1)防治混凝土不密实及混凝土裂缝,在材料选用上,对厚大混凝土采用低热或中热性水泥配制,在配制混凝土中掺人适量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以减少水化热量,选用良好的级配骨料,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合理选择掺合料及外加剂的种类和掺入量,使其要满足混凝土泵送要求、降低水化热及混凝土收缩变形。

(2)在混凝土的施工中需要控制好塌落度大小、浇灌顺序,同时要控制好混凝土构件的内外温差,避免温度梯度过大而产生温度应力,形成温度裂缝。分层浇灌混凝土或推移式连续浇灌,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出现冷缝,混凝土终凝前,要多次抹压,消除表面塑性裂缝。

(3)混凝土的浇灌振捣技术对混凝土密实度很重要,振捣时间宜在5~15s,尤其是混凝土新旧接口处,建议采用两次振捣技术。混凝土结构验收后,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减小环境温度对结构变形的影响,如地下室要及时回填土等。

(4)薄壁结构如墙、板、梁等采取增配构造钢筋,使构造筋起到温度筋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抗裂性能,配筋应尽量小直径、小间距。薄壁混凝土结构的水平钢筋宜设在外侧,以抵抗混凝土的外部保护层的收缩裂缝。

(5)后浇带或后浇缝间隔时间不小于60天,用膨胀水泥混凝土封浇。施工缝的构造宜取用企口缝,在底板(有足够厚度,一般要大于500mm)留设的后浇缝或后浇带宜采用阶梯级缝,外墙的垂直缝宜用凹缝,外墙的水平缝宜用凸缝。内墙的水平缝和垂直缝,顶板的垂直缝,柱子和设备基础的水平缝等均采用平缝。

二 屋面渗漏处理

1、屋面渗漏原因分析

建筑市场内防水材料规格、品种、品质繁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操作工人施工质量意识淡薄,防水层的厚度达不到设计及规范的要求,防水涂膜厚薄不一、涂刷不均匀。平屋面、天沟和檐沟的排水坡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排水路径不畅通,管道接头不牢,密封程度不好。做完防水后未进行有效的保护,造成屋面防水层的破坏。

2、屋面渗漏防治措施

(1)刚性防水层应采用细石防水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厚度不小于50mm,分格缝间距不大于3m,缝宽不大于30mm,且不小于12mm。

(2)卷材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眭防水材料做泛水,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3)天沟与屋面板接缝、落水管口及穿屋面管道与屋面接缝处要清理干净,填缝细石混凝土或砂浆要密实,防止开裂。避免天沟、落水管、管道出屋面处由于防水涂层及嵌缝材料施工不良而引起离层、起泡、剥落而漏水。

(4)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捧,分格缝下粘贴不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屋面防水层保水养护不小于14d,并施工完毕后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

三 外墙渗漏处理

1、外墙渗漏原因分析

工人在砌体施工中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砂浆强度不达标或干砖上墙,砂浆中的水份被砖吸收,造成砂浆强度偏低,导致砖和砂浆分离,砌体整体刚度下降,产生墙体裂缝。外墙抹灰层一次性打底太厚,未采取适当加强措施而产生裂缝,墙体层表面太光滑,结合不良,外墙大面积打底而基层未设分格线,产生不规则收缩裂缝。

2、外墙渗漏防治措施

(1)严禁干砖上墙,控制砂浆配合比,保证砂浆饱满度,水平缝要满铺砂浆,用勾抹子仔细补喂灰浆勾填的方法来保证外侧竖缝质量。外墙砌体砌筑完毕应尽量避免凿打,如有预埋暗管,砌筑砌体时可事先在安装管道位置两侧留通缝,缝间竖向每隔600mm留拉结钢筋,拉结筋伸入墙内各250mm,砌后浇C20细石混凝土;同时对诸如脚手架眼、缆绳孔等造成的墙体缺陷要先修补完成后方可打底粉刷,不留隐患。

(2)对于温差造成的裂缝,首先应把龟裂的打底层凿去,加上钢丝网,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分层抹实,而后再进行面层施工,就可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达到减少墙体渗漏的目的。顶层窗下八字裂缝、窗下竖向裂缝等现象出现可采用在顶层窗台加通长配筋混凝土封顶窗盘的方法,增强刚度,消除裂缝。

(3)对于基层产生裂缝,首先要保证外墙打底不得太厚,对局部太厚处要采用钢丝网加强。外墙打底应分次、分层,打底在终凝前要防止暴晒或雨淋,加强养护。做好分格线,特别在装饰面层为无分格线的面砖、马赛克等外墙上打底也应在适当位置留置分格线,用油膏填缝后,方可上面层。

(4)在外墙铺贴过程中要有挤浆工艺,且在勾缝前要全面检查空鼓情况,勾缝要保证密实度,勾缝完毕后要注意湿润养护,密缝擦缝不得遗漏,勾缝深度要严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最好勾成圆弧形平缝。

四 楼地面渗漏处理

1、楼地面渗漏原因分析

楼地面渗漏主要发生在卫生间与穿楼面管道四周及地漏部位。楼地面渗漏主要是结构层本身有裂缝,找平层空鼓开裂,导致渗漏。防水层施工前没做好楼板的修整和放坡,防水层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穿过楼地面管道未做套管,或套管高度过小,管道及地漏四周缝隙未嵌实。

2、楼地面渗漏防治措施

(1)混凝土楼面施工时,必须振捣密实,随抹压光,在结构层上应做10~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作为防水层基层,该基层必须平整坚实。如基层有裂缝或凹坑,需用1:3水泥浆或水泥胶腻子修补平整。

(2)防水层是卫生间地面防止渗漏的关键所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

(3)防水材料分涂料和卷材两大类。防水涂料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并且通风良好,固化后的防水层应牢固、干实、无起泡,厚度不得小于1.5mm。防水卷材要铺贴严密,粘贴高度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防水层施工完毕干实后,应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

(4)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座标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穿层用套管高出楼面不小于100mm,缝隙内嵌防水油膏;穿越楼板孔洞,浇筑砼时振捣密实后,支管周围做高出地面10~20mm阻水圈。管道部件安装后做水压、通水试验,发现渗漏,及时维修,补漏。管道及地漏四周缝隙嵌入密封胶予以封堵。

五 结束语

建筑房屋裂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很可能产生裂漏。房屋裂漏是质量通病,但并非不可避免,只要我们能对此引起足够重视,严格按规范、标准精心施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同时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就能有效地控制裂漏问题。

上一篇:有关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的研究 下一篇:消焰剂炸药对雷管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