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发展与外向经济问题研讨

时间:2022-06-24 09:01:07

技术教育发展与外向经济问题研讨

1职业教育助力经济腾飞

总结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很容易发现一个规律,就是他们毫无例外地重视职业教育,在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上舍得投资且均有丰厚回报。德国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发达而且有序,各行业能工巧匠比比皆是,成绩斐然;战后的日本一片废墟,连日常生活用品都极度匮乏,但重建时第一件事就是发展教育,他们不惜举债办教育,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日本通过各类带有强制性的普及培训,迅速提升了在岗员工的整体技能素质,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经济就超越了西欧,跻身于世界强国,仅次于世界霸主美国,创造了让世界瞠目的人间神话。这些靠技能兴国、靠职业培训发迹受益的国家,都深切地感受到,职业教育是实现经济腾飞的翅膀,在这方面的投资不能吝啬,这种投资虽然巨大,但回报率非常可观。这种投资可能不会立即得到回报,但却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若干年后,一代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会使多项高技能产品问世,效益相当丰厚,绝对物超所值。各个不同的国家应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发展道路,但国与国之间又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国外发展职业教育的许多经验,同样适用于我国,可供我们借鉴。

2我国职业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由于政府的日益重视,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目前已占据了半壁江山,为社会和基层各单位输送了大批专门人才,职业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不断凸显。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提高生产一线员工的技能素质,个别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甚至不惜重金将员工送到国外考察和深造。目前看来,提高员工素质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职业教育和企业自身的专门培训。职业教育从来不会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它随着经济发展形势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生产力没有发展到一定高度,社会没有日益强烈的市场需求,职业教育便无从发展。目前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但职业教育相对滞后,中、高技能人才不能批量涌现,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我们虽是加工业大国,但在国际分工链条中只能从事低端技术加工,利润微乎其微,发达国家凭借高端技术获巨额利润,占有我们的剩余劳动。从管理方式、规则、理念等方面看,我国不少企业只注重引进外资、引进设备这些硬件,不注重提高员工的技能培训,他们总是抱怨员工技能差,素质低,没效率,却不肯投资进行培训,长此以往,企业便会由于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遭遇生存危机,甚至走向破产倒闭。国内外市场竞争如此激烈,高技能人才缺乏是我国的软肋,我们不得不将一些本来可以到手的利益拱手相让,失去了许多获利的机会。造就千百万高技能熟练员工是当务之急,只有大力发展职前的职业教育和职后的职业培训才是唯一的出路。国家和企业应有国际视野、战略高度,只要肯大手笔投巨资发展职业教育,在不久的将来员工的技能水平就会迅速提升,经济效益很快就会显现,经济发展定会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3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

3.1要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进入21世纪后,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外商的巨额投资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由于科技进步,使大量高科技产品流入国际市场,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和变化,使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日益呈下降趋势,我国原来的优势日益变成劣势,这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60%的出口商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既然参与国际竞争并希望成为大赢家,就必须遵循国际市场的运行规律,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开发和利用高新技术,扩大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比率,这无疑对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明确的和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和提升职能内涵,必须让所有员工都明白:职工仅凭一技之长便可终身受益的时代将不复存在,必将被身兼数职、一专多能所取代,要掌握多项技能,提高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明确要求员工从单一的专业能手型向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学校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场所要明确社会需求,准确、及时地评估市场形势,掌握市场动态,致力于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只有拥有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才能摆脱困境,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应当拥有的份额,令世界刮目相看。

3.2职业教育要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理论上讲,职业教育最大的优势是能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职业学校面向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服务,日益成为向企业输送专业技能人才的基地。所以职业技术院校必须明确办学的宗旨和目的,必须考虑行业、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自身的性质、特点、发展趋势设置专业,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岗位的适应性,按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要求来设置课程,将它作为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编制课程、实训的出发点。目前,许多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找工作仍然不乐观,以前总认为是供大于求的缘故,其实并不完全是市场没有需求。也有人指责毕业生仍以“天之骄子”自居放不下身段,找工作过于挑剔,高不成低不就,这也只是一面之词,而且有失公允。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应承担更大的责任,许多职业学校在培育人才时与社会和企业需求脱节,实训少,毕业生眼高手低,不能立刻胜任工作,通常要经过半年才能熟悉和适应工作,有人戏称是“半成品”需要回炉再造才能使用。企业反馈的信息是毕业生们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胜之能留。”职业技术院校要站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重视他们的需求,为用人单位服好务,输送合格人才。超过不掺加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强度。若能选择较好的早强剂来提高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则能进一步扩大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范围。(2)无论粉煤灰的取代量是多少,粉煤灰掺量对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的影响都较大。随着混凝土龄期增长,其影响程度逐渐减小;龄期达到90d时,水胶比成为主要影响因素。(3)在具体的实体工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不同水胶比和粉煤灰取代量进行试验设计,建议粉煤灰用量在15%左右。

上一篇:口腔医学专业校企合作实习问题 下一篇:法制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