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绽放光彩

时间:2022-06-24 09:00:21

让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绽放光彩

摘 要:生活中有数学,存在着数学思想,要把生活和数学有效地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是人们对生活实践规律的总结和升华,数学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高中数学新课程也提倡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更加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数学生活化教学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精神的,开展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要途径。

一、创设情景,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数学课堂生活化的前提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堂教育要使学生获得终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必须开放小课堂,走向社会,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为此,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进行教学,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木工师傅弹墨线的方法,实际应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数学知识;自行车架、房屋支架、钻机铁架的骨架中,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一些商店的捐帘门、安全门是借助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一幅画、一幕舞台的设计,都有它的中心,这个中心往往放在黄金分割点处使人感到更美。

二、用生活化实例引入数学概念

教材中所涉及的数学概念都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都有着各自的实际背景,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重视从实际问题去引入概念,抽象出概念,使现实问题数学化。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去领略发现的过程,培养其应用数学的兴趣。而不要简单地把由“实际问题”引人数学概念看成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在引人数学概念之后,也有必要对所依托的实际问题去做更深入的研究。

如在“二面角”教学中,教材是这样引入的:“生活中,修筑水坝时,为了使水坝坚固耐久,必须使水坝面和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时,也要根据需要,使卫星的轨道平面和地球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如此引入,必然会使学生对二面角有了具体形象的感性认识,但也许是受课堂教学时间及新课内容的限制,教材没有对其相关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教学中,本人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些思考题:①如何测出水坝的二面角?②决定水坝二面角的因素有哪些?③如果你作为一名工程总设计师或主管领导,该怎样修建水坝?甚至可以与三角函数结合去构造更多的实际应用问题。选用一个实际问题有时仅为引入一个概念,岂不可惜!充分发挥实例的长效性,做到一例多用,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新课题。

三、运用生活化数学作业使学生感知数学的应用

学生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获取数学知识外,也可以通过数学作业来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高中数学教师在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方面一定要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使所布置的数学作业实践性、目的性、针对性并重。高中数学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加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的实践活动,在布置和设计数学作业时要以学生的已有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求数学问题的好习惯,在巩固和拓展数学知识的同时,感知和体验数学的实际广泛应用和重要价值。比如,在学生学习了有关数列的知识后,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按揭贷款购房研究”布置为作业,使学生通过对这一作业的了解和正确认识,进而更深刻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数学作业生活化的方式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地使学生感知到了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当下的教学课堂已经一改枯燥的板书教学模式,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完善的教学手段也不断地涌现在课堂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适应新形势和新的教学环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多媒体具有独特的课堂教学优势,其有独特的直观性、形象性、大容量性,而且多媒体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生活化,使学生实现在生活情境中学习和感知数学知识。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利用课件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生活化地展示出来,使学生更清晰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知识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要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具体感知将数学知识实现从抽象思维到直观感知的转化。比如,高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几何画板的引入充分体现数学的实验性,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指导,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不断发现和创造。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上的优势,构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体系,不断研究个性化的问题,使自己的数学乐趣通过生活化的数学得以充分发展。

五、利用开放题促进数学教学生活化

答案不固定或条件不充分的习题;条件有余需选择或条件不足需补充,或答案不固定;有多种正确答案,结果是开放的问题;问题不必有解,答案不必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习题。这样的数学题我们称为开放题。开放题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信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数学提供素质保证。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加强课内外知识的互联互通,积极开发生活中的教学资源,采用灵活的、生活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积极探究数学规律。这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月微.从生活化的角度探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1,(13)

[2]彭磊.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浅探[J].中学教学参考, 2015,(8)

[3]张雪松.例谈高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5,(5)

上一篇:关于初中美术素描教学方法的探讨 下一篇:新课改下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