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之探究

时间:2022-06-24 07:56:14

小学音乐欣赏之探究

音乐欣赏是音乐学习的基础。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音乐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模式往往是:初听、复听、再听,然后分析速度、力度、情绪、旋律走向变化、调式,等等,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途径,这种教学方式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水平呢?

一、通过完整聆听来欣赏音乐

马克思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音乐是听觉艺术,而音乐欣赏应以聆听为主,新课标倡导音乐教师在欣赏课堂中应该让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例如一年级的教材《口哨与小狗》,我在教学中就是让孩子反复完整地聆听。孩子在聆听的过程中,就会模仿小狗摇头晃尾,一副顽皮可爱的模样,还会学着吹口哨,不用老师讲解,孩子就已经了解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意思,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轻而易举地就听懂了音乐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通过律动表演来欣赏音乐

表演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欣赏教学中,在孩子对所聆听的音乐作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后,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即兴创作发挥,表演音乐,有利于孩子感受音乐情绪,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径,这样就避免了音乐欣赏课的枯燥无味。例如在听赏《蓝天白云》这首曲子时,我让孩子们在聆听完后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情绪,边听边唱边表演,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结束以后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听着熟悉的音乐下课,而是唱着《蓝天白云》,踏着音乐节奏,表演着动作走出教室。在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依然能隐隐约约地听见他们哼唱着《蓝天白云》的旋律,表演一些动作,可爱极了,令我倍感欣慰。

三、通过视听结合来欣赏音乐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的话,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需要聆听,才能感受它的美,但也不能只停留在听觉的阶段。在音乐欣赏课堂上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多元化地帮助学生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同时也开阔了孩子的音乐视野。在欣赏钢琴作品《雪橇》时,我首先引导孩子欣赏描绘冬天和雪橇的图片,让他们进入大自然情境之中,再去聆听《雪橇》的音乐,音乐一开始我便问他们:你们听到了什么?马上就有孩子回答:“在冬天,一个性格爽朗的小伙子在雪橇上放声歌唱。”通过图片与音乐的结合,孩子立刻能感受到乐曲的情境,感受到外国器乐曲的风格。

四、结合多媒体来欣赏音乐

多媒体教学易于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等不足,给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欣赏《我的祖国》时,孩子们都非常熟悉,就是因为太熟悉,他们听音乐时只是感性地去欣赏,觉得音乐非常优美动听,而不能真正理解这首曲子,以及它带给人们心灵深处的触动,只是浮在音乐的表面。所以我在让孩子们欣赏这首作品时,先介绍音乐的曲式、结构,再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接着把《我的祖国》以视频的方式进行欣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歌曲的意境,而且可以使他们从视频中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拓宽想象空间,既理解音乐形象,又领悟音乐的内涵。

实际上,欣赏音乐的过程从抽象意义上来讲,就是潜移默化地感悟美的本质过程。并且音乐欣赏教学也是启迪儿童智慧,丰富儿童想象力,培养儿童创造力,发展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做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走进他们的心灵。我想只要音乐教师敢于创新,灵活教学,音乐欣赏课堂就一定会更精彩。

上一篇:如何做好高职班主任 下一篇:有效分层教学运用于音乐课堂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