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桂:一亩田挑战袁隆平

时间:2022-06-24 06:44:06

10年来,致力于培育一种名叫“多功能核不育系”,超级杂交稻的粤北老人陈良桂,一直在他的一亩试验田里默默耕耘,努力无数,收获无期……

初秋时节,粤北山区的空气如同凝结一般,闷热让人窒息。挑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早晨,陈良桂带着客人进了自己的试验田。

稻子已经灌浆。数千株密集地植在一片方形畦田里。田里没有水,泥是湿糊状的。带细齿的稻叶锐利地刺向空中,稻谷青青,压满穗子。

这是6月底播的种。9月底就会成熟。届时需要和官方的统一对照种进行比试。如果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种,就能通过审定,取得合法推广资格;如果通不过,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有的育种家,搞了一辈子育种,育出来的品种不少,但能通过审定的一个都没有。”

73岁的陈良桂穿着凉鞋,拎着一只塑料袋,手机用绳子别在裤腰带上。他走在畦径前面,脚步沉稳但没有多少声响,像是小心翼翼地踩在一个梦上。

“他这辈子有可能白忙活,”韶关市农科所副所长蓝日青说。当着陈的面他一点也不遮掩自己的疑惑――“白忙活的可能性是99%以上。”

10年来,陈良桂致力于培育一种名叫“多功能核不育系”的超级杂交稻,这种稻子据说集各种优质基因于一身,米质优、口感香、株形好、产量高、抗性强。一言以蔽之,是“百里挑一,难乎其难”。

自从1970年代袁隆平一举击破水稻不具杂种优势的偏见后,中国依靠杂交稻养活了占世界25%的人口。袁隆平由此也确立了自己举世无双的杂交稻育种霸主地位。他已用两系超级杂交稻实现了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现在不光是要解决吃饱的问题,更要解决吃好的问题。袁隆平也是在向既高产又优质这个方向努力。我们是竞争对手,我们互相竞争。”陈良桂说,“希望我们能走好运。”

一亩试验田

想要挑战“杂交水稻之父”吗?

是的。在韶关市区以西6公里外西河镇的那一亩薄田上,陈良桂做着这种几乎是毫无指望的努力。此前10年,他一直埋头在这片田地问,自己不事声张,也要求助手们对外一声不吭,保持沉默。

“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很难预料。”他说,“失败了,我也可以掌握一些东西。”

如今他已不再介意向外人公开自己的“秘密”。他把少数外来参观的人带到田里,在那些分散种植的不同系代的品种问穿梭。一个品种一个品种让人家看,告诉人们如何使它们之间发生关系,从而培育出想要的杂交稻。他坚称自己田里已经出现了好的苗头。

在一道水沟和一小排没有生机的藤条后面,他正在田里尝试进行“多功能核不育系”的选种。

这些稻茬的完整原形都是一些不育(不结稻谷)的禾苗,是通过前期各种繁琐的代系杂交转换之后才出现的结晶,香型好、耐存活。但他必须想办法让它们结出谷粒。

“高温不育,低温可育”,这种禾苗一般只在摄氏23.5度到22度的温度之间,才会抽穗结实。眼下显然不是结实的季节。他要延长他们的生长期,以便可以拖到10月中下旬气温降低。于是他将它们的株杆全部割去,使之重新抽芽长叶。然而这种植物的生长周期一般20多天就可以完成。但这时候大约是9月末,广东恐怕还很难出现理想的适宜温度。因此,“长出来之后,还要再割一次,直到它在自然气候下结实。”

天冷下来后,担心它们不结实,他们还需要用小塑料袋一株一株地将这400株稻子分别套起来,用细绳绑住,用这种土办法加温。“现在太麻烦了,如果我有大棚,可以让它们进大棚。没有大棚就用这种笨办法。”

得到种子后,他还要再次进行广泛的测交,让它与不同品种之间发生杂交,方式多半是由技术人员按照事先确定的意图对它们进行人工授粉,使不同品种的水稻植株在花粉联系中受孕。此后,通过各种指标的对比和取舍,从中筛选出一个强优组合。

这种杂交稻选育工作目前已经进入第六代。陈良桂为此花了7年时间。这7年就是在不同品种之间倒腾。重复着大致无异的工序。但若要将所有品种的优势基因依靠杂交手段集合于一体并稳定下来,起码需要8到10代才能最终完成。如果不是在海南岛,通常耗时需超过10年。

他掏出笔来,在一张纸上画出简略的操作步骤。从杂交品种的父本和母本开始,顺序由杂种第一代一直勾勒到杂种第八或第十代的产生与变化情况,以便帮助他很好地说明这些虽然简单,但听起来还是有点让人发晕的程序。

古板的人

“他是一个古板的人,不会变通。”蓝日青说。他对陈良桂的那些规范性操作流程感到厌倦,“我认为用简洁一点的办法就行了。我经常和他有争执。”

“这些程序,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漏。”剃着板寸头型、发白如雪的老人坚决地说道。

通过重复性的精细筛选和分离,田里的1.5万株稻子最终符合要求的也许只有5到10株。

10年时间蹲在一块田里尽干这种几乎完全重复的事情,惹恼了他的两位助手。他们对此不以为然。名叫巫素芳的女助手说,有些地方看一眼就清楚了,为什么还要这么麻烦。

“烦也没办法,你想偷懒是不行的,除非你不想做这个。”陈良桂说,“我们只有通过大量的数据比较和综合性状分析,才能进行淘汰取舍。这必须坚持。”

陈良桂对他的两位助手没有什么意见,只认为他们有点过于急功近利。他们是他的支持者,而且随他一道坚持了10年。

“我们走出去,人们就说连女的都是这么粗的。”巫素芳伸出一截结实的膀子来戳戳点点地展示着。这时候,大家正在谈论陈良桂的那双典型的“泥腿子”,趾甲上堆了一层只有经常下水才有的黄褐色斑纹,皮肤是干皱的。

焦虑的多数

光靠抛洒汗水是很难超越袁隆平的,这一点他们无疑已经清楚了。

短短一个小时内,蓝日青对陈良桂进行了数番打击。他认为陈育出来的稻种优势不一定比别人强。在这个高科技时代,每个机构培育出来的杂交稻品种差距已不明显,不可能出现什么“霸王组合”。在推广上,“可以用你的,也可以用别人的”。

但陈良桂一点也没有显露沮丧的神情。因为他掌握了一种名叫“灭草松敏感致死基因”的杂交技术。一旦含有此基因的多功能核不育系杂交稻育种成功,就可以解决两系杂交稻面临的两大难题。

两系杂交稻一个致命的问题是“高温不育、低温可育”,但可育温度只在摄氏23.5度到22度之内,稻子才会结实。在缺少先进育种条件的时候,气温的波动性几乎是不可捕捉的,这给杂交稻的育种工作带来风险。如果杂交稻携带了“灭草松敏感致死基因”,可以将那1.5摄氏度的可育温度再提高1到2摄氏度,减少繁殖难度。

这种基因还有助于防止稻株在自然条件下自行相互授粉导致的育种失败。许多时候,杂交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掺杂了自交结出的假杂交种,没有杂种优势,产量不高。农民购入稻种之后损失严重。如果稻种含有“灭草松敏感致死基因”,配以一定的灭草松除草剂。在育秧的过程中就可以杀死那些假杂交种。

“有了这种基因,当秧苗长到两片半叶的时候,就喷灭草松除草剂,杀死自交种。这样农民没有损失了'育种人也可以避免赔得倾家荡产。”

上一篇:共和何在? 下一篇:煤炭资源整合被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