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环境”语境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

时间:2022-06-24 03:44:44

【摘要】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客体是中介社会事项的刺激,即重大事务或热点信息尤其是与高校师生利益相关的诸多事务,是网络舆情的直接刺激物与态度指向。我们把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事件,分为...

“拟态环境”语境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

【摘要】大众媒介通过新闻选择和,影响公众对什么是当前最重要问题或事件的感觉,而网络则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即每个人都能由这个特殊平台讨论和传播某类信息。在这样的语境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维模式和舆情传播方式迅速发生着变化,原本就相对复杂的大学生舆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研究其特点及发展趋势成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关键词】拟态环境 舆情 场域 趋势

大学生舆情是指在一定范围和时期内,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校内外一些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著名的舆论学家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一种反应,大众须由媒介或人际传播的信息来进行思考、判断和选择。①日新月异的网络传播技术,使得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形态中最有活力和占主导性的舆论形态。互联网为数以亿计的网民提供了重复选择、、讨论某类信息,制造舆论热点的手段和方式。在这样的语境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考和舆情传播方式迅速发生变化,大学生舆情也自然有了拟态效应,使原本就相对复杂的舆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研究其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拟态环境”中的舆情主客体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十分敏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走在“拟态”的最前端。这个群体不仅随时面对网络信息的诱惑,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网络舆情的制造者、传输者或是策应者。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喜欢接触新事物、信息素质较高,但也较为情绪化、易被他人特别是有领导力的人物意见影响。这两种群体特质相互作用,使大学生成为高校环境内接受和传播网络舆论最重要的主力。同时,大学生群体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关系稳定性强、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大、群体和组织认同感形成易,这些特征使大学生群体较其它社会群体更易形成共性目标,很容易就大家都感兴趣的某一热点事件达成共识进而在高校环境内造成较大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客体是中介社会事项的刺激,即重大事务或热点信息尤其是与高校师生利益相关的诸多事务,是网络舆情的直接刺激物与态度指向。我们把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事件,分为两大类:一是校本意义上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主要是指高校内广受学生关注的与师生学习、生活、权利、情感密切相关的事项。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校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学习与考试、奖助学金及评优、求职就业、入党等热点信息的关注度较高。二是非校本意义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具体包括国家国际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国家管理视野中的重大形势政策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及各种社会突发事件。②在所有调查话题中,既是网络热点又涉及到校园安全的“李刚门”事件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热点话题(占比59.0%)。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场域特点

第一是参与主体身份的隐匿性。大学生舆情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环境下形成和演变的,这个演化的场域,被称作大学生舆情空间。网络营造的“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而是以现实环境为蓝本,或多或少存在偏离,在这样的空间内,隐匿自己的身份显得非常必要,也甚为常见。在笔者的调查中,网络成为大学生初次获得信息的首位信息源,在他们获得热点信息后,进行二次传播最主要的方式仍是网络。隐匿身份的参与者使意见表达更加充分,网络形式下的“拟态环境”基于原发并且客观的立场,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但是,参与主体的匿名性脱离了社会身份意识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使大学生网民在享受舆论自由的过程中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无法界定。

第二是互动交流频率高。传播者是影响“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单个传播者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导致“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偏离,但可能在众多传播者的努力下得以缓和。网络空间里绝对高频率的互动交流形成了动态的、更为客观的“拟态环境”。作为虚拟网络舆论空间的一分子,大学生网民能即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在一段时间里,热点信息传递及时且高度共享,传播者与反馈者之间的交流也会对每一个参与主体的想法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影响。网络舆论空间参与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推动了共同关注的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甚至能够促进有关决策的制定和改变。③

第三是信息分享开放程度高。互联网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言论一旦,世界各地的网络参与者都有可能看到。“低门槛”的网络空间使用,使现实世界里显示个体身份地位的那些象征被弱化。基于网络“拟态环境”的“弱把关”,大量不适合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在网络中迸发,使网络构建的“拟态环境”比传统媒体更加丰富和多元。社会角色单一的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方式与学校系统、社会系统以及个人等外界信息源交流和联系,使意见得到表达、沟通和反馈,使问题得到解释和解决。

第四是非理性言论聚集与扩散。基于网络的“拟态环境”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客观真实有时被忽略,这种效应被称作“沉默的螺旋”。众多身份隐匿没有责任约束的参与者在虚拟网络舆论空间即时交流互动,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下形成的“共识”具有很强的狭隘性,一方面,不跟随主流的言论往往在短时间内受到众多参与者非理性的攻击,网民通过跟帖、“盖楼”、刷屏等方式制造声势,过激言辞大量存在,真知灼见被口水战掩盖。另一方面,有失公允的倾向性言论得到更多关注。“拟态环境”中,随着大量参与者对倾向性言论重复解释和反馈,意见迅速集中并传播,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情绪化的参与民意,者的倾向性言论,甚至错误的反馈意见使网络评论活动发生偏向,从而放大了对社会的危害。④显然,这对于大学生网络舆论空间是一种损害。

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趋势

第一是在高网络普及率的大学生群体中,网络舆情的研究与管理愈发重要。《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⑤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30.2%。本次研究调查显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得热点信息的第一信息源,有66.4%的学生表示自己首次获得热点信息源自网络。“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在这样的影响中,大学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成为某些热点舆情的制造者。

第二是门户网站的影响力减弱,“灭火”的难度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调查结果,大专学历及以上网民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7.6%,是主要的使用门户网站获取网络新闻的人群,然而,网络新闻使用率同往年相比则呈现走低趋势,这种影响力减弱的现象与“自媒体”发展走高有着重要关联。“自媒体”中,“闲言碎语”(如微博发表内容被限制在140字以内)使新闻事件难以被全方位解读,众多个体片面的、概括化的解读很容易造成事件的误读和歪曲,同时通过裂变式的转发,“灭火”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有的门户网站把关不严,网络的真实性饱受质疑,拟态环境的客观性优势受到挑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网络是学生首次获得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而在信息不一致时大学生更倾向于向传统媒体、正式组织和人际关系这三类信息源求证。

第三是微博成为信息获得的重要渠道,自媒体的“拟态环境”效应加速实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调查结果,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持续爆炸式增长,达到2.5亿,微博成为网民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本研究调查中,微博紧跟QQ、新闻网站挤进前三名,成为大学生从网络获取信息的主要信息源。众多个体在网络中建立“自媒体”,将信息传播对象分解成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微小单位,重构了“拟态环境”。⑥“关键词”、“标签”等由数量庞大的“自媒体”拆分和提取的“微内容”使得网络背景下的“拟态环境”变动更为频繁,微博的“粉丝”机制以及“点击率”排名公开的实时更替生成了新的结构价值。

第四是手机即时通信改变网络使用习惯,在舆情传播和制造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调查结果,截至2011年底,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4.15亿,即时通信使用率增长至80.省略/,2012-01-16。

⑥陈航:“新媒体与‘拟态环境’”,《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111~114页。

上一篇:文科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中的政府权责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传统报业的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