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编辑活动中的人文关怀

时间:2022-06-24 02:38:28

试论图书编辑活动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需要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呼唤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在图书编辑活动中,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需求,关注人的存在的文化之根,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问题,从而推进社会主体的人格、意志与品格的完善,达到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

中图分类号 C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9)02-0152-04

人文精神是反映人类对人的生命、尊严、价值的关切和以人自身的发展为中心的一种价值取向。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自我关怀,即对人作为“人”的存在的高度关注,对符合人性的需求和生存状况的关心,对人的主体地位和尊严的维护,对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求。正如笔者曾经提出的,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需要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呼唤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坚守和重塑编辑理想,就要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在编辑活动中充分关注人的精神追求与完美,关注个体的价值和境遇。从而推进社会主体的人格、意志与品格的完善,达到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现就这一话题再作进一步探讨,以期引起更广泛深入的讨论。

人文关怀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编辑活动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需求,使人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

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已向市场经济转型。市场经济是通过竞争机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体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体现社会公平,使经济发展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条件而不是目的本身。这不仅需要与之相应的制度设计作保证。而且需要与之相应的人文精神作支撑。必须看到,市场经济对利润的追逐,导致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导致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无止境追求,从而使人忘记了物质生产的目的、人的自身发展需要和人的存在的真实意义。丹尼・贝尔说:“一旦新教伦理脱离了资本主义,剩下的只有资本主义的贪利和享乐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也就失去了它那卓越精神。”缺乏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的市场经济,只能蜕变为裸的物欲和贪婪,这种情形,在任何条件下的市场经济都有可能出现。市场经济的天然本性和社会转型期的特征,使得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的精神出现困境,如信用缺失、道德失范、精神空虚等。这实际上是物质至上时代的人文困境。克服市场经济下人的精神困境,必须通过在市场经济中高扬人文精神。导人人文关怀才能达到。这是当下文化的职责,是出版界和出版人的职责。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重人文关怀。要把编辑策划的目光更多地放在人的价值、意义和精神需要上。人的自身发展是更高层次的发展,精神需要是人的更高层次的需要,人文精神是更高层次的文明象征。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图书市场充斥着物欲、暴力、等题材的图书,一些作品热衷于描写没有精神只有肉体的人的糜烂生活,描写为追求物质利益而不择手段相互倾轧的现象。似乎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全部。这种情况只能导致人文精神在市场经济中的进一步丧失。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趋势是相悖的。美国传媒业在很长时间也存在类似问题。由于受商业利益驱动,美国媒介逐步丧失新闻理想和社会责任,把关注点放在猎奇、炒作上,有的甚至不惜制造假新闻,沦为牟取商业利润的机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传媒业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试图回归媒体的本来功能价值,承担其应负的社会责任。这就是以纽约大学教授杰伊・罗森最早提出“公众新闻学”概念兴起的公众新闻学运动。这一运动提倡“普遍的团结是社会和道德秩序规范的核心”,提倡正面有益的新闻,蔑视负面和分裂的新闻,提倡发表使人团结而不是分裂的材料,发表巩固和提升社会精神的材料。美国传媒业的公众新闻学运动,对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发展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出版编辑工作,不但要通过编辑出版经济科技类的图书,推动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进步,而且还要通过编辑出版人文类图书,寻求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推动人的自身发展和精神文明进步,使市场经济发展还原其本真的目的和意义。

为此,图书的策划编辑活动,首先要关注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状况和社会生活的主流,反对以猎奇心态搞策划,为哗众取宠搞策划,把边缘、另类当作生活的全部和社会的主流。要用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美好来激发人的生活热情,揭示人的存在价值,肯定人的生命意义,促进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促进社会精神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其次要关注人的丰富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精神追求。要向读者提供关于精神享受的作品,为读者构建精神家园,提供心灵慰藉,倡导积极的生活方式,升华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摒弃功利主义和物质至上,消除精神贫乏,降低人的空虚感、失落感、焦虑感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感,从物质压抑、悲观厌世等桎梏中解脱出来,摆脱市场经济的伦理困境。最后要关注人的主体地位,明确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反对见物不见人。要在物质世界中展现人的精神世界之美好,在物质力量中展示精神力量之强大,彰显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彰显人性的光辉和精神的力量,从而把人作为人大写在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过程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相互交流和交融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地球村里的人,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生活方式日益趋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所谓“身份危机”问题,即“我是谁”的人文困境。在编辑活动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注人的存在的文化之根,从而确证个体的文化身份,确证每一个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真实存在。

民族国家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政治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的有机结合。国家公民的个体存在,必须在以民族文化为纽带的身份意识下,才能获得自己作为本国家、本民族一员的身份确认。文化身份意识是民族成员对其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遵守,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识。“现代意义上的文化、民族与国家是不可分离的。文化是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基础和联系的纽带,没有统一的文化就没有统一的民族和国家。反之,没有独立的国家也很难有完整的文化”。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不仅需要资源、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作保障,而且需要民族文化这一软实力作保障。作为文化载体的价值观念、政治理念、哲学思想、法律制度、伦理规范、等,是民族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国家的国民身份认同和民族身份认同的核心因素。生活在某种文化共同体中的人。通过文化获得情感归属和族群归属。换句话说,文化是其作为本民族成员一份子的身份证。没有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身份意识,就不能形成民族的自我意识,难以形成自己的归属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造就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使文化共性的聚合不断拓展和丰富。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不对等输出,又形成了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实际入侵。这极可能导致出现民族文化危机,即文

化民族性的消解,使其失去民族身份认同的功能。人们一旦失去对身份的文化认同,就意味着失去了人的存在的根,成为身份迷茫的“漂浮物”。这就是全球一体化中的“身份危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融入世界,成为地球村的一部分。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如此多民族能够稳定有效地统一在同一个版图上,靠的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纽带。生活在海外的几千万华侨华人不忘记自己是中国人。靠的也是这个文化纽带。但不可否认,与强大的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还不占主流地位。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交融中,中国文化还相对处于弱势。目前,文化领域的“西强中弱”现象明显,文化产品如电影和图书的出口逆差巨大,青少年一代对西方文化的接受甚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趋于“西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减弱。如前所述,当个体丧失了对身份的文化认同时。其存在就失去了“根”。一个没有“根”的生命,是不真实的生命。而一个民族的成员失去存在的根。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因此,在对外开放中,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对内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中华民族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和竞争力,保持中华民族文化作为身份认同纽带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强化人的存在的根的意识,是人文关怀的核心所在。在图书编辑活动中,应当加强对中华民族文化选题的策划,并且着重于对文化身份意识内容的策划。在当今世界,民族文化力量的提升和文化身份意识的强化,主要是通过民族文化产业来促进实现的。图书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应当成为塑造民族文化身份意识的重要力量,使文化身份意识成为推进当代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挖掘、整理和出版,记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和积淀的文化因素中最深层、最基础、最牢固、最优秀的部分,保持民族身份、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的独特性,即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保持民族个体生命存在的文化根源。其次要注重当代核心价值体系的选题策划,弘扬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符合时代特征、适应时代要求的价值观念,引领文明道德风尚,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从而使个体在时代潮流中不迷失自我。最后要注重对西方优秀文化成果的引进出版,大胆吸收世界人文精神的积极成果,同时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使中华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分当中发展壮大,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增强活力,从而使个体增强在参与全球一体化中保持民族文化自我性的能力,增强在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身份的能力。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的强国之梦,中国正在快步迈向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与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的现代化相比,人的现代化建设任务更重。在图书编辑活动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问题,推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本质最完美的体现,指出未来社会应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设计中,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构成了目标的重要内涵之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要求,提出了一切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的理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人的现代化建设,就是通过人的精神生活领域的建设。推动人在关系、能力、精神、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其结果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作为人的本质的全面实现。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本质是一致的,统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内涵之中。“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由于我国是一个生产力较落后的国家,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集中在经济领域,我国快速走向工业化和信息化。工业化、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它使中国加快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要求人的现代化与之相适应。应当说,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现代化得到了长足进步。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人的主体意识、民主意识、独立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创造力不断激发,个性不断释放,人的个体素质总体上得到很大提升。但不可否认,与物质的现代化建设成就相比,人的现代化建设远远不够。某些群体和个体中的人甚至被淹没在物质的现代化当中,丧失了自我,丧失了人的本质,成为物质的“奴隶”,被物质世界所奴役。环境污染对人的生存条件的破坏,经济利益对人的关系的扭曲,竞争对人的精神和个性的压抑,以及生存状况恶化对人的尊严和生命价值的贬低,等等,无不体现了在物质现代化面前人的现代化缺失。

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在日益增长的物质力量中高度重视人的现代化问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文化建设的职责所在。在图书出版的编辑活动中,应注重对关于人的现代化的选题策划。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

一是关注人的主体意识养成。人的主体意识是对人的自我存在方式、独立自主活动、主体与外部世界关系等内容的自主性反映,包括自我意识、自主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个性意识等,集中反映了人的现代化水平。优秀的图书应当唤起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品质的现代化建设主体,使人在市场竞争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广泛的民主政治参与中确立自我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在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获得主体性确证。

二是关注人的公民意识养成。公民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和社会文明发展对人的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确证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条件,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发展的水平。优秀的图书,应当是传播先进思想观念、政治理念、伦理道德的载体,应当大力培育具有坚定信仰和理想追求、爱国主义和集体观念、民主法治意识和科学理性精神、正确荣辱观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只有具备这样素质的人,才能说是现代化的人。

三是关注人的能力养成。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包括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个性发展成为可能,就是能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现代化的人是自为的人,即掌握劳动技能、把握客观规律、按照人的需要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人。图书是知识的载体,要发挥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作用,必须不断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的知识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把人的潜能发挥出来。

四是关注人的情感和个性养成。精神生活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丰富健全的情感和个性是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征。马克思设想在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里,人人都是艺术家,都有权利和能力进行精神生产。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生产出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艺术那样的作品,而是说“每一个有拉斐尔的才能的人都应当有不受阻碍的发展的可能”,即消除了精神生活的阻碍因素。人们认知的才能、抒情的才能、审美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施展,情感都能得到充分体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推进人的现代化建设,就要通过繁荣的图书出版和高水准的图书产品,满足人们在文学、艺术、音乐以及体育、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情感需要,使人们的情感丰富、情趣健康、个性健全,精神生活全面发展。

上一篇:学术自觉: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 下一篇:成鹫“通海”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