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前个体道德内在结构的不良状况及其调控

时间:2022-06-24 01:47:04

试析当前个体道德内在结构的不良状况及其调控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 不良状况 道德调控

论文摘要:当前个体道德素质结构中存在看认知表层化、情感淡漠化、意志薄弱化、需求外在化、理想世俗化、信念缺失的倾向,必须从调整道德认知结构、引导道德体验、激发道德需求着手,通过道德调控,培养和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

作为个体人的道德由于社会经历、社会角色以及生理上的差别,其心理品质必然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然而作为同处一个社会中的人,其个体心理品质也会带有社会痕迹的共同性的一面。在共同性中具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心理品质。本文所要透视的是部分人或相当部分人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不良品德因素,并就此提出调控措施。

一、对个体道德素质结构不良状况的透视

1.从个体的道德能力系统看,存在着道德认知表层化、道德情感淡漠化、道德意志薄弱化的倾向。

在正常情况下,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的基础,它促使道德情感的形成。而道德认同的产生、道德情感的形成,又会巩固和深化道德认知。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认知中伴有情感,情感中带有认知川。然而,由于在社会大环境中,自觉形式上的社会主流道德意识与自发形式上的社会道德意识及其行为多元化相并存的局面,使得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出现了复杂的情形。一方面社会主流道德倡导一心为公、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通过传统的灌输型或道德主知主义的模式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这种教育过于抽象化,从概念到概念,忽视道德体验和道德认同过程,人们得到的仅仅是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缺乏个性情感体验的情况下无法得以深化和巩固。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由于西方价值观的进人及其影响,以及利益主体多元化和现实利益的驱使,使得现实生活中自发地产生并存在着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及其行为与社会主流道德具有明显的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使得人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体验也出现了不一致性或相互脱离。个体在理论层面上所认知或掌握的社会主流道德,需要到生活的实际层面去体验,需要在体验所形成的道德情感中去深化,而当个体在自发进人实际层面时往往会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冲击下获得与所掌握的道德知识和“概念”相反的体验,导致道德认知与道德体验的不一致性。这也使得社会主流道德在个体中缺乏环境道德认知直观和道德体验。因此,个体道德认知过程很少有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伴随,由于缺乏道德情感的参与,道德认知只能停留在“抽象化”、“表层化”层面。同时,也由于道德认知过程中缺乏道德体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也就无法深化,必然出现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淡化或缺憾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知”、“情”、“意”没有形成紧密的关联,甚至相互脱离,这种相互脱离的状态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口是心非,即说的和想的不一样;或者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或者说起来清楚,考起来明白,而做起来“糊涂”;或者为人处事、行善做好事缺乏常性等等。

2.从个体的道德动力系统看,存在着道德需求外在化、道德理想世俗化,并伴随着道德信念的缺失。

真正的“道德需求是建筑在高度自觉的、完全自律的、依靠内心信念来满足的一种需求”。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等价交换、追求效益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规律和原则迅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直接动摇着以利他和自愿付出为基石的道德本质的根基。在市场经济中,一方面,道德教育使人们从社会规范、社会要求中了解到怎样做人、怎样追求。另一方面,现实告诉他们功利是现实的、实惠的甚至是的。对照之下,他们不同程度地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但“规范”又使他们不愿意做“缺德的人”。伦理思想的矛盾与冲突,使得他们既有道德需要,但这种道德需要停留在表面的、外在的状态,缺少深层次的自觉的、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要求。因此,当他们处于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就能较为理想地表现自己的道德人格,当他们处于一种不良的道德氛围中,或者在缺少一种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同一个人可能将出现不同的道德表现。

更进一步地看,在个体道德需要外在化和非自觉性的影响下,加上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强烈冲突,个体的道德理想出现功利化、世俗化的倾向,尤其是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倾向于功利主义。表现在一些青年学生关心一己之私远胜于关注公益事业,找一份好工作,挣一份高薪代替了对知识、真理和价值的追求,对人生的意义、幸福、荣誉的真谛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对“金杯”的追求胜于对“奖杯”的追求。而对于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其理想人格的追求处在既不做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但也不损人利己,而是互惠互利,双惠共生;既不是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但也不惟我独尊、惟利是图,而是权利与义务对应,付出与所得平衡。在个体的道德需要表面化、道德理想世俗化的状态下,个体的道德信念必然处于缺失或模糊状态。

二、对个体道德素质结构不良状况的调控

(一)调整认知结构,促进道德认知的深化

个体道德结构“知识化”“表层化”倾向,使个体对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认知始终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层面,直接影响了道德认知的深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首要的任务就是调控好道德认知的纵横维度。

一是夯实道德认知的基础。道德认知的基础,不是道德知识本身,而是实践。实践是道德认知形成并最后得以巩固的基础。只有对道德认知的内容,有所经历、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道德认知的内容,从而自觉“内化”道德认知的内容,形成深层的道德认知。为此,要求个体在道德认知的全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尤其要突出实践性,不仅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要突出实践性,而且个体在消化、吸收、“内化”道德规范的过程中也要突出实践性。我们一方面要调控好社会道德环境,为个体“内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个体在道德认知过程中大胆实践,并为个体提供道德实践的多维空间。

二是拓展道德认知的广度。当前个体的道德认知仅仅处于对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的把握上,道德认知面过窄过小,道德认知的狭窄化,必然使道德认知缺乏向纵横延伸的融通性,直接影响道德认知的深化。鉴于此,我们对道德认知的调控点要放在拓宽其文化知识结构上,大力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在开展教育的同时,积极创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给人以熏陶,潜移默化地“内化”人文精神。要使个体认识到,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既是知识,也是思想方法,是一种人生智慧,是真善美的统一。这有利于培养人的科学精神,提高人的思想水平,增强人的辨别和选择能力,使人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些都有助于改善道德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深化道德认知的目的。

三是拓伸道德认知的深度。道德认知能力的形成,是道德认知深化的标志。因此道德认知的拓深,重点要放在培养判断、选择、创造等认知能力上。这就要求在对个体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或者在个体形成道德认知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说明各种道德观念产生的背景、涉及的道德现象所体现的关系,让个体对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深刻的认识;第二,要让个体亲自参与或调查了解不同道德观念产生的道德情境,真正面临各种道德冲突,体现由这些冲突引起的困惑,锻炼道德思维,从而正确把握各种道德观念的真正内涵和产生的原因;第三,在个体正确把握各种道德观念的前提下,引导个体反复在实践中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对个体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进行评价、分析和实践反馈,用制度强化其积极的选择,惩罚不良的选择,帮助个体提高辨别和选择能力;第四,要在提高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的前提下,指导个体在复杂多变的新环境中,运用道德认知进行创新,培养道德创新能力。

(二)引导道德体验,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体验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朱小蔓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实际上“情感教育是情绪唤醒、主体感受与体验的过程”。我们要重视体验在道德情感培养中的作用,加强对个体道德体验的调控。

一是调控个体的道德生活体验。要引导体验者回归生活世界和自然之境,自主参与真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其有所遭遇、有所运思、有所领悟,诱发其情绪、情感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体验者对周围关系世界的融通性越强,他照应周围关系和意识越强、道德智慧越高,其行为的道德性也越高。比如一个人不仅能看到自己以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如家庭成员、血缘关系、亲朋好友等,笔者注)或物的存在价值,而且能够肯定他人、他物以及与自己关系不甚密切的人和物的存在价值,也就是他不仅能对“熟人”,而且能对“陌生人”进行道德关怀,这样的人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水平必然更高。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体验者对周围关系世界,特别是人际关系的融通性体验。

二是指导个体阅读优秀的文学文艺作品。诗歌、散文、小说、音乐等文学、文艺作品最能唤起人的激情、燃烧人的情感,让个体阅读优秀的文学文艺作品能够从中得到鼓舞,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和道德情感,使个体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热爱家乡的情感环绕中,在优秀文学文艺作品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三是要创设一种与道德教育要求相一致的“自然、真实”的活动及情境,让个体置身于其中,通过其自我感受产生道德体验。为此,要大力营造良好的集体舆论、社会舆论、融洽的人际氛围和优美的的人文环境,进行社会和家庭环境的优化,让体验者在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中获得道德陶冶。

(三)激发道德需要,形成深层的道德需求

首先要调整道德教育,把道德需求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道德教育尚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略个体的道德需求。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注重激发个体的道德需要。要从个体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需求出发,因势利导,使个体的实际需求朝着道德需求的方向发展,在道德教育中渗透需求的引导和激发。

其次要引导个体发现道德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人的本能,美好的事物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需求和向往。道德是真善美的统一,一个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其身上必然闪烁着真善美的光环。因此,我们要引导受教育者从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迹中、从高尚人格的美好形象中、从英雄人物的勇于献身中、从平凡人物的默默奉献中,体察发现道德美,从而激发人们的道德需求。

再次要引导个体体验道德幸福。道德教育必须让道德主体体悟,道德不仅是一种约束、一种牺牲,而且能从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惟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比如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进行赞扬、表扬、肯定,使其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开展“助人为乐”活动,使个体在帮助他人,使他人得到快乐与满足的道德行为中体验到自我满足与幸福;道德教育使道德主体从有利于集体的思想行为中获得荣誉和尊重,产生自我肯定的深刻体验等等,从而促使他们以高度自觉和完全自律的方式去履行道德义务。

上一篇:浅论体育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论主体性原则在高校德育中的贯彻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