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黄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时间:2022-06-24 01:36:30

江西省黄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特约栏目主持:谈敏

男,安徽省庐江县人,硕士,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茄果类遗传育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曾参加了安徽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第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西甜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和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9年度地方标准制订项目“无公害食品 西瓜设施生产技术规程”、“甜瓜品种 黄子金玉”、“绿色食品 南瓜生产技术规程”、2010年度地方标准制订项目“早春茬无籽西瓜日光温室生产技术规程”、“甜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等的研究。

黄瓜也称胡瓜或青瓜,属葫芦科植物。原产于印度,古代由印度分两路传入我国,一路从东南亚水路传入华南,经驯化形成华南型黄瓜;另一路经新疆将种子带到北方,经驯化形成华北型黄瓜。黄瓜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在膳食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营养丰富、气味芳香、生熟俱佳深受消费者欢迎。除鲜食外,黄瓜泡菜、腌制等加工品种也享誉国内外。黄瓜果汁还有褪斑嫩肤、营养保健之功效。此外,黄瓜的叶片和茎蔓具有清热、利水、除湿、滑肠、镇痛等多种作用。

江西是黄瓜生产和消费大省,生产上所用品种绝大多数为杂交品种。

1 江西省黄瓜生产现状

黄瓜适应性好,在赣南、赣中和赣北均有栽培,主要集中在赣中和赣北地区。由于黄瓜的利润相对较高,价格相对稳定,农民种植黄瓜的积极性很高,近几年江西省的黄瓜栽培面积呈稳定性增长趋势。过去黄瓜多于春栽,到夏秋供应市场,所用品种一般以地方品种为主。近几十年以来,黄瓜生产飞速发展,栽培类型由露地到小棚、大棚、大棚套小棚、日光温室等不同设施栽培;栽培季节由春夏到夏秋、秋冬、冬春四季均可栽培;栽培品种由地方品种到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再到杂交品种。

近几年,江西省黄瓜生产用种已变成以杂交品种为主,地方品种为辅的趋势。杂交品种有津研系列及中农系列,地方品种一般都是各个种子店自己取名字,例如宜春瓜农种的“白黄瓜”。

2 江西省黄瓜主要栽培模式

2.1 早春露地黄瓜栽培

早春黄瓜育苗一般从12月中下旬开始,翌年2月上旬,当黄瓜苗龄达到40~50天,株高15~20 cm,茎秆粗壮,节间短、子叶完好、叶色正常、叶片肥厚、真叶展平,具3~4片真叶时,开始定植。定植时温室内温度不低于10℃,地温要稳定在13℃以上。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距70 cm,小行距50 cm,株距

30 cm。667 m2保苗3 700株左右。

2.2 秋延后栽培

以7月中下旬播种为宜,可露地直播也可育苗移栽。定植后因高温多雨,必须注意防止小苗徒长,控制浇水,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使植株壮而不旺,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当植株达到20 cm左右时,追一次有机肥,结合浇水每667 m2用豆饼100 kg或发酵好的鸡粪500 kg,随后插架或吊绳。

2.3 塑料大棚早熟栽培

常采用地膜、小拱棚、草帘、大棚组合覆盖的方式栽培。一般塑料大棚黄瓜早熟栽培比露地栽培可以提早25天左右上市。1月下旬播种,采用电热温床穴盘育苗。2月下旬到3月上旬选早春冷尾暖头无雨的天气定植。

3 江西省黄瓜高产优质栽培要点

3.1 种子处理

播前浸种2~3 h,后用75%百菌清1 000倍液浸泡15 min,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泡60 min,或10%磷酸三钠液浸泡20 min,进行种子消毒,杀死病原菌,也可用50~55℃温水浸种30 min,浸种时顺一方向搅拌,后用清水继续浸泡2~4 h。

3.2 田间管理措施

①植株长有6~7片叶,瓜苗抽蔓时及时用竹木条搭架,1株插一条,搭成1.5~2 m高的“人”字架,4根架材绑在一起。

②蔓长约33 cm时即可绑蔓,以后每隔2~4节绑一次,每次绑蔓要采取将苗拉直或弯曲的办法,使全田的瓜苗顶端尽量在同一高度,绑蔓宜在下午进行。

③摘除下部侧枝,保留中上部侧枝,中上部侧枝要留1~2片叶摘心,促使结瓜,主蔓长到架顶后摘心,促进结回头瓜。

④黄瓜生长后期,对无能力结回头瓜节上的枯黄老叶要及时摘除,以利通风透光减少病害。

⑤开始结瓜后施肥要少量多次,保持土壤湿润,田间出现积水要及时排除,遇高温干旱要及时灌“跑马水”。

⑥根瓜开始膨大时第一次追肥浇水,一般667 m2用尿素10 kg,氯化钾5 kg对水淋施,以后每隔8~10天追1次肥。

3.3 采摘

要提早采摘根瓜,以防坠秧,其他部位瓜的采摘也要根据瓜秧长势来掌握,对于畸形瓜要及时摘除,以集中养分供正常幼瓜的生长,商品瓜宜在早晨采收,以保持鲜嫩。

4 江西省黄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单位面积产量低

过去几十年江西省黄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总产量明显提高,但单位面积产量却一直较低,仅达到国内平均水平,与国内其他农业发达省份如山东等省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江西省黄瓜单产低的原因较多,主要有:①管理水平较低,投入少;②品种更新换代慢,良种利用率低,江西有很多地方还在使用地方品种或者津研系列黄瓜品种;③江西省黄瓜栽培以露地栽培为主,保护地栽培面积相对较少。

4.2 盲目生产严重

江西省黄瓜生产主要是根据农民个人经验进行安排,缺乏市场信息和专人指导。

4.3 农药残留量较大

在黄瓜生产过程中,农民大量使用杀菌剂,造成农药残留量较大。

4.4 保护地生产安全系数低

江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春季的连续阴雨天造成的低温弱光,易给大棚黄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4.5 加工率低

江西省生产的黄瓜绝大部分作为鲜食,只有在生育后期,品质降低后才用于加工,而且加工工艺粗放简单,商品率很低。

5 黄瓜潜力品种介绍

早春一号白黄瓜:极早熟,抗寒抗病,适宜大棚和高湿环境下栽培。主蔓结瓜,瓜条均匀,瓜长33~38 cm,瓜皮乳白色,间有10条黄绿色条纹,刺瘤不明显。单瓜质量250~400 g。

上一篇:福建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价值分析 下一篇:池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