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箭在弦上

时间:2022-06-24 12:26:07

【前言】IPO箭在弦上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前段时间新华社发文称“从国内外经验和数据来看,新股发行对股市涨跌没有显著影响,IPO的资金主要为自有打新资金和拆借资金,与二级市场关联度不高。”然而,新华社的文章显然选择性忽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两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第一,重融资轻回报的圈钱模...

连续一周市场止步于2250的关口,两次上攻均在多头情绪的涣散中不了了之,而期间的几次下探,也在2200附近止步。市场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事实上,从市场近期的基本面情况来看,银行、地产等一线权重基本上利空消化已经完毕,并不存在大规模下跌的利空因素,而创业板持续发力,题材轮动中市场的赚钱效应非常明显,本身不说走出一波行情,反攻清明节缺口的动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背景却酝酿出这样一个局面。市场止步不前,不得不承认,这种进退维谷的尴尬与ipo重启的不断吹风有很大关系。

去年年末,市场在长达7个月的下跌后企稳反弹,当时影响市场情绪的主要是两件事,其一是外资抄底蓝筹股,其二就是A股IPO停发。年后,IPO重启的预期一再对市场形成打压。5月9日,大盘结束五连阳的涨势,沪指跌13点报收2232.97点,回落0.59%。这次调整最大的成因既是一则扩大IPO开闸的消息。每每吹风,市场便进入恐慌的观望阶段,IPO重启的消息俨然已经成为A股的鬼故事。

然而现在再看,重启恐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猜测的阶段。5月15日有消息称,目前已经有两家拟IPO企业接到了监管层的“封卷”通知,这表示这两家企业已顺利通过了财务检查, 下一步则是等待批文下放。这意味着两家公司可择日上市,而IPO也将重新开闸。与此同时,富国基金也在准备发行一款专门用于打新股的基金,时点不约而同。IPO重启已经箭在弦上

IPO究竟能否对市场形成质的打压,这一直是业内争论的焦点。在A股的历史上,IPO开关与股指涨跌似乎更像是一扇“罗生门”,而市场对此一直存在两个观点:“供求改善论”认为,股市的涨跌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新股发行多了,供大于求,指数就下跌;新股发行“无关论”则认为,简单地将停发新股等同于行政干预不利于股市健康发展,也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来看,新股发行节奏与市场涨跌并无必然联系。

事实上,如果仅从理论上分析,IPO开闸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甚至是必须的现象。一个市场如果没有一级市场就不能称为健康的市场。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资本市场研究,如果脱离市场特征本身,就只能沦落入互相扯皮的状态了。诚然,新股停发使中国股市的融资功能进入休克状态,这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确是罕见的,但不要忘了,除了融资功能外,资本市场的必要属性还有“投资功能”,中国股市投资的属性一缺失就是十二年。十二年中,中国GDP从9万亿增长到了52万亿,增加了4.8倍,仅官方统计的人民币发行量就从13.24万亿增长到了103.6万亿,增幅6.8倍。然而唯独股市,从2001年6月的2245点,跌到了今年4月的2180点,十二年涨幅为负,这也是个奇迹。

前段时间新华社发文称“从国内外经验和数据来看,新股发行对股市涨跌没有显著影响,IPO的资金主要为自有打新资金和拆借资金,与二级市场关联度不高。”然而,新华社的文章显然选择性忽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大背景,两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第一,重融资轻回报的圈钱模式没有改变;第二 ,新股质量仍然很难得到体现。而从所谓的国外经验来看,美国市场IPO市盈率仅15倍,又岂是中国动辄40倍市盈率溢价发行的新股可比的?从这一点来看,不得不重新考量喉舌们的用心。

历数IPO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年来,对于新股发行新增了25%行业平均市盈率的标杆,但是成果并不明显,新股三高仍然是市场的普遍现象,并且,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基本上都远远高于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水平,这不仅加重了IPO圈钱的属性,更是严重破坏市场公平。

除此之外,财务造假问题也同样难以控制,近几年新股业绩“变脸”现象愈演愈烈,不仅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广,而且变脸的速度越来越快,幅度越来越大。甚至不乏万福生科这种越查处市场越热炒的极品。事实上,去年A股市场共有155只新股上市,其中年报业绩变脸的数量就达到36家,占比接近30%。虽然针对IPO信息披露问题的处罚频率明显上升,但相较于成熟市场,中国证监会对公司IPO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处罚力度还是远远不够。从绿大地、胜景山河到广东新大地,再到前文提及的万福生科,造假上市者不断被曝光,其实凸显出IPO制度本身的缺陷。

其三,也是市场最为关注的圈钱的问题,投资者眼中,IPO三高显然成为圈钱的主要动力,然而事实上,IPO仅仅是为上市公司“再圈钱”敞开了缺口。市场在去年全年共融资6323.11亿元。其中,155家公司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1060.39亿元;273家上市公司再融资5262.72亿元。再融资抽血的幅度是IPO的五倍,这并不是说开放IPO就无关痛痒,恰恰是因为IPO的无节制和市场制度本身的缺陷,使得中国的资本市场成为企业玩一票走人的游乐场,之所以IPO暂停后市场形成了900家企业的巨大堰塞湖,实际上恰恰是证明市场圈钱的属性拥有太多的吸引力。现行IPO制度保护了发行人与中介机构的利益,而忽视了中国资本市场与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去年在郭树清推进的改革中,有想要通过强化分红机制改变市场属性,然而对于A股来说,“积重难返”是一个主基调,通过自愿为主的改革方向根本无从动摇圈钱市的基础——原因很简单,上市公司通过投资回报获得的权利价值远不及圈钱本身来的痛快。

09年以来的三年,证监会两任主席都将改革的重点放置于新股发行。2010年之后,新股平均市盈率从58倍降至30倍左右。尽管如此,但对比当时熊冠全球的A股平均市盈率来说,仍然是处于过高的状态。连续三年的改革,但成果有限,去年的新股停发与其说是证监会的主动救市,毋宁说是一种对于改革不力的暂时回避,这种眼不见为净的状态只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 IPO的沉疴确实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块顽疾;第二,就目前来说,市场仍然处于病态之中。

病态的市场中,中性事件可以演变为利空,中国市场恰恰是这种形态。

事实上,随着IPO的重启,市场面临的问题可能远大于资金面压力。除了对于市场的抽血本身,IPO的重启很可能会再度加重以新股为代表的个股波动,投机风气可能会再度抬头。历史经验表明,暂停IPO会导致新股成为稀缺资源,进而推高上市后涨幅,扭曲一、二级市场价差,如2009年IPO重启后新股首日收益率高达74.15%,是改革后至今最高的一年。抽血、炒新是中国新股发行不可避免的两个问题。新股暂停发行成为了反弹的强心剂,然而暂停发行本身,并没有根治市场的疾病。市场的根基未变,带病上阵恐怕最有可能的结局,只是在未来IPO的再度倒下。

相关内容敬请关注本频道电视节目《概念与主题》

上一篇:流程 7期 下一篇:全球垫底无碍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