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体验中高效建构

时间:2022-06-23 10:11:41

在活动中自主学习,在体验中高效建构

“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都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如何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自主、更投入,如何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验数学魅力

人们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是“数学题目”和“应试”,这种片面性造成了一种数学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的错觉。真正的数学不是数字游戏,它有着丰富多彩、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所以,教师不仅自己要多到生活中寻找素材,还要让学生多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获得“生活处处有数学”的真切感受。这样,学生才会“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在一种似曾相识的情境中接纳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开始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在学生学习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后,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分别找出表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物体。然后出示一道判断改错题:星期天的早晨,我吃完一块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方形饼干后,兴高采烈地来到新家,新家客厅地面面积是20平方分米,墙上挂着一幅表面积是40平方米的装饰画。我的新卧室面积是10平方分米,靠窗边摆着一张面积是80平方厘米的桌子,桌子旁边放着一张2平方厘米的漂亮新床。另外,新家后面还有一个占地120平方分米的小花园。小朋友,你喜欢我的新家吗?

在这个找错过程中,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化抽象为具体,在现实的数学情境中参与数学活动,进行交流,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学数学、用数学”,不仅巩固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身边数学的魅力,从而萌发数学意识,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进而真正喜爱数学。

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学事实

儿童的认知规律是从直观的动作思维到具体的形象思维,最后达到抽象的逻辑思维的过程。“Handson”活动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它强调学生的实践性,提出听过会忘记(Youhear,youforget),看过能记住(Yousee,youremember),做过才能学会(Youdo,youlearn)的观点。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亲历结论的得出过程。这样既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加深他们对操作对象的印象。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列举的三个分数的涂色部分,得出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的结论,进而探索规律,而是让学生在长方形纸上折出一个分数并涂色表示,接着再继续往下折一折,并用一个新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然后问:“新的分数与原来的分数是同一块块阴影吗?”“折完前后的两个分数有什么关系?”这些看似多余的操作活动,其实是一种感性的积累,学生通过活动,直接经历了探究过程,获得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他们在“折”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而后提供两个问题,使学生的思考有了方向,甚至有学生不用折都能想出大小相等的分数,那其间蕴含的奥秘也就呼之欲出了。

这样的课堂,学生人人无所顾忌,传统的教学“舞台”演变成了学生发挥创造力的场所,既张扬了个性,培养了能力,又体验到了学习过程的快乐,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价值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中阐明:“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数学只有回归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出其价值,展示出其魅力。学生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显现出其数学水平。所以,教师应多组织学生开展联系生活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其感受数学的实用性,体验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统计”后,让学生对全班学生最喜爱的球类进行统计,以便于课外活动的开展。又如,教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我了解到有学生家里正在搞装修,于是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谁能算出这位同学家的客厅地面需要铺多少块地砖?这些地砖需要多少钱?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得出:要求地砖的块数,必须知道客厅地面的面积和地砖的面积,要求地砖的总价要知道地砖的单价。我接着问:“那这些需要知道的量都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学生说:“我们可以自己去了解!”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到这位同学家量出客厅地面的长和宽,算出客厅的地面面积,再到水暖店了解各种地砖的规格及价钱,然后一起算一算各种地砖分别需要多少块,要多少钱,用哪种地砖最经济。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比赛,看哪一小组的队员能成为“小当家”。这样,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用新学的知识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又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体验中建构,在体验中积累。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上一篇:对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认识图形》教学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