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是最好的老师

时间:2022-06-23 09:48:53

爱心是最好的老师

摘 要:教师肩负“培养什么人”的历史重任,应该而且必须时刻用爱心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充满爱心的人民教师,从而用爱心去平等地看待和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和激励,努力把他们引向正直甚至崇高,把他们教育成为合格的公民和劳动者。

关键词:德育;中学;爱心教育;老师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323-02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强调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如何有效地实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关键是必须有爱心,不但用爱心去欣赏每一个学生,还用爱心去引导、帮助和感化学生,让他们在爱心里健康地成长。

坚持用爱心引导学生。中学生已经是“半大人”了,他们的思想性格,随着生理的变化,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因而对世界和社会,对人对事,慢慢地有了一套自己的言行。有些言行,在大人看来,或是疯狂的,或是错误的。但这都是青少年进入青春躁动期的正常反应。我们要满怀爱心,尊重他们的意愿,尽量给他们提供机会,同时合情、合理、合适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用、用中受益,促使他们不断提高,不断成长。笔者在高一担任班主任时,就碰到一个这样的学生。他缺乏自律意识,不能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却向笔者提出要当副班长,管纪律。如果按常理来看,一个差生,学习不好,纪律又散漫,这样的要求不是无理取闹吗?然而我不这样想。笔者不但没有断然拒绝,相反,很高兴他有这股劲,看到了改造他的一线曙光。因此,满足了他的愿望,并找他作了一次深谈,以心换心,希望他能够协助老师的工作,不但要把班级纪律管好,更重要的是必须管好自己。结果可想而知,他没有想到管理一个班级,有这么多的问题和烦恼,但他体会到了班主任和老师们的艰辛和可贵。一个月后,他就辞职了。可是也就是从这以后,他比别的男孩子更能守纪律了。给他们一次当班干部的机会,给他们一次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管人中自管、在律人中自律,从而变得自觉,慢慢地走向成熟,这样的爱心引导,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坚持用爱心帮助学生。只要是社会人,谁都离不开他人的帮助。学生同样需要帮助。教师不但要时刻引导学生自警自律,更要在关心学生生活、帮助学生度过困境当中教会他们自强自立。现在国家发展了,但教育还很穷,不少人也还很穷。一个短时间内,国家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穷教育和穷人的问题。学生有困难,不能全指望国家和学校,还需要教师进行爱心援助:自己直接帮助学生或发动班集体的力量去帮助学生。前几年笔者教高一,有一个高三毕业班的女生经常向笔者问作业。她不是我班上的,而是笔者教过的。在她问笔者作业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她似乎很苦恼。于是问她什么事,问了几次,她才终于告诉我,说她爸妈离婚了,家里穷,住不起校,现在住在她爷爷家。但爷爷家条件也不太好,房子很挤,也很吵,而且离学校远,复习功课和上学都很不方便,现在离高考只剩下几个月了,因此心里很烦。笔者知道这个情况后,就跟家里商量,让她住到了我家里。不但帮她解决了吃住等生活上的困难,还可以经常在学习上为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生活和学习环境安定下来后,她终于可以全心全意地投身到学习和复习当中去了。高考后,她终于取得了一个较好的成绩,被一所大学录取。开学前,她来向我道别,我有些担心地问到她大学几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怎么解决。她轻松地跟我说,她准备一是申请助学贷款,二是勤工俭学,三是争取拿到奖学金。她的乐观和自信,令笔者感到由衷的高兴。笔者深切地感到,学生的坚定和坚强,是老师最大的快乐。

坚持用爱心感化学生。不管是不是班主任,笔者都爱班上的每一个孩子。爱的明灯,不仅指引笔者时时刻刻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指引老师时时刻刻去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不仅注重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行为能力,还注重培养他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教高中的时候,班上的男孩子多,喜欢打篮球。碰到他们比赛,只要有时间,笔者都参加啦啦队,为他们加油。在一次体育课上的比赛中,有个学生的脚受了伤,肿得包子似的。我叫同学扶他回家,还拿了两瓶治跌打损伤的药,让同学带给他。期间,经常打电话问他情况,还跟他妈妈交换了不少意见。一个星期之后,他的脚恢复了正常,来向我道谢,他知道我是关心他的。这一爱心之举,为纠正他的一些毛病,建立了沟通的桥梁。比如,有一段时间,他打了耳钉。我每发现一次,就让他当着我的面取掉,然后跟他讲道理:男孩子,要有阳刚之气。经过耐心和反复的教育,他终于改掉了女性化的审美趋向,端正了他的审美观。

教师不但应该而且必须有爱心,不但应该而且必须用爱心引导、帮助和感化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应该而且必须用爱心培养学生,让学生充满爱心,从而点亮学生的心灯,让他们的心灯照亮更多的人。

培养学生的爱心,要从培养他们的孝心开始,让他们从爱父母当中学会爱他人。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有没有爱心,首先要看他是不是孝敬父母。凡是孝敬父母的人,都是有爱心的人。一个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会有爱心吗?一个父母都不爱的人,会爱别人吗?国家和家庭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培养一个人,如果最终培养出来的,竟然是一个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这样的人,你还能奢望他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作贡献吗?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我们的爱心教育,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孝心开始。笔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特别注重这一方面。每接一个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记下每一个学生的父母姓名、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了解他们在家里的表现。平时还特别注意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从他们对父母的态度中,观察他们是不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班会课或课外时间,对他们进行孝的教育和感恩教育,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苦心和艰辛。曾经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他来自单亲家庭,跟着妈妈。生活的剧变,使他心理严重失衡。加上处于青春期,很是叛逆。他讨厌妈妈无休无止的唠叨,开始不服妈妈的管教,经常跟妈妈闹别扭。发现这一问题后,没有给他讲大道理,而是采取潜移默化的办法:一是在班上放映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二是召开一个主题班会“说说我的爸爸妈妈”;三是发动全班同学节假日为妈妈做一件有益的事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后来发现他变了,变得守纪律、爱学习了。还从她妈妈那里了解到:有一段时间,他外公住院,家里人忙不过来,一有空,他就跑到医院,忙前忙后,给外公喂饭,端水,让她轻松了许多。她为他的这一变化,高兴得掉了眼泪。这些实践,进一步让笔者坚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生的爱心培养要从孝心培养开始,要让他们从爱父母当中学会爱他人、重情义、讲奉献。

培养学生的爱心,要从培养他们的公德心开始,让他们从爱护公共财物、公共卫生当中学会热爱祖国、保护环境。“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成败兴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是我们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公德心。笔者认为,公德心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学生公德心的培养,要从爱护公共财物抓起,从爱护公共卫生抓起。一说起爱护公共财物和公共卫生,似乎不是什么问题。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校园里学生破坏公物和卫生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为求近路而不惜践踏草坪;有的踢球时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门窗;有的弄坏了校园里的栏杆和垃圾桶;有的故意损坏开关、水龙头等;课桌椅墙壁上经常会看见各式各样的涂鸦……这些行为,看起来是小事,似乎并不影响一个人的大德。但实际上,德育无小事,事事关大局。破坏公共财物和公共卫生,小言之,给其他同学的学习和生活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会增加学校对公物的维修费用。大言之,公共财物都是国家的,集体的,涉及到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格问题;公共卫生呢,不但关系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形象,还关系到生活环境和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小洞不补,大洞受苦”。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对学生公德心的培养,特别注重对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爱护公共卫生的教育,力求通过身边具体可感的小事,告诉学生们,他们正是这些公物的“主人”,肩负着振兴国家和保护环境的重任,从而培养起他们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优良品格。

培养学生的爱心,要从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开始,让他们学会用劳动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高尔基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然而,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条件的普遍好转,加上孩子们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很少会干家务活,也不喜欢劳动。这不仅对学校的德育教育不利,对学生的成长不利,更对国家的未来发展不利。国家的建设和富强,需要大量的劳动者,而不是大量的食利者和寄生虫。我们知道,在学校,学生不仅要学习,不仅要守纪,而且学校和班级安排的卫生值日,也是每个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但是现在的学生们偏偏就缺乏这种自觉性,致使一件原本简单的工作变得十分复杂了。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让孩子们热爱劳动,得到劳动的锻炼,笔者下了很多功夫。特别注重他们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即使他们经常不能做到,也会耐心地坚持着,让他们做好为止。班上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经常不参加星期五的卫生大扫除,总是溜到操场上打篮球。大扫除安排的人数较多,少他一个其实也没什么。但是笔者不这样想。过份宽容,等于放纵,等于伤害。笔者于是叫班长去叫他,他没反应。笔者只好亲自跑到操场上去找他。看到班主任来逼他就范,同学们都故意起哄,他觉得很没面子,死活不干,还胁迫说要转学。“教不严,师之惰”,教育是必须严格的,但也要讲究方法。到了这个份上,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不能硬来,否则,后果难以预料。于是笔者退了一步,给他一个梯子下,就让别的同学帮他做了。第二天,他居然来了,来认错。笔者设身处地地对他说:当着你的球友叫你搞卫生,你不是觉得有失面子吗?现在你要是因为不愿劳动、不愿大扫除而转学,让大家知道了,面子可就丢大了。老师还是欢迎你继续留下,你这样做不是你的本意,相信你今后会做得更好。听到我这样说,他终于低下了他那小男子汉的头,愿意接受一个星期卫生值日的处罚。

总之,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建立在每一个教师的爱心之上,只有真正关爱学生,才能够赢得学生。只要你是真正地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着想,他们是一定会乐于接受你的心意,乐于改变自己,乐于长大成人的。

上一篇:浅析篮球防守移动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肌红脂白的“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