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东文明之路

时间:2022-06-23 07:21:15

探访中东文明之路

也许世人的目光更多是因战争和恐怖事件而聚焦在中东,却忽略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还有着太多太厚重的文明遗迹:无论是腓尼基人的神庙、罗马时代的大剧院,还是阿拉伯人的石头宫殿,一切都是那么古老、壮观而神秘,等待着我一路走来,细细品味……

玫瑰色的石头宫殿――佩特拉

从安曼驱车行进在公路上,所谓的“机场高速”并不是我概念中的封闭公路,道路两边先是浓密的灌木丛,继而是一望无际的沙地。3个小时的行程后,我们到达了一个山地之城:佩特拉。

我们沿着1812年英籍瑞士人、探险旅行家约翰・贝克哈特的足迹――一条干涸的河床行走。这是一条起源于2600年前的古老商道。

会汉语的导游阿蒙在刚出发时就提醒我们:里面的路还很长,要徒步至少3公里。身边不时有身着长身白衣的阿拉伯人牵着马匹前来拉客,他们笑容可掬,热情而不失文雅,我不禁赞叹:连马夫都那么有风度啊!

有的人已经骑上了坐骑,而我则想用双脚亲近这片土地,觉得只有这种零距离接触才能体会旅行的真正意义。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阿拉伯游牧民族奈巴特人从阿拉伯半岛北移到了现在的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开始兴建佩特拉。当年,他们仿佛一夜之间建起了佩特拉。

繁盛时期,奈巴特王国的疆域从大马士革延伸到红海地区,但是都城却始终是在群山围绕的易守难攻的佩特拉。到公元前321年,奈巴特人把佩特拉作为首都,那时的佩特拉是一派繁荣昌盛。但佩特拉似乎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几百年来,佩特拉只为当地的游牧部落所知,仿若一处世外桃源。106年,罗马皇帝特拉见征服了佩特拉,奈巴特人从此对佩特拉失控,这里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省,被称做阿拉伯人佩特拉区。363年,一场大地震破坏了佩特拉城的很多建筑,佩特拉成了一个弃儿。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兴起,佩特拉又成了伊斯兰帝国的一个小省。1116年,欧洲十字军在佩特拉建立起一个王国,但好景不长,1189年,佩特拉的十字军便向穆斯林军队投降了。佩特拉的历史至此断章,奈巴特人也在现代的记载中成为一个谜一样的民族了。他们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甚至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只留下一座石头城隐身在历史长河中。

“佩特拉”(Petra)在阿拉伯语中是“被开凿的岩石”的意思。因为这座城的全部建筑都是在两边山崖的岩石峭壁上由人工开凿出来的,而它与叙利亚帕尔米拉等由石头堆砌起来的遗迹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了。

在佩特拉峡谷,我看到岩壁上有很多的洞穴,是凿岩而成的墓碑群,这些墓碑群曾经被人们当做房屋。不同阶级不同身份不同国家的人有着不同规格的墓,有些墓群开凿在常人不借助工具难以到达的岩石中;雕刻的图案也各不相同,有精致淡雅的,有古埃及金字塔式的,也有用奈巴特特色的阶梯式山墙压顶装饰的。所有坟墓的建筑重点都在正面的雕刻上,内部则是毫无装饰的巨室。

? 沿着河床走了半公里的样子,身上已经沾上了不少飞驰而过的马匹带起来的沙地浮尘,太阳也高高地悬在了头顶上,幸亏身上带了矿泉水,才不至于早早地成了“木乃伊”。

前方突然出现的峭壁挡住了去路,我不得不抬起头来,这时我看到的就是著名的西克地峡。这是一条沙岩上的巨大裂缝,在陡峭的悬崖夹缝之间蜿蜒一公里,这也是佩特拉古城的惟一入口。两边的峭壁高入云天,只给这条道路留了一条窄小的缝隙,最窄的地方甚至可以感觉到一侧的石壁已经压到另一侧石壁之上。所以,当时此处城门紧固,只需少数士兵把守即可。西克地峡的峡底两侧岩壁上顺山势蜿蜒爬行着引水的石渠,石渠的水槽还完好地存在着,遥想当年,这长长的水槽不知使多少人免遭干渴之难。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西克地峡,水源便是主宰战争胜败的一个主要因素。

我还在为那鬼斧天工的水槽感叹时,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浅色衣服上笼罩上了一层暖红的色罩。再仔细看周围上下的石头,那真是怎样的一种绚丽呀!整个空气都仿佛被映成了红色,怪不得这里被称为“玫瑰峡谷”。

还没从西克地峡的魅惑中回过味来,我又进入了新的幻觉――一公里多的峡地已经走尽,两峡的缝隙间霍然出现了一座玫瑰色的宫殿哈滋尼宝库,那是佩特拉最壮观的遗迹,也是古代最宏伟的遗迹之一,完全由山壁实心的岩块雕刻而成。过了好久,当我确定了这座玫瑰之城真真切切地矗立在眼前,才从几乎窒息的感觉中缓过神来。

哈滋尼屹立在玫瑰色山崖下的石壁前,这座佩特拉古城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好的石凿建筑据传说是奈巴特王国的“藏宝阁”。整个大殿高达39米,宽约22米,分为上下两层,每层中间有6根圆形石柱子,柱上刻有女神、武士等雕像;上下层的石柱加起来是12根,象征着一年中的12个月,石柱中间又有30朵雕花,象征着每个月的30天。那中间的石柱顶着的瓮状物据说是藏宝的盒子。后人对这藏宝之处有着太多的幻想,于是使得 “藏宝阁”上多了许多的枪眼。但至今,贪心的后人们也没能看到这“宝盒”中的一粒宝石。

佩特拉曾经是古罗马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在古罗马文化有的建筑,比如阶梯剧场、广场、公共浴室等。

从玫瑰城哈滋尼这里开始,高大的骆驼承担着后边行程中沙地跋涉的运输任务。从哈滋尼宫殿沿着一条宽阔的沙石路向西北方向走去,沿途可以看到大片的陵墓群,还有露天的古罗马剧场。剧场背靠山崖,有34层阶梯式石凿的7000多个座位。

沿着剧场再往西北走,就是曾经无比辉煌的古罗马大道了。它位于山谷尽头宽阔的大道上,那斑驳的石板路依然承载着几千年的文明。罗马人占领这里后,在石板路两边立起了两排石柱,还建造了石头的拱门。从拱门前行不远,就是一座巨大的石窟宫殿遗址 “女儿宫”,据说是奈巴特国王为埃及法老的一位爱哭的公主所建。“女儿宫”的残墙至今依然耸立在这遭遇过多次地震的土地上,据阿蒙介绍是因为那些垒墙的石砖都是大小交错地堆砌,中间还有一些木头作为夹层,以减轻石头之间的摩擦碰撞,增加弹性,所以才能历千年而不倒。

沿途有很多做生意的贝都因人,他们可以说是佩特拉的原住民,由于开发和保护这座古城,他们被迁居出了古城的领地。所以,政府让他们在这里做些小生意和牵马、牵骆驼拉客来维生,算是对他们的补偿。

保存完好的罗马大剧院――布斯拉古城歌剧院

叙利亚,是世界最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可以说是古代文明的摇篮,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通往叙利亚的旅途就是通往时间的旅途。

我们从叙利亚南部进入到这个国家,过边境走了2个多小时,到达布斯拉古城。

布斯拉最出名的一点就是它拥有世界上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罗马大剧院,可以容纳15000位观众。大剧院之所以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大概是出于两个原因:首先,建筑材料选用坚固的玄武岩,其次,公元7世纪到11世纪中期的伊斯兰时期,在剧院的中心修建了一个堡垒,正是它保护大剧院没有遭到毁灭性破坏。

直到现在,世界上著名的歌手和歌剧演唱者还经常在这个古老的剧场里面演出,最火爆的是黎巴嫩一位叫费罗斯的歌手的演唱会,当时剧场里面共容纳了近4万人,真不知那是何等壮观的场面。

石头给人的感觉总是冰凉的。穿过歌剧院阴凉潮湿的门楼,阳光又顶在了头上,满眼都是歌剧院青灰色的弧型台阶,眼里的景象如同进入了罗马的斗兽场,还使我想起了北京天坛公园的回音壁。

剧场那环型的高墙从建筑上来讲会形成一种声场效应,使整个剧场成为一个环绕立体声的大舞台,观众无论坐在哪一个位置都能听到最好的声音,真不知当初是哪位高人发明了这种形式的建筑。环型座位的对面是舞台,两侧有演员休息室、化装间等,舞台的背后是间很大的厅堂。

这两天拍的都是一派苍凉浑厚的历史遗存,而歌剧院的建筑则更加使我觉得自己的渺小,无论是在这地球的空间上,还是在历史的长河中。

错综复杂的宏伟建筑――倭玛亚大清真寺

当我们赶到倭玛亚清真寺时,已经是天色朦胧了。一大群来自伊朗、黎巴嫩的妇女坐在倭玛亚清真寺的高墙外,等待着下一次礼拜的时刻。穆斯林每天从早到晚进行5次祷告,阿訇们的唱经声准时从各清真寺宣礼塔传向每一个角落。

倭玛亚清真寺是大马士革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它位于古城的中心,是大马士革的标志性建筑,由于其建筑上的独特性、装饰上的奢华程度,倭玛亚清真寺在伊斯兰建筑界拥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

在哈里发统治时期,建设工程于公元705年开始,历经10年。在倭玛亚王朝定都大马士革的时候,这里还是基督教教堂。后来,教堂把一部分地盘允给了穆斯林。于是两种宗教教徒在同一个地方礼拜,这种局面持续了大约70年,之后倭玛亚王朝把这里全部改为清真寺。其实基督教也不是这个地方的本主,在他们之前,这里是供奉朱庇特大帝的神庙,在清真寺墙外,至今还有罗马时期留下的石柱。而在罗马人之前,这里是闪族人供奉神明HADAD的地方。那就要话说4000年以前了。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也能从清真寺的建筑上体现出来――土耳其式的拜唤楼、倭玛亚时期的马赛克图案、拜占庭式的廊柱、罗马的窗户……一应俱全。

按照穆斯林的规定,女人进入清真寺时要穿长袍,不能露出头发。所以,我们在进去之前,被告知必须到门卫室领灰色的袍子穿。大家先是觉得很好玩,可当我们把那土灰色的袍子穿在身上时,便有了一种神圣感。

清真寺的北侧院里有抗击十字军入侵的阿拉伯英雄萨拉丁的墓室。在大门口脱了鞋,找了个僻静地方放下来,才开始对着这个超大的露天广场发起愣来。广场由20道石柱拱门顶起来的长廊围绕着,迎面墙壁上淡金色背景的绘画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繁复细致的花纹、流光溢彩的金色、伊斯兰风格的几何型图案,我不得不提前把富丽堂皇这个词用在这。广场的大理石地面磨得锃亮,光可鉴人,穿着白袜子踩上去也没有一点灰尘。庭院四周的门廊上,也有与墙壁一样颜色的花纹装饰,层层叠叠。走廊的墙壁上用金砂、石块和贝壳镶嵌的巨幅壁画,描绘出倭马亚时代大马士革的繁荣景象。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并非它初建成时的面貌,它在1000多年的历史里共经历了五次火灾,最后一次重建已是在1893年。因为倭玛亚清真寺的前身是一个教堂,因此无论是外侧走廊,还是内侧窗饰,都可以见到彩色的玻璃。

在清真寺庭院里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寺庙的3座尖塔,它们分别代表着3种不同的建筑风格。Bride塔位于北墙。它底下的部分可以追溯到9世纪,而上边的部分则是在12世纪后期添加的。西南角是魁特毕尖塔,是以马穆鲁克苏丹的名字命名的,他在1488年完成了这一建筑工程,魁特毕尖塔展现了马穆鲁克时期典型的埃及式建筑特点。耶稣礼塔位于东南角,是三个尖塔当中最高的。它的主体是阿尤布于1247年修建的,替换了原来的倭玛亚德尖塔。根据伊斯兰信仰,耶稣将在审判日之前通过这个礼塔来到人间向基督的敌人宣战。据说,东南和西南的尖塔都是建在罗马丘庇特神庙周围的罗马高塔的地基上的。

见证十字军成败的古堡――胡森堡

胡森堡应该说是中世纪最有名的城堡,它高高地耸立在火山口上,俯瞰肥沃的布卡尔平原、霍姆斯城和拉塔基亚山森林。这座城堡向人们讲述着持续200年的血腥、野蛮的战争故事。直到1271年,城堡才由扎海尔・贝巴尔斯苏丹控制。他重修和扩建了这些破损的古迹。

胡森堡距离大马士革约200公里,以前曾是当地居民的仓库和马圈,十字军第一次东征时攻占此地,将其改建成一座军事堡垒,为了称颂骑士们的骁勇善战,十字军将这座堡垒命名为“勇士之城”。胡森堡的历史从此与史密不可分。

进入古堡的第一感觉就是阴冷潮湿,有的地方已经长满了青苔,在石头砌成的城堡中说话能听到回音。在一层台阶上我发现了深深的马蹄印,证明这里曾经有数量不少且频率不低的马匹进出,一面墙上抠凿出来的拴马桩证实了这一点。城堡中有多处天窗,估计是用来采光和通风的。

城堡像个迷宫,我是不知来路,也不明去途,只觉得一会儿走在城堡幽暗的巷道中,转过去又身处阳光的照射下;一会儿抬头看见了城堡的外墙,一会儿又踱进了带有十字型房顶的大厅中……要不是跟着导游,很可能会迷路的。

走廊里脚步的回响和天窗投下的一缕白光,使得古堡格外神秘。我们打了个赌,看谁敢在这曾经有无数十字军血洒石壁的城堡中呆上一夜……

上一篇:“桃花源”里的舟溪芦笙会 下一篇:庙会上的中原人